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可能在等,等这3大问题解决了,再出手彻底解决台湾问题

我国台湾问题,自1949年两岸分治以来,就一直是中华民族心头的一块疤。

70多年过去了,两岸统一的话题从没淡出过人们的视野。

大陆态度很明确:统一是历史必然,但具体啥时候动手,则有点“等等看”的味道。

打破战略上的“第一岛链”束缚

冷战时期,美国搞了个“第一岛链”的概念,把中国框在西太平洋里头动弹不得。

台湾省正好卡在这条链子的中间,位置太关键了。

几十年来,美国一直通过军售、军事演习等方式把它当做遏制我国发展的一张牌。这让我们在考虑台湾问题时,不能不考虑外部压力。

过去,我国海军确实是个短板。建国初期,海军基本就是近海防御的水平,舰艇老旧,出不了远门。

别说跟美国比了,连突破“第一岛链”都费劲。

上世纪80年代,美国航母随便在台海附近晃悠,大陆只能干瞪眼。

那时候,要是想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战略上根本没底气。

不过,这几十年我国海军的变化真不是盖的。

2012年,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服役,虽然是二手改装的,但好歹迈出了第一步。

2019年,国产航母“山东舰”入列,2023年第三艘“福建舰”下水,技术上越来越成熟。

除了航母,055型驱逐舰这种万吨级大驱也开始批量服役,远洋作战能力蹭蹭往上涨。

2020年, 我国海军还跟美国在太平洋深处对峙了20多天,说明咱们的舰队已经敢出去硬碰硬了。

话虽如此,跟美国比,差距还是有的。

美国有11艘核动力航母,常年在全球巡航,远洋经验丰富,盟友体系也成熟。

我国海军虽然进步快,但舰艇数量和实战经验还得再攒攒。

专家估算,要完全突破“第一岛链”的战略限制,可能还得10到15年,把航母战斗群潜艇部队再夯实一些。

如果大陆海军能彻底摆脱“第一岛链”的掣肘,美国想随便派舰队过来干预,成本和风险就得翻好几倍。所以,这个问题没解决之前,大陆可能还得再等等。

稳住经济发展的基本盘

解决台湾问题,不光是军事上的事儿,经济实力直接决定我们有没有底气、有没有吸引力。

过去几十年,两岸经济差距的变化挺有意思的。

上世纪80年代,台湾是“亚洲四小龙”之一,电子产业发达,人均GDP甩大陆好几条街。

那时候,大陆穷得很,解决台湾问题更多是喊口号,实际操作没啥说服力。

进入21世纪,情况完全反过来了。2001年我国加入WTO,搭上全球化的顺风车,经济像开了挂一样。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美国欧洲都栽了跟头,我国却靠4万亿刺激计划稳住了阵脚。

到2010年,我国GDP超过日本,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现在,北京上海的高楼、深圳的科技公司,哪样不让人眼红?

我国经济总量超过18万亿美元,台湾省不到8000亿美元,连零头都算不上。

经济强了,对台湾省的影响是实打实的。

比如两岸贸易,台湾对大陆的出口占它外贸总额的40%以上,大陆市场对台湾企业来说是块大蛋糕。

台积电这样的巨头,虽然技术牛,但离不开大陆的订单和供应链。经济上的相互依赖,让大陆对台湾的吸引力越来越大。

不过,经济这东西也不是一帆风顺。2018年开始的中美贸易战,美国搞关税壁垒、卡芯片供应,给我国经济添了不少堵。

加上疫情冲击、房地产债务问题,国内压力也不小。

2020年,我国提出“双循环”战略,强调内需和自主创新,就是想把经济基本盘稳住。

最近几年,新能源车5G技术这些领域,我国已经走到世界前列,但要彻底摆脱外部掣肘,还得再加把劲。

很多人看重的是生活质量和经济前景,如果我们能持续展现经济优势,那些“务实派”的人可能就会动摇。

所以,我们得先把自己的经济稳住,等到外部压力再小点,内部产业再扎实点,可能就是出手的好时机。

拉近两岸的文化和民族认同

两岸同文同种,本来是一家人,但分隔70多年,台湾省在政治、文化上跟大陆越走越远。

尤其是民进党上台后,搞“去中国化”,从教科书到媒体,全方位淡化两岸联系。这事儿对大陆来说,是个心病。

1949年国民党退到台湾省,带去了不少大陆的文化传统

那时候,两岸虽然政治上对立,但文化上还有很多共同点。

可到了80年代,台湾开始“本土化”,90年代后“台独”思潮抬头,认同问题越来越严重。

教科书里,中华五千年历史被压缩成几页,街头政治活动、社交媒体上,“反中”情绪时不时就被挑起来。

如果大部分人都不认同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光靠军事或经济压力,能不能真正统一还是个问号。

毕竟,强扭的瓜不甜,心不齐的话,就算形式上统一了,麻烦也不会少。

过去十几年,两岸文化交流挺频繁的。

福建和台湾隔得近,每年春节、端午都有不少活动,艺术家、学生团互访,气氛挺融洽。

2019年,大陆推出“惠台31条”,鼓励台湾年轻人来大陆读书、工作,效果还不错,来了不少人。

厦门的两岸书法展、北京的博物馆交流,都在试着让他们感受中华文化的根。

不过,这事儿急不来。文化认同不是一天两天能扭转的,得靠长期的润物细无声。

一项调查显示,台湾20-30岁的年轻人中,只有不到20%认同自己是中国人。

大陆可能也在等,等两岸的民间交流再深一些,等台湾内部对“台独”的支持再弱一些。

到时候,民族凝聚力强了,统一的基础也就更扎实了。

这三个问题,其实不是孤立的。可以说,大陆在等这三个问题形成一个合力,等到各方面条件都成熟了,再动手。

台湾问题不是小事,牵一发而动全身。

如果条件不成熟,仓促行动可能代价太大,不仅伤了自己,还可能让外部势力趁虚而入。

大陆这边的耐心,可能就是在等一个更有把握的时机。

毕竟,统一不只是领土完整,更是民族复兴的大目标,值得多花点时间准备。

参考资料

国台办:台湾是中国的台湾,解决台湾问题不容外人置喙(两岸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