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青之声)
《张俊江系列报道之十二》
“公心”书记
——《振兴“大沙坎”的领头雁》读后感
作者 王兰
近日,拜读了《振兴“大沙坎”的领头雁》一文,文章从多角度、多方面介绍了大沙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俊江,从他几十年的生活足迹到现在的工作状态,从参选村支书到为村里所做的工作,从本人的讲述到他人的评论,文章里都有体现,让从来都不认识张书记的人看过之后也能对张书记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本文作者 王兰
回想起来,我还曾与张书记有过一面之缘。时间长了,已经回想不起当时的事由,但是对大沙坎村的村委会和张书记其人特别有印象。大沙坎村委会整个修建地非常霍亮,虽然只是普普通通的平房,不是什么“高大上”的建筑,但是整体非常干净整洁,让人看了就觉得心里特别痛快。当时我们去的比较晚了,时间已经快到中午十二点,刚进门时张书记没在村委会。经了解,才知道张书记到街道开会去了,我们忙对工作人员说,不用通知张书记赶回来了,我们看看就走。等我们看完,往门口走时,一辆黑色的汽车飞驰进院。刚停稳车,一位个子高高瘦瘦的、非常干练的男同志就下来和我们打招呼,热情地把我们让进了办公室。经介绍,我们才知道这就是张书记。张书记一进屋,就给我们详细地介绍起了村里的工作情况。当时,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个村支书工作挺认真,而且没有什么架子。
这就是我对张书记的第一印象。
言归正传,读后感,更该说的是读了文章以后的感悟。
读罢整篇文章,张书记说过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最为深刻,那就是“我当书记一心为公,讲担当,讲奉献,讲吃亏,心底无私天地宽。”当时我的脑海里就浮现出两个字“公心”。
所谓公心,在汉典中是这样解释的:公正之心,为公众利益着想的心意;它是针对私心而言的社会心理,每个人为了生存于社会都会有为自身利益着想之心,这是生存所需;每个人又是生活于社会大家庭中的,自然也都会有为公众利益着想之心,这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础;当公心大于私心时人即会选择放弃私心,社会则会良性循环;当私心大于公心时人即会选择放弃公心,社会则会恶性循环。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私心是人的生理本能,公心才是人的社会属性。私心打败公心,社会只会越来越糟,只有公心战胜私心,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社会才会变得越来越好。
公心,说来容易,做起来可真不容易。人都是有欲望的,都想让自己过得好,过得比别人强,放弃考虑自己而是去考虑他人,确实不容易。就算放下了自己的私心,谁也不和孙悟空一样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都有亲戚朋友、七大姑八大姨的,很难不受到他们的影响。所以,放下私心,秉承公心,真的是说易行难。
历史上有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战国时期,有个叫祁黄羊的人,有一天晋平公问他:“河南南阳缺一个县令,你觉得谁合适?”他说,解狐不错。晋平公又问:“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祁黄羊说:“您问的是谁能做南阳的县令,没有问谁不是我的仇人啊?”过了一段时间,晋国缺一个太尉——相当于国防部长。晋平公问祁黄羊:“谁可以胜任?”祁黄羊说祁午可以。晋平公问:“祁武不是你儿子吗?”祁黄羊回答道:“您问的是谁能当太尉,没有问谁不是我儿子啊?”这就是典型的公心,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祁黄羊只看谁能做好这个事情,谁该做这个事情,不管亲疏憎恶,完全是一视同仁。
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张书记的“公心”。文章中讲道:当选村支书时,张书记虽称不上功成名就,但也算是事业小有所成,当时大沙坎村是个问题村、乱村,其实他完全犯不上趟这趟浑水,专心发展自己的事业,能走得更远、更成功,但张书记不忍心自己的父老乡亲们每天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勇挑重担,这就是公心;上任伊始,张书记办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路。要想富先修路,这条致富之路张书记理解得透彻,贯彻地更为透彻,为了修路他自掏腰包,这就是公心;随后解决村民的吃水问题、用电问题、照明问题、浇地问题等等,无一不是关系村民们切实生活的问题,这也是公心;张书记的公心,也带动了身边的一批人,比如老党员李金玉在煤改气工作中率先站出来当试点、做榜样,成功带动了全村煤改气,这则是公心的号召力。
一位秉承公心的好支书能带领出一个为民造福的优秀“两委”班子,一个优秀的“两委”班子能带领出一个优秀和谐的村集体,这就是公心能让社会进入良性循环,变得越来越好的力证。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愿我们的社会能有更多像张俊江书记这样怀揣公心的君子,共同建设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大家庭。
作者简介:王兰,女,1982年出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涿州市委组织部档案股长。
《今日头条》涿州三青之声编辑部
责任编辑:姜水 黄建平
总编:张三清
副总编:姜水 黄建平 徐剑 杨俊英 张秀菊 杨容菡 王怀峰 梁海清 刘鹏举 甄丽娟 张俊成 赵炳涛
编委: 杜长虹 王兰 葛金曼 刘兢 绳晓健 张煜 朱福来 胡立铮 杨轶宏
顾问:李振寅 潘玉文 刘书堂 郑桂元 李长青 付中北 索文 刘会军 马洪文 马宏
看此文章可搜《今日头条》涿州三青之声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