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社交焦虑,毁掉你的人生

2021年09月28日21:03:05 心理 1403

与人的交往中,你是不是经常会这样:


和别人眼神接触时,会感到紧张不安,不敢直视对方目光;


和大家一起聊天时,不知道该怎么说,总是始终保持沉默;


和别人单独相处时,会感到焦虑和害羞,想要逃离的冲动。


以上所有问题,其实都是我们对社交过度紧张造成的,也就是所谓的“社交焦虑”。


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可能出现“社交焦虑”的问题。


适度的社会焦虑,可以帮助我们在社交中保持分寸感,但过度的社交焦虑,却会极大阻碍我们的成长。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埃伦·亨德里克森在《如何克服社交焦虑》中提出:


“无论社交焦虑的表现方式如何,它都会阻碍我们的工作进度,阻碍爱情和友情的加深,让我们痛苦和孤独。”


好的人生,从克服社交焦虑开始。


别让社交焦虑,毁掉你的人生 - 天天要闻



别让社交焦虑,毁掉你的人生 - 天天要闻

不过度迎合他人,活出真正的自我


在日剧《凪的新生活》中,女主大岛凪是一个善于察言观色、曲意逢迎的老好人。


职场里,为了融入集体,凪不停的讨好同事,被同事当成好欺负的对象。


同事工作出错,只需一个眼神,凪立马心领神会,主动背锅认罪。


同事不愿意做的事情,凪都要全部揽下,以至于经常一个人加班到深夜。


爱情里,为了不失去男友,凪从不会拒绝男友的任何要求。


男友随口一句“最喜欢凪又顺又直的头发”,于是凪每天都提前一个小时起床。


拉直那一头自然卷,从没偷懒过一天。


生活里,为了不被人讨厌,凪拼命维系融洽关系,委屈自己去附和。


被同事拉去打卡网红店,大家一起自拍时,只有凪被拍的丑,但她却不敢抗议。


甚至被同事当面嘲讽穿衣风格,凪也只是尴尬微笑。


可惜,凪的讨好并没换来同事、上司和男友的感动。


无意间,凪发现平时“玩得好”的几位同事,在小群里吐槽她是一个专用的外包工人。


自己一直引以为傲的男友,竟然也在同事面前肆无忌惮地诋毁她,宣称和她在一起,只是因为“那方面和谐”罢了。


听到这一切,凪的内心世界顷刻间崩塌,昏倒在地。


别让社交焦虑,毁掉你的人生 - 天天要闻


醒来后,凪毅然决定离职,回到乡下,开始一段全新的生活。


留自己想留的卷发,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说自己想说的话,做回最真实的自己。


范世锜说:“不要为了迎合别人而忘了原本的自己。”


的确如此,很多人为了迎合,首先考虑的都是他人的需求;为了迎合,强迫自己做违背内心的事情。


虽然表面看起来很擅长社交,但却活成了别人期待的样子,丢掉了自己原本的样子。


《如何克服社交焦虑》一书指出:


敢于做真实自我的人,在社交中可以表现得更加自信,从而摆脱焦虑,找到真正的快乐。


这个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圈子,有各种各样的人,没有必须因为向往,就不停地迎合他人。


一个忠于自己内心的人,才不会被各种情绪束缚,才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别让社交焦虑,毁掉你的人生 - 天天要闻



别让社交焦虑,毁掉你的人生 - 天天要闻

不过度追求完美,做到悦己又悦人


白松岩在《白说》中说过一句话:“毁掉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追求完美和达到极致。”


