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5日,在新西兰天空城的牌桌上,一个长着亚洲面孔的男子气定神闲,将身旁的所有筹码一次性推了出去。
周围的人惊叫连连,在这个地方,一掷千金的人不在少数,可像他这样,丝毫不把钱当钱的人,也实在罕见。
很快底牌揭开,这个男人不出意料地又输掉了一大笔钱,他还是不慌不忙,脸上甚至带着淡淡的微笑。
常来天空城的人对这个男人并不陌生,他在这里的名字叫作刘阳,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中国人。
刘阳在天空城最令人惊讶的“战绩”,是短短82分钟内就输掉了2100万人民币。
人们惊叹于他的出手阔绰,私下里也对他的身份有着诸多猜测,不过谁也没想到的是,他背后的秘密,实际上远不止于此。
横空出世
刘阳的真实名字叫做闫永明,1971年,闫永明出生在吉林省通化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里。
和无数从寒门走出来的贵子一样,闫永明的家境没有给他提供任何帮助,他平淡在一个小村子里长大,那时候没人知道,未来他会搅动一方风云。
因为家里条件不好,闫永明实际上并没有读过多少书,但他脑子活泛,从小就能在孩子堆里混出名堂,这也给他之后的创业之路提供了很多帮助。
在闫永明的少年时代里,他总是和村里人不屑的一些小混混在一起玩耍,连带着他的身上,也出现了一些“社会气息”。
彼时闫永明对此引以为傲,并把这看作是自己长大的一种标志。
随着闫永明年岁渐长,他开始不满于只呆在家乡这一亩三分地中,说服了父母之后,他背起简单的行囊,从通化来到了北京。
北京对于闫永明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家乡的时候,他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多高楼大厦。
从那时候起,闫永明就发誓,一定要出人头地,在最高的地方看城市的风景。
闫永明闯荡北京的时候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中国大地,全国的各个城市都在飞速发展着,首都北京更是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姿态。
但没有人知道,闫永明到底是为何发家的,他自己对这段经历三缄其口,从来不会拿出来供人评说。
1992年,在北京闯荡一年多的闫永明回到了老家,与此同时,通化三利化工公司也横空出世。
资料显示,当闫永明和别人一起创办通化三利化工公司的时候,这家公司的注册资本已经高达整整4.6亿人民币了。
而闫永明在公司控股96%,也就是说,当时年仅21岁的闫永明,用不知道什么办法,成为了一个人人艳羡的亿万富翁。
这还不算完,从北京回来之后,闫永明声称自己拿到了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系的学位,这对于文化程度并不高的闫永明来说,简直是个天方夜谭。
没有人知道闫永明如何完成了人生的逆转,但这些令人震惊的经历,却仅仅是闫永明人生中最不起眼的一部分。
1993年,通化市生物制药化学厂即将上市,为了迎合市场,化学厂决定进行股份制改革。
闫永明收到了这个消息,他当即决定应流而上,参与这场看似平静的股份收购。
最初,闫永明只出资了1000万,购买了一部分通化市生物制药化学厂的股份,成为了之后成立的通化金马药业集团的股东之一。
此时,闫永明已经称得上是年少有为,但他的野心,还远远不止于此。
从1993年成为通化金马药业集团的股东开始,闫永明就一直在收购通化金马的股份,到了2000年,他终于成为了通化金马的最大控股人。
据小道消息说,在闫永明收购通化金马的过程中,他并不是孤军奋战,而是有一位神秘贵人相助。
有人猜测,在他起家的时候,这位贵人也出了不少的力,所以闫永明才能顺利逆袭,坐上成功企业家的位置。
但一切的一切,都只是坊间传闻,闫永明从来没有承认过这一点,关于这位神秘贵人的身份,更是扑朔迷离,从来没有定论。
无论如何,2000年的时候,闫永明已经完成了自己人生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并且在仅仅一个月后,他就成为了通化金马的董事长,掌握企业的生杀大权。
泡沫的破灭
执掌通化金马之后,闫永明做出的第一个重大决策,可谓是跌破了所有人的眼球。
2001年9月1日,北京昆仑饭店的门口豪车云集,不断有人驱车前往这里,然后在服务员的指引下,到达饭店大堂。
这一天,昆仑饭店不接待任何没有邀请函的客人,整个饭店严阵以待,只为举办一场震惊世人的拍卖会。
拍卖会的主角不是名贵珠宝,也不是名人字画,更不是稀世古董,而是一款特别的药物——“奇圣胶囊”,这种胶囊,就是人们熟知的“伟哥”。
“奇圣胶囊”由中国芜湖张恒春药业有限公司生产,以能够提高男性性功能作为噱头,一经推出就闹得满城风雨。
但市场是诚实的,无论“奇圣胶囊”的创造者给予了它多大的光环和多么天花乱坠的描述,市场不买账就是不买账。
因为“奇圣胶囊”的销量不好,它的研制者张恒春干脆破罐子破摔,将其拿出来拍卖。
当天,出具最高价的人,将会得到“奇圣胶囊”的配方和生产经销权,换言之,以后这款胶囊,就是出价人的囊中之物了。
由于主办方在拍卖会开始之前花了大工夫宣传,并且给很多业内人士发去了邀请函,因此拍卖会上可谓是大咖云集。
不过,前来参加拍卖会的人,看热闹的多,真正对“奇圣胶囊”感兴趣的人可谓是少之又少。
原因无他,只因为市场已经检验过“奇圣胶囊”的价值了,如果这款药物真的能赚大钱,研发者也就不至于落到开拍卖会的下场了。
