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被身边“有钱人”迷惑了,事实上,他们过得生活可能还不如你

“朋友圈中的奢侈生活总会让人羡慕,很多人都想拥有这样的生活,无奈现实太残酷,多数人背着负债前行。其实,别羡慕那些‘有钱人’,可能日子过得不如你。”

别被有钱人迷惑了

去年上海“名媛群”事件依旧记忆犹新,这些名媛们在朋友圈中总是分享着光彩夺目的生活体验,不时分享旅游场景,打卡网红景点,或坐在豪车上拍照炫耀,住酒店时也不忘对其定位。

实际上,“名媛群”中,这些万千少男们心目中的女神,却在讨论如何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

如她们40个人挤在一间豪华套房中拍照,五六个姐妹共穿一条丝袜,喝个下午茶也要6个人拼单

此时大家才恍然大悟,怪不得社交平台上这么多有钱的小姐姐,原来她们只是名媛版“拼多多”

她们每天豪车为伴,背挎着名牌包包,看似很滋润,实际上这些都是租来的,她们生活中可能也在电商平台购买廉价的日用品,挤着公交吃着外卖。

在大家看来,如今的经济水平提升,很多人越来越有钱,出门遍地是豪车,那些没房没车的人可能会自惭形秽,认为自己能力太差,羡慕其他人过着骄奢富足的生活。

其实,真正了解所谓的“有钱人”后,大家才发现这些人可能连自己都不如

他们的生活可能不如你

可能有人会说,名媛是包装出来的,难道身边的“有钱人”也是假的吗?这些人开着几十万的豪车,又有着不错的房子,这可是非常成功了。

实际上,他们背后的债务非常之高,每个月还了贷款后根本剩不了多少钱

如王先生定居在北京,月薪2万,结婚时女方家里要求在北京买房。

无奈之下,王先生将父母的积蓄拿了出来,又向亲友借了一大笔,这才凑齐首付

婚后,他和妻子被繁重的房贷压力折磨得喘不过气,每天一睁眼就要还房贷,根本不敢大笔消费,连水果舍不得吃,甚至还要问父母伸手要钱生活,婚后2年连孩子都不敢要。看似王先生是千万富翁,但他自诩自己为“负翁”

王先生的工资收入其实还算好的了,其实我国能有1万以上月薪的占比并不高,90%的人月薪不足5000元,北京、上海工资中位数也才6000多元

据悉,2020年全国私营企业的平均工资也才4800多元

如果是正常的工薪阶层,想要凭工资买房买车注定是少数的,因此大家可别被身边的“有钱人”迷惑了,可能他们的生活质量远不如你,一旦家里急用钱就束手无策。

被贷款毁掉的一群人

据央行统计,截止今年6月末,信用卡发卡数量近8亿张,逾期半年未还贷款为892.2亿元

可能有人对这个数字没有太多概念,其实10年前逾期额度才110.31亿,如今却已翻8倍之多。

从信用卡逾期数据就可看出,很多人的高消费生活其实是“消费贷”支撑的,他们每个月的工资水平并不算高,但却利用贷款提升自己的生活水平,等还款时没有足够资金,结果拆东墙补西墙,每个月工资下发就要还贷,彻底成了月光族甚至“月欠族”

早在18年时,支付宝公布一则数据,18-34岁年龄段的人,每月存款额才不过1339元。而汇丰银行也曾调查,90后群体人均负债12.79万元

可见,很多人痴迷提前消费。

年轻人之所以热衷花呗、信用卡等金融产品,和攀比、享乐的超前消费理念有关,使得很多人追求潮流,刚上市的新款手机、新款包包、数码产品都想入手,但手里没那么多钱,只好用上贷款来凑

享受物质生活并不为错,但如果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收入水平,盲目提前消费,那只会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其实央行也多次发文“警示”,希望年轻人树立科学的价值观,理性消费、拒绝“精致”生活。而银保监会也表示,网贷公司不能向大学生贷款,接下来要继续加大信贷监管服务。

尾言:

在网络的影响下,“月入过万”似乎成了必备工资水平,很多人也抱怨自己工资低、收入低,羡慕那些“有钱人”,其实这就是互联网的“虚假繁荣”

看似那些人生活惬意,不是“拼”出来的,就是利用贷款贷出来的。

真正的有钱人,不会这么炫耀自己,他们将更多时间放在如何创造财富上。希望大家都能努力赚钱,争取逆袭成为富一代

讨论题:你身边有“组装”出来的有钱人吗?

【注:本文图片均来源于互联网,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关注我们每天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