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那些人
2020年春节前,我在微信看到同济医院医生的一份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总结,那时候还以为只是一次平常的季节性传染病,转发后再没有关注,除夕前一天院长通知大家疫情形式严峻,第二天所有职工正常上班,彼时同事们对新型冠状病毒了解仅限于新闻以及文件,全院储备的酒精,消毒液和防护服几乎只能用一周。大年初一,我们抽调了6名工作人员参与到团结桥联防联控值班点,开始对返乡人员进行摸排、监测,早上6点各科室的灯都亮了起来,执勤的同事开始准备防护用品,留院的医生开始收集返乡人员居家监测的信息,信息录入及报表上报,医院进入前所未有的忙碌状态,而这样的工作也在中国41636个乡镇里默默的进行着。

困难像是一面镜子,最好的反省往往都来源于此。面对疫情,医学专家用最快的速度分离出毒株,2020年1月20日,钟南山院士首次提出新冠肺炎是由人与人接触传播的疾病,很大程度上对疫情防控争取了时间;医务人员积极投身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中,张继先医生最先上报了疫情,筑起了阻挡新冠疫情传播的“长城”;人民群众配合防疫政策,居家隔离,甚至涌现出如孙波一般的千千万万个平凡的志愿者。2020年的冬天,或许是我这一生最为骄傲的时刻。我和我的祖国、民族、同胞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进行了一场14亿人同仇敌忾的伟大战役。虽然我们其中很多人都只是待在家里等待前方的战士吹响胜利的号声,可我知道我的14亿同胞都在努力着。努力的等待春天到来,努力的不给新冠任何机会,努力做着疫情面前我们能做的任何事。这是14亿人的史诗,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史诗。这个冬天有人舍生忘死,有人等待黎明,有人汗流浃背,有人永远的倒下了,这些都是我们要铭记的民族的灵魂。
站在2022年,回首萧瑟,在与疫情的这场持久战中,我们没有坐而论道,在通过大量的研究以及实践中,我们有效遏制了疫情的传播,在与疫情战斗的三年里,我们的国家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从不断地提出问题,什么是新冠肺炎病毒?如何防控?如何提高阳性检出率,缩短确诊时间,争取防控时间?如何有序推进疫情结束后的复工复产;到解决问题,不断完善新冠病毒诊疗规范、采取核酸采样检测方式、更快的确定了阳性病人、完善了隔离手段、研发了新冠肺炎疫苗、提高了感染后治愈率等;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升防疫措施,而我也始终坚信,在这场与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我们终将会迎来胜利。
作者:王坝镇卫生院 王小翠
监制:杨寿松 审核:张永德 编辑:赵志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