如果一个人在社交中,事事追求完美,吹毛求疵,过于在意自己做得怎么样,别人又做得怎么样。


结果是自己累,与他长期相处的人,也会觉得累。


曾在网上看过一个作者的分享,她闺蜜的同事是个完美主义者,每当发现别人出错时,总是喜欢刻意去纠正别人。


比如,大家一起讲故事活跃气氛,如果谁不小心漏掉了某个细节,她总会适时地把细节补上。


如果谁不小心出现了一次口误,她总会不断地进行纠正。


本来是一件开心的事情,瞬间让大家感到很无趣,大煞风景。


同样在工作中,她不仅对自己有着高标准,对别人也有着高标准。


当别人所做的事达不到她想象中的标准时,她会直接指出别人的不足之处。


这样“吹毛求疵”的做法,使她很“不合群”。


她身边的人都表示与她相处压力太大,纷纷远离她,她也感到焦虑和痛苦。


别让社交焦虑,毁掉你的人生 - 天天要闻


渐渐地,她明白,正是挑剔和批评,才让自己陷入困境中。


她开始对自己更宽容,放松对自己的标准,对别人也更加宽松。


有次,一个同事邀请她去一家人多嘈杂、车位紧张的餐厅时,她不再一心操控谈话,而是试着去倾听,自然对话,结果反倒玩得更开心。


作者埃伦·亨德里克森说:“敢于平庸很有用,敢于善待自己同样有用。


和人交往时,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表现完美,然而不完美才是人生常态。


有时候,敢于接受自己的平庸,不过度去追求完美,既能使自己快乐,也能使他人快乐,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正如莫言在《檀香刑》中所说:


世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十全十美。


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就要坠落。


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与其一味苦苦强求,不如少一些纠结,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如此,快乐便会如影而至,生活便会顺心愉悦。


别让社交焦虑,毁掉你的人生 - 天天要闻



别让社交焦虑,毁掉你的人生 - 天天要闻

有一种成长,叫克服“社交焦虑”


在《如何克服社交焦虑》中,作者埃伦·亨德里克森认为:


“克服社交焦虑,是一种成长型的心态,它能帮助我们成长,辨明真理。”


然而大多数人面对社交焦虑时,往往都是选择各种理由去回避。


因为这样做,可以缓解他们内心的焦虑和恐惧。


殊不知,回避它,只会让我们越来越损耗自己的能量,也会让我们越来越停滞不前。


英国著名科学家卡文迪许,有着极度的社交焦虑障碍。


他几乎从不会参加任何社交活动,从不会跟人正面交流。


有人想要和卡文迪许交流科学问题,就需要走到他的附近,对着空气说出自己的问题。


如果企图正面与之对话,很可能将他吓跑。


就连从小照顾他的管家,也只能用递纸条的方式和他交流。


卡文迪许几乎是失去了与人正常交流的能力,失去了与外界联结的机会。


没有人能成为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这是人类作为群居动物的自然秉性。


因此,拒绝社交并不是明智之举,久而久之就可能变得敏感脆弱、过分紧张。


别让社交焦虑,毁掉你的人生 - 天天要闻


埃伦·亨德里克森在多年前,也患有严重的社交焦虑障碍。


但她没有一直封闭自己,而是选择勇敢面对,并努力克服社交焦虑,才取得了现在的成就。


奥运会运动员戴维·金在谈及个人经历时,也曾说:


“若不能直面自己的焦虑,及时、有效地加以处理,它只会有增无减;若无视它,也就无法将它转化成对当下或日常活动有用的力量。”


可见,要想摆脱对社交的焦虑,最好的方法就是:直面焦虑,并克服焦虑。


焦虑本身并没有什么可怕,可怕的是你对待焦虑的态度。


一旦你向焦虑认输,那它就会变成你人生道路上的荆棘,阻碍你前行。


面对社交焦虑,不要总想着对抗它,而是面对它、接受它、再克服它。


这不仅是一个人的认知提升,更是一个人的快速成长。


别让社交焦虑,毁掉你的人生 - 天天要闻



别让社交焦虑,毁掉你的人生 - 天天要闻


曾在网上看过这样一段话: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的确,世界那么美好,别浪费自己一直在社交焦虑中。


学会放下他人的期待,聆听自己内心的渴望;学会接纳人生的不完美,找到自己内心的快乐。


打开自己,世界的多样和美好,才会一一呈现在你面前。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