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认知:情绪的作用下产生的非理性行为

2022年07月01日22:20:36 心理 1324

任何人从出生就自带情绪基因,只不过每个人驾驭情绪的能力不同,社会上甚至是大多数人被情绪驾驭的,如果说你能超越他人,站在二元对立的层面看待情绪问题的话。会发现所谓的“负面情绪”还有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就是能令人们“深刻”的感受到是在和另一个自我产生深度链接。

当你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时,你总能一遍又一遍的重复回想和感受那些不愉悦的感受,那是因为你能够感受到更深层次的自我。为什么你能感受到和自己深度链接呢?因为从小到大人们都积累着,各种无数的内在创伤让人们难以忘怀,更多时候是无处发泄只能偷偷的隐藏起了。


思维认知:情绪的作用下产生的非理性行为 - 天天要闻

人们会不断持续的在负面情绪当中,同时还因沉浸在负面情绪下人们就有了逃避一切并看似合理的借口,一切都可以用“我心情不好,没有办法去做某件事”作为人人都认为合理的理由。

同时人们在放纵自我的时候也能找到看似合理的借口“我心情很差需要去购物、夜店、调节下自己”开始的时候受负面情绪的影响确实是没有动力,当这件事情多次的发生在自己身上时,人们就会沉浸在负面情绪带来的“好处中”以逃避不愿意面对的现实。

思维认知:情绪的作用下产生的非理性行为 - 天天要闻

这并不意味着人本身品格的问题,开始的时候单纯的以逃避和放纵为借口,这是由于人趋利避害的本性所致,人们本能的去寻找最轻松、成本最小的能够维持心理平衡的途径,结果看似成本最小的途径往往意味着只是代偿、短期的维持并不解决根本性问题。

思维认知:情绪的作用下产生的非理性行为 - 天天要闻

事实上往往只有强者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不需要加塞任何理由和借口,弱者在做任何事的时候都需要有个自认为合理的理由,来强有力的支撑自己做某件事的推动力,当你给自我原本充分且自由的权利时,你是可以完成很多自认为不能完成的事。

凭空给自己增添额外的条件来作为背书,等同于给自己上了一道枷锁,在枷锁的加持下你总是有暂时逃避的各种各样的借口,你此时不是少了一个问题而是多了一个问题。更大程度上的牵制自己。

思维认知:情绪的作用下产生的非理性行为 - 天天要闻

比如:看着孩子在哭我想帮他,由孩子在释放情绪,迅速转变成你看着他沉浸在负面情绪中使你变得烦躁不安。这种心理过程飞速的转嫁到你身上,此时你是感知不到的。原本是要处理孩子的问题,现在变成要处理自己情绪的问题。

本来是一个问题现在因你造成了另一个问题,你会发现原本和自己并没有任何关系的事情突然点燃自己,这时候你是被情绪所左右的,此时情绪代替了你,做出了非理性的决策是暴力性的,嘴里喊着:给我闭嘴,不是打就是骂,造成双方情绪更加激动,当情绪的余热退却后又后悔当初的非理性行为。人们总是这样反复无常。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