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越上课越焦虑?越学习越无知?

2022年10月15日18:28:18 资讯 1524

作者:水木然

本文选自水木然新书《人间清醒》


这几年生意没那么好做了,很多老板马不停蹄地去外面学习,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去寻找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案。但是一个残酷的事实是:


凡是企图通过培训实现转型升级的企业,都加速倒下了。


很多企业家认为自己是在学习,其实是得了一种“学习病”。他们总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懂,每天都很焦虑,就去参加各种学习,生怕自己落伍了,然后吸收了各种各样的理论,结果最后完全摸不着北了。


什么股权架构,什么管理组织,什么精细管理等等,这些培训机构存在的价值其实就是加速企业的倒下,并且趁它们倒下之前再割一把韭菜。


1


首先来思考一个问题:


培训教育,有什么区别?


如果你去一个场合,充斥着令人激动的音乐和灯光,学员们个个手舞足蹈,嘴里喊着同样的口号,做着同样的动作,这些人都是身体上的狂欢,大脑早就停止了思考,被操控,这就是培训。


如果你去一个场合,里面特别安静,除了对话之外再也没有其它声音,人们个个都很安静,表情各异,这些人外表虽然冷静,但是大脑都在高速运转,每个人都在找自己的答案。这就是教育。


培训的本质,就是用肢体上的狂欢去代替大脑的懒惰。


教育的本质,就是让一切都停止下来给大脑思考的空间。


我发现了一条捷径,赶紧跟我走。这是培训。


人生没有捷径,只能好好做自己。这是教育。


我很牛逼,你们都要来听我的课,最好你们从此什么都不用干了,都去卖我的课,我给你们很高的提成,这就是培训。


我们一起来学习,共同进步,然后大家回去后都能比之前做得更好,今后可以偶尔再来这里看看,这是教育。


为什么很多人越上课越焦虑?越学习越无知? - 天天要闻

掌声在哪里?听懂的,掌声!这是培训。


大家各自安静思考,各自寻找自己的答案。这是教育。


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往前冲!这是培训。


没有深度思考,所有的的努力都是无效的。这是教育。


培训,是通过各自干扰,不让大家思考。


教育,是通过各自帮助,启发大家思考。


培训,让人盲从,成为别人的工具;


教育,让人思考,成为自己的主人。

为什么很多人越上课越焦虑?越学习越无知? - 天天要闻

2


再思考一个问题:鸡汤哲学有什么区别?


举个例子:


如果一个人说:无论你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背叛,这个世界总有一天会加倍补偿给你的,这话就是鸡汤。


而如果有人说,一个人的成就,是由出身环境、资源条件、性格天赋、认知层次、时代特性等各种因素共同决定的,这就是哲学。


鸡汤的套路就是“情绪安慰”,因为很多人在现实中已经是千疮百孔了,但又无力改变命运,还不愿意去主动学习和思考,于是特别需要找到一种心灵寄托,抚慰自己脆弱的内心。


而哲学不一样,它往往“枯燥乏味”,但是却会从多角度、各方位考虑问题,让你更加清楚地看懂这个世界,如果你想改变,就得刻苦和努力,但是因为这个过程太艰辛,真相也太残忍,很多人不敢去面对,干脆就知难而退了。


哲学是看到真实的世界,而鸡汤是一种泡沫和幻想。这就是为什么鸡汤容易受欢迎,哲学变得小众的原因。


为什么很多人越上课越焦虑?越学习越无知? - 天天要闻


3


培训和教育的区别,就像鸡汤和哲学的区别。


同样的逻辑,这也是短视频读书的区别。


我辛辛苦苦写一篇文章,既需要时间还需要思考,基本上每篇只能获得500块的打赏收入。


而做一场直播,即不需要埋头去写,也不需要那么深度是去思考,就跟大家聊聊天,撩一下大家的情绪,就可以有2万块的收入,这是40倍的差距。


这就是为什么写作的事情越来越没有人干,而短视频和直播的从业者却越来越火的原因。


再举个例子,看完一本书才能喜欢上一位作家,但只要看一段十秒的视频就会喜欢上一个小姐姐。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几乎没有好的作家,却有一大堆拍视频的小姐姐。


在短视频时代,踏实做思想内容都会被饿死,而撩动大家情绪都会大发横财。同样的逻辑,这也是为什么搞科研的永远搞不过玩娱乐的原因。


在很多直播间,那些善于煽情的网红都是在不断通过的调动大家的情绪,吸引着一群又一群的乌合之众,不断地去打赏/购物。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都喜欢喝心灵鸡汤呢?


一语道破天机:因为绝大多数人都吃不到鸡肉。


绝大多数人在现实中早已是千疮百孔,但又无力改变,或者说没有足够的勇气去改变现状,就开始寻找心灵寄托。


她们既然吃不到鸡肉,就只能去喝鸡汤了。既然现实中一塌糊涂,就转而去心灵鸡汤中寻找安慰。


这就是人性的补偿原理,当人在一方面无法获得满足感的时候,只能去另外一种东西里去补偿回来。

为什么很多人越上课越焦虑?越学习越无知? - 天天要闻

4


那些洗脑的培训的机构,最擅长的就是“灌输鸡汤”的能力,它们擅长通过影音/灯光/声效/演讲/案例等综合手段,组建一个梦幻的场景,这个场让你陶醉,让你丧失独立思考能力,然后跟着他们的思路走,认为自己马上可以一夜暴富,然后在全场情绪最高潮的那一刻,他们会让你刷卡付钱。


表面上看,很多参加培训的人都是去学习的,其实90%的人都是病急乱投医的,他们目的不是学习,而是偷懒,是想花钱买捷径,最好能弄到一把万能钥匙。然后躺着不动,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了。


而这些培训大师善于搜集各种信息,再编织成新鲜的概念,然后包装成各种新奇的理论,宣称找到了商业的捷径或诀窍,可以帮我们绕开弯路,让很多人趋之若鹜,这是典型的缴智商税。


举个例子:在你听课的时候,他们还会告诉你:你只要给我100块,我就教你马上能赚1000块的方法,你愿不愿意?


