抑郁症太痛苦,请您指导

2022年09月06日00:08:20 心理 1721

文|袁运录

抑郁症患者长期抑郁积压的委屈、自责,压垮了我的精神支柱。我现在没有兴趣,没动力。所以逃避现实,总想躺着。

您对抑郁的深度理解,让我很佩服,请帮助我找回精神支柱。

我相信您能给我醍醐灌顶的指导。我知道您忙,请慈悲为怀地点拨我走出来。

抑郁症太痛苦,请您指导 - 天天要闻

袁运录(秋水理论创立者):

多看一下我的文章,里面有不少方法。要让你走出来,三言两语地讲道理没用。而且任何对付抑郁症的方法,即使暂时有效,久了都没有效果。

只有采用反逻辑的逆向思维进行导向,才有可能把你带出抑郁症的怪圈。

抑郁症患者:

老师能否概括介绍抑郁症治疗的反思维、反逻辑的中心思想?

袁运录(秋水理论创立者):

抑郁症患者听不进别人说的话了,我执我行,一头走到黑。抑郁症者有问题,自己是不清楚的。一个人走错了方向,自己是不知道的,因为没有参考点。

就像大海航行,没有导航仪,容易走错航向,而自己是不知道的,还认为是对的,所以会一直朝错误的方向走。即使能找到一个参考点,比如北斗星,也是虚设的。

抑郁症患者长期躺在家里,把自己关闭在房间,黑白颠倒,不见天日,不知白天还是黑夜,甚至不知道自己此刻是现实还是虚幻。

抑郁症太痛苦,请您指导 - 天天要闻

不管是谁,一旦和社会脱节分离了,其思想、思维,眼睛看到的,都会进入一种自我境界,虽然不一定是幻觉,却很容易迷恋于自我感觉之中。

所以很多抑郁症患者,都会产生某种幻觉(比如幻听)和幻想(比如被害妄想)。

一步之错,步步皆错。就如跌落井底的蛙,还会坐井观天,夜郎自大。

到了这一步,断难回头,因为他不认为自己有错,只认为自己力量不够,方法不够好。因而一如既往地寻找方法,死撞南墙不回头。

到了这一步,一定要具有反思维的老师把他带出来。

这个老师要有以下功力:

首先,要有亲身经历和领悟(从抑郁症中走出来);

其次,有丰富的人生经验;

第三,具备一定的哲学知识和思想智慧。

光理论宣讲肯定不行,要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和智慧,与之共情和共鸣。

当年我即使十头牛也拉不回头。

抑郁症太痛苦,请您指导 - 天天要闻

只有站在高人的肩膀上,帮你引路,让你看清事实,你才能放下。

其实抑郁症的终极治疗就是让你看破,让你打开智慧的眼睛,看清事实真相, 你才不得不放下,才能走自我康复之路。

眼睛没打开,别人教你的所有方法,你自己所有的探索,都像被人牵引的盲人,或者盲人摸象,瞎折腾,最终都是没用的。

即使在路上有很多参考点,但你的心灵的眼睛关闭了,你迷失于自我,在主观判断中继续下滑。

1988年,我有幸遇到我的老师张景晖先生。得到老师的系统指导后,我的强迫症,恐怖症,口吃病,得到治愈——让我看破了这些病症的真相,完全放下了,从神经症的迷宫里走了出来。未来的几年,我从一个重度的口吃者变成说话非常流畅的一个人,包括我的强迫症和社恐症都康复了。

遗憾的是,老师没有帮我治疗抑郁症,因为抑郁症和神经症不大一样,虽然病根一样。相比神经症,抑郁症者过于偏执和闭门造车,往往一口拒绝心理咨询或别人的劝告。而神经症人通常会主动寻求外面的帮助。

抑郁症太痛苦,请您指导 - 天天要闻

虽然我研究口吃病,社恐和强迫症很多年,但面对抑郁症我们采用却是不同的思维方式。或者说,要使抑郁症人跟现实接轨,采取的套路和神经症往往是不一样的。

只有你掌握了抑郁症的规律和核心思想,就能轻易使之就范。

我是从抑郁症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播种”的五个环节,反向推演:抑郁症是怎么形成的,怎么生根发芽,又是怎么开花结果,最后又是怎么播种的。

抑郁症的形成,有点像宇宙黑洞,有巨大魔力,会吸走人的精气神。

产生引力的东西,我称之为心魔,它像一粒种子。种子的使命就是繁衍后代,为其后代提供生存条件,为此它会想方设法诱惑你上当受骗,让你束手就擒。

秋水理论把“种子”的五个环节,像数学公式一样演绎给患者看,使之心悦诚服。

抑郁症人都自己的思维逻辑和一套牢不可破的理论体系,大众化思维无法攻入其系统。

你跟他讲什么,他都听不进。不是他听不懂,而是他早就懂。因为他全部尝试过,但无不以失败告终。

抑郁症太痛苦,请您指导 - 天天要闻

既然都失败了,你再跟他讲,就是说,你讲的东西他都努力过,他想得比你想在前头,你再跟他讲,他就认为你啰嗦,就会反感,就会很委屈,就会大声吼叫或伤心地哭泣,接下来就会关起门来不理你——防止你骚扰。

假如你讲新鲜的,引用他从未听过的思维方式,他就会感到好奇,就会竖起耳朵,提起精神听你讲。

要讲到点子上,一语中的,切中要害,让他心服口服。

比如在漆黑的山洞迷路的人,我们都要提醒带好火把,举着火把,否则你就会迷路,困死在里面。

而在现实中,恰恰行不通。如果在山洞里,举着火把,往往都迷路了,困死在里面。反倒没有火把的人,在黑暗中往往能逃生。

这究竟是为什么?因为灯下黑。

举着火把,可以保护眼前不会碰着头,看到前行的路。但在顺向思维下,你却永远看不到远方洞口照进来的微光。

抑郁症太痛苦,请您指导 - 天天要闻

这个山洞迷宫,就好比抑郁症或者强迫症一样。

如果用顺向思维,基本都会困死在其中。除非用反逻辑的逆向思维,这是唯一逃生之路。

这就是秋水理论治疗抑郁和强迫的中心思想。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