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持续了三年,下半年会有所好转吗?钟南山院士讲出实情

从2020年新年开始,全国上下都笼罩在新冠疫情的阴霾当中,如今已经绵延了两年半的时间,不只是中国,新冠疫情也成为了国际性的灾难。

当前,新冠病毒犹如一颗定时炸弹一般,让人们惴惴不安,生怕一个不小心直接中招,有不少人都提出疑问,为什么此次疫情持续时间超乎想象?新冠疫情到底会在何时才能结束呢?

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也曾爆发过很多次大型瘟疫,但他们往往不会超过三年时间便可消失,如今新冠疫情已经持续了将近三年的时间,会不会在今年下半年有所好转呢?

你真的了解新冠吗?

1、新冠病毒的源头

新型冠状病毒有可能来源于蝙蝠,因为蝙蝠有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的宿主,有些人密切接触蝙蝠或者食用蝙蝠,有可能会被感染。想要预防新冠病毒感染,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避免接触野生动物,避免食用野生动物。

2、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

(1)飞沫传播

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等产生的飞沫进入易感黏膜表面;

(2)接触传播

在接触感染者接触过的东西后触碰自己的嘴、鼻子或眼睛导致病毒传播;

(3)空气传播

病原体能在长时间远距离散播后仍具有传染性。

(4)粪口传染

即存在于患者粪便中的轮状病毒,排出后常污染水源、食品、衣物、玩具、用具等,当健康人接触了这些物品时,会通过手、口途径进入人体,引起消化道病变。

3、新冠病毒的易感人群

(1)老年人群体

老年人自身的身体能力逐渐退化,免疫功能、器官功能弱于青年,容易感觉到。老年人感染新冠状病毒,风险结果更高。

(2)基础疾病患者群体

权威研究报道,在许多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中,大部分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疾病、高血压等。严重的基础疾病患者是新冠肺炎感染者,应更加注意不要感染。

(3)自身免疫力低下的群体

平时精神压力过大,正常运动不足,脾胃不协调的患者多为痰湿气虚体质容易损伤肺气肺气不足后,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容易感觉到。

4、感染新冠的症状

感染新冠病毒以后其症状主要是:干咳、乏力、发热为主,部分患者可以伴有胸闷气促,甚至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出现多脏器的功能损害,甚至临床死亡。少数患者可以出现鼻塞、咽喉疼痛、肌肉酸痛和腹泻。

建议针对有流行病学史的患者,当出现上述症状时要及早的完善血常规、胸部CT,以及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来诊断有无新型肺炎的存在。

新冠疫情持续了三年,下半年会有所好转吗?钟南山院士讲出实情

全国多地接二连三的疫情病例让人们倍感焦虑,疫情的到来不仅延误了正常的生产,对于普通群众来说,更是失去了收入来源,对于新冠疫情的结束,人们早已憧憬已久。

兰州大学黄建平院士团队曾发表过期刊,对于新冠大流行的结束做出了大胆预测:

到2023年11月,全球每天的新冠病例将降至约3000例。也就是说,此时可以认为大流行结束。

人们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不禁欢呼雀跃,但是这样的预测真的靠谱吗?

钟南山院士表示,疫情可能会长期存在,但大规模传播是可以控制的,我们会在动态清除的过程中逐步开放,这说明疫情还是可以防控的。

疫情持续期间,提高免疫力是唯一办法

张文宏教授是新冠肺炎高级专家组组长,他曾在一次讲座中表示: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神药能快速地把病毒清除掉,在此次疫情期间,有不少患者为轻症或无症状感染者,就算没有经过特别复杂的治疗也获得了康复,所以我们可以得知,人的免疫力是非常重要的,病毒性疾病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免疫力清除掉的。

因此在疫情期间除了做好个人防护之外,还要着重提高个人免疫力。

1、饮食均衡

保证全面均衡的营养摄入,才能够维持身体所需的营养以及微量元素的需求。因为许多微量元素都与人体非特异性的免疫功能有关,微量元素一旦缺乏,免疫力则会下降。

2、劳逸结合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很多人工作强度过大,不注意休息,或是年轻人过度沉迷于享乐,都会对健康有所损害,平时注意加强身体锻炼。中医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有一个强劲的体魄,免疫力自然会提高。

3、保持好心情

研究发现,快乐的人比抑郁的人更容易拥有良好的免疫力。这是因为良好的情绪能使大脑分泌出一些有益健康的化学物质,激活人体免疫功能,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