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特鲁多医生墓志铭
疫情当下,医患关系有时显得特别紧张,医疗正剧并不好拍。
《谢谢你医生》,讲述了一群ECIU(急诊重症监护病房)的医护工作者们,在拯救病人时的一幕幕人生故事。他们帮助患者和家属重建生命希望,一起经历着生命的考验、人性的拷问。
生命再小,仍需尊重
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偏找苦命人。八岁的小女孩余茗茗,身患尿毒症,从小被亲生父母抛弃。她看着养父为了给她治病花光了所有积蓄,在病发的时候忍着疼痛瞒着养父,导致错过了治疗。
这一刻,肖医生的医学就是“人学”,让茗茗有了最后的美好时光:穿上白裙子、红皮鞋。
茗茗虽然只是个孩子,但她也是一个独立的生命。她有权利知道自己即将要面对的和发生的一切。
在人类所有可能的疾病当中,人类所了解的最多不超过百分之二十。在这百分之二十里,现代医学可以治愈的,又不到四分之一。而在剩下的四分之三里,又只有不到一半,医学有一定能力,去尝试和争取,外加上一点小运气,也许才会出现奇迹。
一个医生,有时面对的不仅仅是疾病,更是患者。ECIU的这群年轻医生们陪伴着患者,陪着他们,战胜疾病、战胜死亡。在医学无法完成救治的情况下,他们也陪伴着患者,陪在他们身边,一起去面对无法改变的命运。
生离死别,期待奇迹
沈沛海、夏清韵,一个是医生,一个是护士,一对退休了、相爱了大半辈子的医务工作者。
“年轻的时候,我给他递手术刀,递止血钳;老了,我就给他递碗筷递袜子。看起来,他是主心骨,其实,他啥事都找我,没我不行。”夏奶奶担心自己病倒了,再也没办法照顾沈爷爷,她放心不下沈爷爷,所以一定要做手术,哪怕这个手术大概率下不了手术台。
沈爷爷,作为专业的心外科医生,他明白手术的风险,也坚持不让夏奶奶做手术。
可惜,在手术还没开始前,夏奶奶突发脑疝送去抢救。
看着老伴抢救回来的短暂平稳,沈爷爷感叹到,“咱们治病救人了一辈子,靠的是科学,但是人啊,面对生离死别的时候,还是免不了期待奇迹啊。”
可惜,这一次,奇迹仍然没有出现,夏奶奶还是没度过危险期。
死亡是无常且无情的,不会因善良而网开一面,也不会因职业而格外开恩。
沈爷爷一辈子救回了无数个人,见过无数个生死离别的场景,可亲眼看到自己的老伴在眼前走了,才知道心里是多么的难过。
活着,才是生命最大的价值。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如果放弃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尊重患者意愿,更尊重生命
张贵荣,年轻时自己想当兵却没当上,就逼着自己的儿子去当兵。但儿子却在一次抗洪救灾中牺牲,为了弥补自己的心伤,就一直宠着自己的孙子张大海。可张大海却一直用着他爷爷张贵荣的积蓄去赌博,哪怕在他爷爷住院期间也没去看望。
在张贵荣的弥留之际,在肖砚医生为其做了四十多分钟的心肺复苏之后,只因为心跳突然动了一下,白术就继续为张贵荣做了二十几分钟。
陈秩认为像张贵荣这种情况,超过三十分钟就没有再做心肺复苏,是不可能救活的。同时,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当医学无能为力的时候,医生就要学着去接受死亡。
“之前我也是这么想的。可如果是你的亲人、你最爱的人面对死亡的时候,你是会拼尽一切去救他,还是只是轻飘飘地说一句,‘放弃吧,因为死亡本身就是生命的一部分’。在死亡面前,我们作为医生的,没有资格说放弃。”这就是白术医生的最后回答。
在医学界里有这么一说,作为医生,坚持一点就够了,尽全力抢救患者生命的同时,尽量尊重患者的意愿。
但什么是对生命、对死亡最大的尊重,是尊重患者意愿,还是尊重生命和死亡本身呢?
只有一个准则:只有患者还有心跳,我们就一定要坚守到最后一刻。
我们尊重生命,尊重患者的权利,更加尊重每一个人的梦想。
写在最后:医生和患者从来都不是敌人
医生,是这个世界上离生和死最近的一群人。
医生,是一群跟死亡赛跑的人,有时会跑赢,有时会跑输,有时注定失败。
陆平安主任说:“想当好一名医生,第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学会保护自己,咱们只有保护好自己了,才有时间和精力去治病救人。”
姜杉护士长说:“有时候咱们甚至比躺在那儿的患者都希望治好他。”
救死扶伤,这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甚至需要医生们花费一生的精力去做。
作为医生,面对的不仅仅是伤病,更是伤病背后的人。在关注病情、关注技术的基础上,更要关注人,关注患者,能和患者心连着心。
同样的,作为患者,无论是福是祸,都要调整好心态,勇敢面对,勇敢接受。
医学不是万能的,医生更不是万能的。总有治不好的病,也总有救不回来的命。
可在大学生方南的案例上,我们知道,我们要尽力相信医生,不要因为自己的选择而去影响医生应该有的判断。
我们不希望任何一个伤者错过被抢救的时机,因为只有失去过才知道,生命的脆弱还有医生的无助。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是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
我们需要医生去治愈,希望医生能够像一台机器一样,完美、精益求精高度追求冷静和理性。
我们更需要医生的帮助,医生的安慰。
人活着,总得有一些念想。
总之,不管是医生,还是患者,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为自己所做的事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