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企业史(6):过去国企里的"小人物"为何成为家喻户晓的"大明星"

#说说过去国企里面的人和事儿,让更多的人了解企业发展历程。#

企业职工的价值观和良好的风气,是企业基层党组织长期扎实工作,逐步积累形成起来的。

从几十年前开始到现在,规模以上国企的企业报社及电视台,就充分发挥了这一有效作用。

一,让一个个普普通通的工人,也能够成为家喻户晓的各类"明星",真正实现了用身边事儿,教育身边的人

"小明,昨天晚上,看到你爸爸上电视了";

"机械分厂李伟业余时间又搞出一项重大发明";

"运输公司老职工下班路上,面对歹徒勇救少女";

"土专家征服了洋设备,为企业节约资金上百万"等等...

这是过去在企业采访中,经常看到听到,一些企业的"企业报"及"企业电视台",在报导本企业普通职工先进事迹时的题目及栏目。

这些基层先进事迹的及时宣传,不但让这些普普通通的工人,成为了企业范围内,家喻户晓的明星。同时也在广大职工及家属中,真正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同时给一些大报记者,也及时提供了很多基层好素材。让一些基层好的事情,也能够及时传播到全国各地。关键是一些小人物,也能够闻名大江南北。

例如,96年左右,某大型国企的几个好传统管理方法,就及时出现在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等主流媒体上。这样的例子实际很多。

二,让普通职工及时了解各类时政新闻及企业发展要点

过去不少大型国企,由于地处边远地区,有的企业的企业日报及电视台,发行量及收视率甚至高于所在地方的媒体。

很多企业的企业日报,不但是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全国统一刊号,同时,采编人员经过考核,也一样颁发全国统一记者证。

为此,广大职工及家属的精神文明建设,企业的各级党组织都非常重视。同时,更作为企业长期发展的基础。

各类企业的报纸及电视台,就成为了党的大政方针的主要传播渠道之一。

此外,企业发展的规划及方向,不但广大职工能够马上掌握,关键还能够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既能够起到不良风气监督作用,还是职工陶冶情操的阵地

例如,某企业当时公车私用现象比较突出。经过企业报社曝光后,不良现象很快就得到解决。

还有的企业,基层职工把个别不良现象反映到企业报社及电视台后,经过记者调查后曝光,企业党委马上重点关注解决。

此外,企业职工的好人好事,基层通讯员也会第一时间投稿到报社及电视台。同时,企业报的文艺版,还是不少职工诗歌、散文及小说等,文学作品发表的好去处。

95年左右开始,由于不少大中型国企被"私有化"。这些企业党组织宣传机构,有的被取消,有的被"甩包袱"划归地方。

现在除了一些央企还保留"企业日报"外,现存的地方国企,保留下来的已经不多。

总之,不论是过去国企的企业报社及电视台,还是现在保留下来的企业媒体,不但是企业基层党组织的重要宣传阵地,同时,对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确实起到了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