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小明 编辑排版:驽马 崔贯利
小明语录:
凡是说“原生家庭”的都是假冒伪劣的心理学。全世界正规的心理学教材里从来没有这四个字。
承接上文:
1、如何进入专业的心理学门槛?
如果你们想要真正地进入到专业的心理学领域,可以订阅一本专业的心理学期刊,比如应用心理学。
订阅之后,你会发现,在期刊上,它的每一篇论文上都会提到这篇研究使用了什么样的一种心理学的研究范式。
比如我们心理学里有一些叫做大脑旋转,又叫心理旋转。
意思是,你在大脑里想象一个物体在这里旋转。
我们人的大脑在做这样的心理旋转时,大脑注意力的资源就被高度地占用了。
所以,通过这个心理旋转的实验,它可以测试人大脑的很多功能。这就是一种研究问题的范式。
还有,比如荣格当年做过一个,就是我说一个词,马上让你联想下一个词,这叫语词联想。
而语词联想也变成了心理学研究的一种范式。
心理学还有一些研究范式,比如让你产生一些感受时,立即报告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它也是一种研究心理学问题的范式。
所以,你可以看到心理学研究问题的范式有很多种。
虽然有很多种,但是你的研究必须要在一个范式里面,这样才符合科学的标准。
它是这样的一种心理学学科。
心理学科实际上是很复杂,也很深的。
特别是,比如心理学专业里的人格心理学、认知心理学,这些都是心理学里很深很深的学科。比如考研,一般你要是考认知心理学或者人格心理学,你就会很担心自己考不上。
2.心理学专业的很多论文和统计关系比较密切。
所以心理学专业收研究生或者博士,他喜欢收数学专业毕业的,或者是相关数学统计专业毕业的人。
如果你是个文科毕业的,心理学的硕士、博士老师就不太愿意要你。
因为他有一种研究的约束。
你的数学功底不够,你后面做论文的时候会有很多麻烦。
谈到这里,你们会发现,我说的这些和你们理解的心理学区别很大,对吧?
就是这样的。
所以,专业的心理学其实和我们大众现在说的心理学区别很大。
比如大众也认为自己学过一些心理学,或是多多少少了解一些心理学,但你们了解的一些心理学,为什么在专业的人眼里看来就很不科学,甚至认为它是一种错误呢?
我经常用的一个词,叫做假冒伪劣。
这个词虽然你可能不愿意听,但它就是事实。
小明语录:
一个人互联网的产品,它的设计规则越具有成瘾机制,它就越容易诱发人成瘾。
为什么会这样去形容?
就是不专业的心理学!
你们现在了解的心理学的很多东西,它也是心理学研究过程中曾经出现过的某些东西,它也是某一个研究或者某一个人物,他在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中发明出来的,或者他产生了一种理论。
3.你学到的心理学,科学吗?
但是心理学的特点在于,虽然在心理学的形成过程中,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些人物,还有过很多研究者都提出过自己的一些理论假设。
但它能不能被称作就是进入到科学的范畴,它是不一样的。
进入到科学范畴的心理学一般就是要发表论文,然后进入到科学范畴的心理学。
发表论文之后仍然不够科学。
比如去年有一个研究,研究所有的论文期刊上的这些心理学文章、新闻文章。结果发现,在期刊上发表过的都是正规核心期刊,不是大家平时所看到的网文上的这些东西。
正规的经过核心期刊的这些心理论文有80%左右是不能重复试验的。
不能重复试验的意思就是它不够科学,它达不到科学的标准。
所以你就可以看到,为什么说在心理学里面大家学了很多东西,这些东西曾经是心理学研究过程中产生的东西,但它不是科学。
但是大家又学了很多这些东西,又用这些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了,这样错误就会非常多。
这是心理学里面最常见的错误。
举个例子,我们很容易把相关当做是因果。
比如你用了一款化妆品,用完之后你脸上的粉刺变少了,然后你就说这款化妆品有效。这件事儿在心理学里面认为是错误的。
为什么错误呢?
对科学的心理学研究者来说,可能还有安慰剂效应。
人的心理本身就能创造出疾病,比如安慰剂效应足够的话,你也会因为你得到了安慰而感觉到心理变好,也会因为得到了安慰甚至脸上粉刺都会变少。
现在的问题在于,什么才叫做科学?
小明语录:
改善自卑的方法,通过不断在现实生活中积累成功的经验。
(未完待续)
原创公众号:心伙伴(ID:xhbe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