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的一则新闻刷屏网络,广东三甲医院的医生,向病人回跪,今天有点时间,写个想法。
短视频中,下跪的家长带着孩子去看病,没想到挂错号,排错队,但是不想重新再排上好几个小时了,就恳求医生给孩子看病,情绪激动之下,直接下跪。
病人的下跪,我们很容易理解,无奈之下的情绪崩溃,没有办法的苦苦哀求,这种弱者的无奈唤起了很多“网络大侠“的热血。
于是,很多的指责朝向了医生。
诸如“有下跪的时间,还不如赶紧给孩子看病”;“高烧的小孩怎么等”这样的评论为数不少。
我们先来说说医生为什么要下跪?
分析原因,无非有三个:
第一、 看到病人下跪,觉得不能承受,以下跪的姿态来回话。
第二、病人的下跪,让医生也感到十分无奈,情绪有点崩。
第三、网络时代,个体的发声非常方便,医生担心引起医患关系的负面舆论。因为不是所有人都能从头到尾的了解事情真相,他担心病人家属下跪的姿态会引起某些人的误会。
如果从这几个角度来分析的话, 我们会发现医生其实是更无奈的那一个。
能站着说话,谁想跪着说呢?疫情放开之后,医院里病人扎堆,医疗体系里巨大的工作压力之下,医生真的不比患者更容易?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大家被新冠疫情折磨的这三年中,被指责最多的,往往是最忙最累的那波人。
新冠疫情放开之前,公众情绪的矛头所指,往往是负责封控和组织核酸检测的社区干部;
疫情放开之后,下跪的医生也成为大家情绪的出口。
如果你有在医院工作的亲人或者朋友,如果你知道医生护士的辛苦,我相信你不会发声指责那个下跪的医生。
我们总说换位思考,换位思考的前提是多点宽容,少点戾气。否则,怎样都无法真正地换位。
分享一句话,共勉吧!“责人之心责已,恕已之心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