绝大多数人都会愿意,因为马上就能赚钱,这是多么落地的方案,我当然需要啊,然后当你把100块交给他的时候,他会告诉你:马上去找10个像你一样的傻瓜。


看似如此合理,却又如此荒唐,这就是很多培训机构的本质,早已用上了传销的逻辑。


为什么很多人越上课越焦虑?越学习越无知? - 天天要闻


世界上所有成功的背后都有运气成分,而一次偶尔的成功却可以包装成各种传奇故事不断地贩卖。当一个人成功了,他说的一切都是对的,于是无数人过来充当信徒,追捧着他传授方法。


越是能让大众产生幻想的传奇,越容易让大众疯狂和着迷。而真相往往太普通了,大家根本对此毫无兴趣,一直充耳不闻。绝大部分人追求的并不是真理,而是各种情绪安慰,各种心灵鸡汤,各种被编织的哄骗。


他们只想尽快找到“捷径”和“诀窍”,如果你告诉他成功上没有捷径,他们马上就火了,明明别人可以靠捷径成功的,你竟然毁灭我的希望,然后骂你没水平。


人们最想得到的,永远不是价值,而是心理安慰;


人们最想看到的,永远不是真相,而是希望;


财富永远只留给配得上它的人。很多骗局的受害者,其认知往往处于最底层,他们的认知根本不足以驾驭他所占有或继承的财富,而中国这个社会最大的公平就在于:当一个人的认知不足以驾驭自己财富的时候,这个社会有100方法收割他

人生最难得的是“人间清醒”

高手深刻又轻松,庸人肤浅又痛苦!

请购买水木然新书《人间清醒》

资讯分类资讯推荐

范玮琪力挺陈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来,好姐妹makiyo也补刀 - 天天要闻

范玮琪力挺陈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来,好姐妹makiyo也补刀

#陈建州风波牵连多位明星#近期,台湾省艺人陈建州性骚扰事件越演越烈,已经有三位女艺人大牙、郭源元和黑涩会美眉妖娇出来指控陈建州对她们的性骚扰行为。陈建州妻子范玮琪则发文力挺老公。范玮琪发文表示自己孕期一直在家,外出黑人一直陪同,黑人不可能存在带女性回家的可能。
一战华工的珍贵照片 - 天天要闻

一战华工的珍贵照片

赴欧劳工上船前消毒洗澡,发放印有编号的外衣、裤子、腰带及内衣、草帽及鞋袜等,还统一配置毛毯、铺盖、水杯和铁饭碗的工具包,并在离国前集中在威海等地稍作军训。
阳后还有这个后遗症,向风而行征文 - 天天要闻

阳后还有这个后遗症,向风而行征文

#头条创作挑战赛第二期#​#暖冬的生活记#​#电视剧向风而来行征文#​最近我右侧的眼睛好难受,每天睡醒就然糊糊的,一天感觉看东西不太清楚,视力下降很明显,头也晕晕的,闷闷的,不是很舒服。我不知道其他人阳后有没有这个症状。
北大高材生感叹道:“这辈子我就没说过几次真话!” - 天天要闻

北大高材生感叹道:“这辈子我就没说过几次真话!”

我有一个姓于的朋友,大家都管他叫老于。老于今年五七多岁,北大毕业,清华读的硕士,北师大读的博士,妥妥的学霸。他现在是一家厅级单位的副总工,待遇也不错。在我们这些人眼里,那可是人中龙凤,几乎是神一样的存在。有一次几个朋友一起喝酒,喝多以后,大家照例吹捧这位学霸朋友。
画家把字画作价3万放老板店里寄卖,老板索要2成佣金,被画家拒绝 - 天天要闻

画家把字画作价3万放老板店里寄卖,老板索要2成佣金,被画家拒绝

街上有那种卖字画的店铺,这种店铺非常的少,因为懂画的人也少。店铺的老板是个爱画之人,不是名家的画,只要是画的好,价格合适,他也会收下,或者帮忙寄卖。王立是一名没有任何名气的画家,经常会拿一些画到店里寄卖,几百到几千的价格都有。这一天,王立又拿来一幅画,说是要寄卖。
04年辽宁老汉捡石头修猪圈,发现"白发人头",专家赶来:终于找到了 - 天天要闻

04年辽宁老汉捡石头修猪圈,发现"白发人头",专家赶来:终于找到了

二〇二二年,很多很有名的节目被网友们重新翻出来,比如《今日说法》,网友们甚至还列出了必看节目单。说到必看的“电子榨菜”,网友们纷纷调侃起了一档节目,它十分喜欢以农村口耳相传的惊悚故事为开头,经过不断的探索,最终以科学的手段解释灵异现象,它就是《走近科学》。
运河拾韵:爱的波涛(十三) || 朱钧贤 - 天天要闻

运河拾韵:爱的波涛(十三) || 朱钧贤

作者:朱钧贤 摄影:竹叶青“老板,还有什么吩咐?”雪娟和素英同时止步,愕然的转过身来。徐文琪将手中的钢笔在桌子上敲了敲,注视了她们一眼,道:“还有几个问题要对你讲一讲,我们饭店是食品服务性质的,首先必须要求清洁和卫生,还有的是要注意服务态度必须热情周到,使客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