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新冠,竟然成了另一种“疫苗”

2022年09月28日13:48:11 资讯 1266

万万没想到,新冠,竟然成了另一种“疫苗” - 天天要闻



1


我是脆皮。


不止一次向往过极地两端的世界。


那是世界的尽头,银装素裹,万里冰封雪盖,偶尔企鹅穿行,守护着地球最后的纯净……


可就在前几天,这里却突然传来了一个坏消息。


地球上最干净的地方——南极洲雪层,已经有微塑料污染。


万万没想到,新冠,竟然成了另一种“疫苗” - 天天要闻


罗斯冰架是南极洲最大的一个冰架,科研人员沿着它采集了19个雪样本。


竟然在每个样本中,都发现了微塑料的存在。


以前,微塑料出现在过该地区的深海沉积物、海洋和地表水中,


而这一次,看上去洁白的雪,原来,也早已被污染侵袭。


一切似乎都在意料之中,地球上最后的净土迟早被覆灭。


只是怎么也没想到,这一天,会来得这么快。


更没想到的是,热搜被明星琐事、无聊八卦塞满,这条关乎人类生死存亡的问题,只有241个人在关注讨论着。


万万没想到,新冠,竟然成了另一种“疫苗” - 天天要闻

万万没想到,新冠,竟然成了另一种“疫苗” - 天天要闻


热搜上,一个更少人注意到的话题,正在给出答案。


最近,新西兰奥塔戈大学一个研究团队,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


他们在新西兰南部某海域捕捞了150多条野生鱼。


其中,75%的鱼体内,都含有微塑料!


而这个人类肉眼看不见的有害物质,已经在这片海域无处不在。


万万没想到,新冠,竟然成了另一种“疫苗” - 天天要闻


它们被海洋生物摄取,却无法被消化。


只能长时间在胃里占据空间,导致动物生病甚至死亡。


当我们还不以为然,毫不在意,谁也不知道,这些不幸的海洋生命,又出现在了谁的餐桌上,被吃进了谁的肚子里?


在这条所有生命休戚与共的食物链上,终究谁也逃不掉。


万万没想到,新冠,竟然成了另一种“疫苗” - 天天要闻



2



有人说,危地马拉的夏天,只有去过才知道有多美。


这个被上帝眷顾的地方,有巴洛克风格的韵味,有鬼斧神工般的山峦,有令人叹为观止的风景。


万万没想到,新冠,竟然成了另一种“疫苗” - 天天要闻


当可镜头转向那里的海岸线,一望无际,铺天盖地的垃圾,如今,正疯狂地吞噬着曾经也澄澈过的海面。


万万没想到,新冠,竟然成了另一种“疫苗” - 天天要闻


触目惊心,又无力悲哀。


即使来到深处,这儿也没有干净的海水,小鱼、海龟们只能在各种垃圾中穿梭。


不知道什么时候,可能就被缠住了脖子,套住了嘴巴。


这里是它们的家,却被人类的垃圾塞满;


海洋这么大,它们却已无处可逃。


万万没想到,新冠,竟然成了另一种“疫苗” - 天天要闻


你知道吗?


在赤道以北的太平洋,那里有一个岛屿,全部是由垃圾组成的。


每天上百万吨的垃圾,被无情倾倒给海洋,然后从世界各地漂流、聚集于此。


到今天,它已经变成了有法国三倍大的世界“第八大陆”。


然而,这赤裸裸地讽刺,带来的不过是人类对地球的变本加厉。


万万没想到,新冠,竟然成了另一种“疫苗” - 天天要闻


你知道吗?

数据推算统计,到2025年,也就是三年后,海洋中的垃圾,就要比鱼类还要多!


