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回乱最凶残的叛军首领,大肆屠戮无辜百姓,作战却屡败屡逃

陕甘回乱叛军十八营首领之一白彦虎的凶残在陕甘各县县志中都有记载,我以临潼三原、富平、高陵渭源五个县志中的记载让大家了解一下白彦虎叛军的凶残。

《临潼县志》记载:1862年到1869年七年间,30余万人遇难,渭河南北无一村一人幸免。

《富平县志》记载:在1855年的时候整个县城有46579户人家,统计起来人数大约是在25万人左右,但是到了1876年的时候再次统计的结果是仅剩下28543户人家,人数也变成了12万人左右。

《三原县志》记载:陕甘回乱之前,三原县的人口在十六万人左右,在陕甘回乱被平定之后仅剩下了四万人左右。

《高陵县志》记载:高陵县在陕甘回乱之前的人口将近七万,陕甘回乱被平定后再次统计,高陵县的人口已损失了多一半。

《渭源县志》记载:屠毒生灵以数万计,满城官民皆死之。残杀一日,辄死百姓数万,血流成渠,尸积如山,伤心惨目。

白彦虎是叛军十八营首领中唯一一个屡败屡逃的,当达斡尔族大将多隆阿奉旨率军平叛的时候,白彦虎成为多隆阿的第二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是叛军元帅任武),白彦虎与多隆阿只打了一仗就带领叛军逃跑了。


白彦虎画像

白彦虎逃到了甘肃董志原,与董志原的叛军首领马正和联合,二人的兵力共计二十万,他们在董志原屠戮了大量无辜百姓,并且布置兵力,企图阻挡前来平叛的清军。

此时多隆阿在陕西殉职了,民族英雄左宗棠老将军接替了多隆阿,左宗棠率领湘军将士在消灭了陕西的叛军残部后,向甘肃进发。

湘军兵力不足十万,但是由于左宗棠指挥有方,湘军将士奋勇杀敌,二十万叛军被不足十万的湘军打的溃不成军,其中有二万叛军战死,董志原的叛军首领马正和也在此战中战死。

马正和战死了,白彦虎则带领叛军逃往金积堡,投靠了金积堡的叛军首领马化龙

马化龙和白彦虎虽然都是叛军首领,但是马化龙有点不信任白彦虎的为人,于是便让白彦虎叛军撤出金积堡,去附近的黑城子去驻守。

马化龙叛军被左宗棠率领的湘军平定后,白彦虎再一次选择逃跑,这一次,白彦虎逃到了西宁。

左宗棠没有当即追到西宁,而是先率军平定了河州的叛军,左宗棠在平定河州叛军的过程中受阻,三十一员将领战死,平定河州叛军之战最终以河州叛军首领马占鳌的主动归顺而结束。

左宗棠在平定了河州的叛军后,率军直抵西宁,白彦虎和西宁的叛军首领马桂源、马本源一起率领叛军阻挡湘军,在此战中,归顺左宗棠的河州叛军和湘军将士一样卖力,西宁叛军几乎全军覆没,马桂源、马本源被活捉,白彦虎率领他的残余叛军再次逃跑。

白彦虎这次投靠了“中亚屠夫”阿古柏,协助阿古柏一起屠戮南疆、北疆各地的无辜百姓。

左宗棠在平定陕甘回乱后,回京说服慈禧,使慈禧同意了他西征复国土的建议。

左宗棠再次率领湘军将士西征,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先后收复了北疆和南疆,阿古柏服毒自尽,白彦虎带领残余叛军逃到沙俄,他们的后代就是如今中亚的东干人

白彦虎屡败屡逃,甚至两次投敌,是我国近代史上不容洗白的历史罪人,但是如今却有部分人将他洗白成了英雄,这部分人可能根本不了解白彦虎,只不过知道他是陕甘回乱的首领,如果他们知道白彦虎是一个屡败屡逃,并且没有领兵作战能力的人,或许就不会将他洗白成英雄了。这部分人为白彦虎洗白的主要原因就是误以为他能打,实际上他们根本不了解白彦虎的败绩以及他屠戮无辜百姓的罪行。

我是品读历史与名著,感谢大家阅读我的文章,品读历史与名著,每天为大家在今日头条创作精彩的历史与名著方面的文章,品读历史与名著,每天为大家带来不一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