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如何克服害怕的心理?

2022年07月14日13:25:03 心理 1216

星云大师:如何克服害怕的心理? - 天天要闻

问:不管男女老少,人都有所“怕”,怕死、怕黑、怕鬼、怕人、怕生、怕痛、怕病、怕老等。请问大师有什么方法可以克服害怕的心理?

星云大师

人因为对未知的事物不了解,就会产生害怕的心理;就如我们害怕黑暗,因为黑暗我们看不到!如果凡事了然于心,自然就不会害怕了。我们平常总会害怕不熟悉的环境,一有风吹草动,就觉得有鬼。

过去在我小的时候,每次自己一个人走路,常常觉得后面好像跟着一个鬼。这时我就想走快一点,一走快,觉得鬼走得更快!我的家又那么远,这个鬼一直跟在我的后面,怎么办呢?那时自己还很小,也还没有出家,就停下来回头看,没有鬼嘛!于是,那个时候我就懂得训练自己,我知道根本没有鬼,何必怕呢?

我想,人会害怕的原因,就是不明真相。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一旦被蛇咬了,连绳子的影子都怕。有些人胆小、怯弱,叫他上台讲演,他说:“我不敢!”要他去会客,又说:“我不敢!”无论做什么事都推说:“我不敢!”为什么不敢,就是因为怯弱!这是一种毛病。我们一定要勇敢面对一切事,因为“要得会,人前累”。

星云大师:如何克服害怕的心理? - 天天要闻

现在台北有一种训练,叫作“丢丑训练”。丑媳妇总要见公婆,就是要禁得起在人前丢脸,才会坚强。例如买个电器类的东西,要知道好坏,要禁得起关关弄弄。

人为什么会怕?怕失去!怕失去爱情,怕失去金钱,怕失去权势,怕失去地位,怕失去荣耀。已经拥有的,害怕失去。

也有很多人怕老鼠,可是老鼠是怕人的啊!你怎么怕老鼠呢?真是颠倒!怕蟑螂,蟑螂应该是看到人就要赶快躲起来的,你怎么怕蟑螂?这是莫名其妙的怕!

人也怕灾难,怕台风、怕地震、怕泥石流等等自然界的灾害;怕被抢、怕坏人、怕土匪,但是怕也没用啊!躲避也不是办法。知道台风要来,就要加强门窗的防护;泥石流来了,就躲到安全的地方。甚至地震来了,你也要有地震的常识啊!基本上,木板的房子不容易倒塌,即使地震来了,它有弹性,会随着摇摆。住在高楼,愈高摇得愈厉害,即使逃跑,也来不及!

所以不必慌张。你要有防备地震的方法,比如躲在结实的台子下面或柱子旁边,还是有空间能够给我们安全。人若是一味地慌张失措,反而不能躲避灾难。

星云大师:如何克服害怕的心理? - 天天要闻

所谓:“人有人理,天有天理,情有情理,道有道理,地有地理。”但是地理不是从方位上来看的,例如同一条街上,门面朝东的商店,几家赚钱,几家失败,你说哪里有方向?

其实做生意赚不赚钱,是要看产品的好坏,要看经营者的管理,要做市场调查,而不是看地理风水,所以凡事都有它的因果!

迷信很可怕。我们对治恐惧,就是要有智慧、要有常识。我们认识台风,就不会害怕台风;我们认识地震,就不会害怕地震;我们认识鬼有鬼的世界,畜生有畜生的世界,大家各有各的世界,不相妨碍。

佛祖在时,有一个优婆先那比丘被毒蛇咬伤,虽然毒性发作,眼看着就要气绝,但是他一点也不害怕,一点也不挂念。他说:“我是观空的,毒蛇能咬我的身体,它能咬空吗?”遂从容死去。能与虚空同体,就不怕了,不怕反而可以躲避很多灾难。

一个人有慈悲,慈悲就没有敌人,慈悲的人到处行得通;有智慧,能明白一切,就不会害怕;勇敢、自信、正念,懂得转移注意力,就不会害怕。

有时候我们走夜路,要依靠灯;一个人胆小,可以多找几个人做伴。对外境的害怕容易解决,而内心的惧怕是从怯弱、无知而来,要自我训练。

本文选自《心安诸事安:星云大师谈当代问题3》



一切社会问题,皆来自心病,

最急需解决的问题,要从“心”开始治理

星云大师:如何克服害怕的心理? - 天天要闻


内容简介:面对纷杂社会,困惑者众,星云大师表示:“我是一口钟,有敲必应,有问必答。” 丛书将星云大师近年来,弘法五大洲于各地,针对不同领域的社会人士所作的讲演、座谈结集成册,24个话题,包括对孩子的教育、婆媳关系处理、论理、女性、人生命运、临终关怀、环境保护等,提供大众参酌,从中读出应对现实人生之道,让人们获得幸福和谐的人生。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