而每年超过800万吨塑料垃圾倒入海洋,


带来的是,就是每年超过100万只动物因海洋垃圾而死亡。


海豹在挣扎

万万没想到,新冠,竟然成了另一种“疫苗” - 天天要闻


海龟在求救

万万没想到,新冠,竟然成了另一种“疫苗” - 天天要闻


海鸟在哀嚎

万万没想到,新冠,竟然成了另一种“疫苗” - 天天要闻


你知道吗?


全世界每年能使用5000亿个一次性塑料袋,平均每分钟就是100万个。


而人类每年产生的垃圾,足足可达到21亿吨。


我实在无法想象这是怎样一个巨大的数据,


“可覆盖地球表面80层”,这是有人给出的回答。


你看,“大地给予所有的人是物质的精华,而最后,它从人们那里得到的回赠永远是这些物质的垃圾。”


更可怕的是:降解一个塑料袋需要200年,当它杀死一只海豹,可能只需要20秒……



3




恩格斯说,“我们永远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征服自然胜利。对于这样的每一次胜利,都将遭受到大自然的报复。”


在《地球改变之年》的2019年之后。


疫情,山火,洪水,蝗虫,干旱……每一次灾难,


似乎都在一次次证实,“大自然不需要人类,人类需要大自然。”


还记得那些“有生之年系列”吗?


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印度,在疫情封锁12天后,人们突然看见了一座山——喜马拉雅


万万没想到,新冠,竟然成了另一种“疫苗” - 天天要闻


这个地球上最高的山脉,在雾霾和污染的后面,藏了整整30年。


当世界被按下暂停键,人类消失的地方,再次成为了动物的天堂。


小鹿成群结队走上了街道;


万万没想到,新冠,竟然成了另一种“疫苗” - 天天要闻


河马慢悠悠在路上闲逛;


万万没想到,新冠,竟然成了另一种“疫苗” - 天天要闻


以色列公园里胡狼成了主人……


万万没想到,新冠,竟然成了另一种“疫苗” - 天天要闻


哪怕人类只是暂时缺席,大自然也能很快找到接管它的对象和方式。


我们奋力寻求治愈新冠的疫苗。


新冠,却成了地球得以自我治愈和喘息的“疫苗”。



万万没想到,新冠,竟然成了另一种“疫苗” - 天天要闻


我们以为自己站在食物链最顶端,


我们以为自己在成功征服地球。


回到头就会发现,人类短短20万年的历史,在地球40亿年的发展中,显得何其无知又渺小。


我们阻止不了冰川的迅速消融,我们挡不住山火、洪水的突然蔓延,我们阻挡不了野生动植物的灭绝,我们控制不住干净淡水越来越少……


说到底,大自然面前,人类,不过是那个最弱小却傲慢的存在。



4



地球上最干净的地方都被污染了,还在不遗余力将核废水排入海洋的日本,想出了一个“绝招”:


今后,将通过网红介绍等形式,来宣传福岛食品。


万万没想到,新冠,竟然成了另一种“疫苗” - 天天要闻


掩耳盗铃,装傻充愣这招,能打败日本的只有日本。


但对大自然的警告习惯视而不见,对隐患总是避而不谈的,却是全人类。


每当大灾难来袭,我们便感怀一把,转头,却又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考抛在了一边。


WWF公益短片《致我们的地球》里,有这样一句话:


“我们看问题的点就在于,我们觉得自己还有时间。


我们是第一代体悟到,我们正在摧毁这个世界的时代,也是最后能够做出改变的一代。”


赶在海洋生态完全崩溃前,赶在南极冰川全部消失前,赶在可爱的北极熊全部无家可归前……


学会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万万没想到,新冠,竟然成了另一种“疫苗” - 天天要闻


从生活最细微的举动开始,少开一次车,少用一个塑料袋,少随意丢一个口罩……


不要让我们的下一代呼吸着雾霾,不要让我们的下一代看不见蓝天,不要让污水灌溉我们的家园和未来。


不只今天看到,希望我们往后都记得:


“只有我们拥有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


服从大自然,才是战胜大自然。


保护地球,就是在保护我们自己。



-END-



大家好,我是脆皮, 一枚新晋奶爸,创业公司高管。去过很多城市,也曾在路边练摊。现在只想和你说最真的话,持续成长,不断精进。

资讯分类资讯推荐

范玮琪力挺陈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来,好姐妹makiyo也补刀 - 天天要闻

范玮琪力挺陈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来,好姐妹makiyo也补刀

#陈建州风波牵连多位明星#近期,台湾省艺人陈建州性骚扰事件越演越烈,已经有三位女艺人大牙、郭源元和黑涩会美眉妖娇出来指控陈建州对她们的性骚扰行为。陈建州妻子范玮琪则发文力挺老公。范玮琪发文表示自己孕期一直在家,外出黑人一直陪同,黑人不可能存在带女性回家的可能。
一战华工的珍贵照片 - 天天要闻

一战华工的珍贵照片

赴欧劳工上船前消毒洗澡,发放印有编号的外衣、裤子、腰带及内衣、草帽及鞋袜等,还统一配置毛毯、铺盖、水杯和铁饭碗的工具包,并在离国前集中在威海等地稍作军训。
阳后还有这个后遗症,向风而行征文 - 天天要闻

阳后还有这个后遗症,向风而行征文

#头条创作挑战赛第二期#​#暖冬的生活记#​#电视剧向风而来行征文#​最近我右侧的眼睛好难受,每天睡醒就然糊糊的,一天感觉看东西不太清楚,视力下降很明显,头也晕晕的,闷闷的,不是很舒服。我不知道其他人阳后有没有这个症状。
北大高材生感叹道:“这辈子我就没说过几次真话!” - 天天要闻

北大高材生感叹道:“这辈子我就没说过几次真话!”

我有一个姓于的朋友,大家都管他叫老于。老于今年五七多岁,北大毕业,清华读的硕士,北师大读的博士,妥妥的学霸。他现在是一家厅级单位的副总工,待遇也不错。在我们这些人眼里,那可是人中龙凤,几乎是神一样的存在。有一次几个朋友一起喝酒,喝多以后,大家照例吹捧这位学霸朋友。
画家把字画作价3万放老板店里寄卖,老板索要2成佣金,被画家拒绝 - 天天要闻

画家把字画作价3万放老板店里寄卖,老板索要2成佣金,被画家拒绝

街上有那种卖字画的店铺,这种店铺非常的少,因为懂画的人也少。店铺的老板是个爱画之人,不是名家的画,只要是画的好,价格合适,他也会收下,或者帮忙寄卖。王立是一名没有任何名气的画家,经常会拿一些画到店里寄卖,几百到几千的价格都有。这一天,王立又拿来一幅画,说是要寄卖。
04年辽宁老汉捡石头修猪圈,发现"白发人头",专家赶来:终于找到了 - 天天要闻

04年辽宁老汉捡石头修猪圈,发现"白发人头",专家赶来:终于找到了

二〇二二年,很多很有名的节目被网友们重新翻出来,比如《今日说法》,网友们甚至还列出了必看节目单。说到必看的“电子榨菜”,网友们纷纷调侃起了一档节目,它十分喜欢以农村口耳相传的惊悚故事为开头,经过不断的探索,最终以科学的手段解释灵异现象,它就是《走近科学》。
运河拾韵:爱的波涛(十三) || 朱钧贤 - 天天要闻

运河拾韵:爱的波涛(十三) || 朱钧贤

作者:朱钧贤 摄影:竹叶青“老板,还有什么吩咐?”雪娟和素英同时止步,愕然的转过身来。徐文琪将手中的钢笔在桌子上敲了敲,注视了她们一眼,道:“还有几个问题要对你讲一讲,我们饭店是食品服务性质的,首先必须要求清洁和卫生,还有的是要注意服务态度必须热情周到,使客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