因此,当在现场的闫永明不知道第多少次举起手中的号码牌,报出“3.18亿”的时候,现场一片哗然。
在此之前,中国单项科技转让成交额,从来没有达到过这个数字,闫永明这一拍板,直接创造了一个新的历史。
就连负责现场拍卖秩序组织的张恒春药业集团总经理邹中旺,在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也不由自主地张大了嘴巴。
最终,拍卖会落下帷幕,闫永明花费3.18亿,买下了“奇圣胶囊”。
拍卖会结束后,面对记者的镜头,闫永明野心勃勃地说道:“金马将向股民交上一份更为满意的答卷。”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此之后,闫永明竟然又收购了芜湖张恒春药业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
闫永明不过大手一挥,就在短时间内投资了整整五个亿,因为“奇圣胶囊”,闫永明也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中国伟哥之父”。
2000年11月1日,通化金马交出了收购“奇圣胶囊”后的第一份答卷,在其出具的财务报表中,通化金马依靠“奇圣胶囊”盈利2.42亿元。
财报发出去的一瞬间,闫永明坐在自己的办公室内,脸上挂着明显的笑意,他告诉通化金马的投资人,接下来通化金马的利润还会成倍地上涨。
“到时候通化金马的身价可就不是现在这个价格了。”言语中有炫耀,也有几不可察的威胁。
闫永明云淡风轻的一句话,搅乱了投资人的心,投资可不等人,如今通化金马炙手可热,要是没有搭上这辆车,今后后悔可就晚了。
于是,在闫永明的鼓吹下,投资人狠了狠心,又追加了一大笔投资,与此同时,在股市上,通化金马的股价也一路飙升。
靠着“奇圣胶囊”,闫永明让通化金马成为了当年股市中最牛的一只股,股民们把自己的全副身家都压在通化金马身上,渴望从中狠捞一笔。
就在所有人都在期待更大的狂欢时,闫永明突然失踪了。
2001年10月28日,在收购“奇圣胶囊”仅仅一年之后,闫永明急流勇退,宣布从通化金马董事长的位置上退出。
闫永明从三利化工带来的其他三位董事,也跟着闫永明一起人间蒸发了,同时不见的还有闫永明最初注册的三利化工。
原本人们以为,这只是通化金马正常的人事变动,但当公司高层回过神来,盘查公司内部账面的时候才发现,闫永明竟然带走了7.2亿公司资产。
这让通化金马原本蒸蒸日上的财务状况瞬间跌到冰点,公司欠下了高达5亿多的债务。
除了从通化金马挪用的公款之外,闫永明还通过其他不法手段,总共套现20亿人民币。
他带着这笔巨款逃之夭夭,从中国潜逃至澳大利亚。
闫永明的逃亡人生
通化金马的高层马上报了警,警方接到报案的时候也是一脸震惊,毕竟闫永明一年前豪掷千金购买“奇圣胶囊”的场面还历历在目。
当时,就连人民日报社下属的《市场报》也报道了这一商界奇案,而仅仅一年,闫永明就从成功企业家变成了外逃嫌疑人。
追捕闫永明的过程并不顺利,他是个奇人,就连护照和身份证都有三份,其中一个身份证上写着的名字就是刘阳。
事发之后,闫永明用刘阳这个身份,顺利地潜逃到了澳大利亚,由于身怀巨款,他在澳大利亚的生活过得十分滋润。
他肆无忌惮地购买豪车和豪宅,过着挥金如土的生活,每天都沉醉在纸醉金迷之中。
然而,安逸的生活并不会持续太久,不久之后,吉林省公安追查到了闫永明的所在地,闫永明害怕被押送回国,马不停蹄地从澳大利亚逃往新西兰。
他来不及处理在澳大利亚的固定资产,只能以最快的速度逃离这个危险的地方。
这也导致在2007年的时候,他在澳大利亚的资产被冻结,并且被移交给中国警方,不过这些资产对于闫永明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
到了新西兰之后,闫永明决心要获得新西兰的国籍,结束逃亡的生活。
闫永明前往新西兰的理由是“政治避难”,他也知道依照自己以往的经历,要获得新西兰的国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于是他用尽全身力气,和新西兰的政界搭上线,并且通过一些不光彩的手段,获得了几名高官的信任。
有了这层关系,闫永明递交上去的入籍申请书很快就被批准,此时他终于放下心来,恢复了自己之前嚣张的做派。
在新西兰,闫永明依旧在不断购买豪宅和豪车,他总共拥有四台豪车,每一台都价值不菲。
而且他每次出门,都需要一大堆保镖和司机保驾护航,保镖坐的车在前面开路,闫永明则悠哉悠哉地坐在豪车里,享受着这奢侈的一刻。
任何跟闫永明有过交往的人,都会对他的排场印象深刻,而闫永明也乐在其中。
除此之外,闫永明还爱好玩牌,他曾经82分钟输掉了2100万人民币,在新西兰定居的这些年,经过他的手输出去的钱高达12亿人民币,算得上一个天文数字。
因为这一点,他时常出现在新西兰的报纸上,而他的面孔,也为新西兰人所熟知。
然而,闫永明的高调行为,最终还是引起了新西兰政府的注意,2013年,新西兰政府同意和中国警方合作,共同调查闫永明一案。
2015年4月,闫永明被列为“百名红通人员”的第五号,中国警方想要抓捕他的决心可见一斑。
新西兰方面也做出了行动,闫永明的全球资产被冻结,没有钱的闫永明,在新西兰再也无法维持以往的体面。
闫永明这一刻才意识到,自己永远不可能逃脱法律的制裁。
走投无路之下,闫永明最终接受了中国专案组的劝告,回国自首,等待宽大处理。
2016年,闫永明回国,他带出去的所有资产全部被没收,这些年的辛苦全部付之一炬,他还将面临牢狱之灾。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逃离永远不是办法,犯错的人终会付出代价。
-完-
文|书书
编辑|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