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离开家之时妈妈60岁,回家母亲已经93

对于所有拥核大国来说,核潜艇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核潜艇是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中的海基武器,在海军部队中,它的重要性不输给航母。核潜艇相较于一般的潜艇来说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是利用核反应堆为自己提供动力的,在核动力的驱使下,核潜艇拥有更加优秀的续航能力和战斗力。核潜艇的出现也让潜艇的发展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十分注重自己核潜艇实力的发展。

中国如今的核潜艇事业也发展得非常好,我们拥有包括095型攻击核潜艇在内的多艘自主研发的核潜艇,并且我们还在紧锣密鼓地研制最新的096型核潜艇。中国之所以能在短短几十年之内取得这样的成就,离不开为国家奉献青春的科研人员们,其中就包括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在中国近代史上,海军力量孱弱的旧中国吃了很多亏。面对帝国主义的船舰利炮我们丝毫没有反击的手段,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派出去的海军几乎全军覆没。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的海军力量依然是一张白纸,要在这种情况下研制出先进的军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我国深知,要保卫国家领土主权就要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因此核潜艇的研制被我们提上了日程,但是我国当时的工业实力以及科技水平都比较落后,在核潜艇研制的道路上我们走得磕磕绊绊。1958年黄旭华临危受命,用自己的肩膀担起了为中国研制核潜艇的重任。

当时苏联对中国的干涉之心愈发明显,他们想要让中国成为自己手里最锋利的一把刀,代替他们去征战世界。但是我国不甘心屈服于苏联之下,于是拒绝了苏联一系列想要干涉我国内政的无理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中苏关系有了裂痕,苏联更是声称中国绝不可能独立研发出核潜艇。

面对苏联的嘲讽我国气愤不已,同时也坚定了要打造核潜艇的决心。苏联越是看不起我们,我们反而越想证明自己。于是包括黄旭华在内的中国科学家开始了日以继夜的艰苦研究,只为在核潜艇事业上取得突破。

对于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来说,独立研制核潜艇简直是困难重重。但是中华儿女就是有不撞南墙不回头的精神,研制核潜艇这条道路再难走我们也绝不回头。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国科研团队在经过了长时间的努力之后终于取得了成功,我们研制的091型核潜艇成功下水,并且还在水面下待了91天,这样的成就不由得让人惊喜。

由于核潜艇计划是我国的绝对机密,因此黄旭华在成为研制核潜艇团队中的一员之后就远离了自己的家人,全心全意地为祖国奉献。在投身核潜艇事业隐姓埋名的30年里面,黄旭华从精壮的青年男子变成了头发花白的老人,他也没来得及见自己父亲最后一面。在黄旭华功成身退,回到家乡的时候,他已经62岁,而他的母亲也已经成为了93岁的老人。

黄旭华只是我国千千万万科研人员的一个缩影,他们为了祖国的未来隐姓埋名,奉献了自己宝贵的青春,直到垂垂老矣的时候才能回归家庭。新中国所取得的成就离不开他们的付出,他们也值得我们发自内心地去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