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部分情节虚构,请师友们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感谢阅读,您的支持就是我继续创作的动力!】
"小王,你这钢笔字写得真好啊,来来来,帮我写个表格!"王所长一把拉住我的胳膊,我哪敢拒绝,相亲的事情只能往后推了。谁能想到,就因为这支从部队带回来的英雄钢笔,我的人生从此改变了轨迹。
那是1983年的秋天,我刚退伍回到老家没多久。在部队待了三年,整个人的精气神跟以前大不一样了。村里人见了我都说:"小李变样了,腰板直了,说话也利索了。"确实,当兵这几年,我从一个农村毛头小子变成了一个能扛事的男子汉。
我是80年入伍的,被分到了工程兵。刚去的时候,想家得不行。记得第一次"内务整理",就是整理内务的意思,被子要叠成"豆腐块",四个角要方方正正,我叠了十几遍才过关。晚上躺在硬邦邦的木板床上,枕头下面偷偷塞着妈妈给我缝的小香包,闻着那股子家乡的味道,眼泪不知不觉就流出来了。
"想家了吧?"老赵摸黑爬到我铺位旁边,小声说道,"谁不是呢,我刚来那会儿比你还惨,晚上做梦都梦见家里的大白菜炖肉。来,尝尝我老家的山楂糕,解解馋。"
老赵是我们班的老兵,比我大两岁,东北人,浓眉大眼,说话声音特别大,但心特别细。每次发津贴,他总会买些零食,偷偷分给我们这些新兵蛋子。那时候每月津贴才十几块钱,买不了什么好东西,但老赵总能变着法儿让大家高兴。
军营的生活真的很规律。每天早上五点半,哨声一响,被窝再暖和也得一骨碌爬起来。"起床号声催人忙",这歌词一点不假。冬天特别苦,北风呼呼地刮,跑操时耳朵冻得跟冰棍似的,手指头僵得连枪都握不住。
"李小子,你这脸都冻红了,来来来,用这个。"班长从口袋里掏出一块黑乎乎的东西塞给我,"风油精,抹脸上,管用!"那股味道冲得我直打喷嚏,但还真别说,脸上火辣辣的感觉好多了。
我们班长姓张,陕西人,个子不高,说话带着浓重的陕西口音,我们刚开始都听不太懂。他特别较真,早操时跑不动都不行,说什么"军人要有军人样"。我们背后叫他"张疯子",但心里都敬他。
"你们这帮兔崽子,被子怎么又叠成'豆腐脑'了?啥时候能叠成'豆腐块'啊?重来!"张班长每次内务检查都能挑出毛病,被子叠得不方正就是"豆腐脑",得重新叠。
食堂的饭菜说实话挺一般的,大锅菜,咸就咸点,淡就淡点,没那么多讲究。但永远吃不够。特别是冬天训练回来,一人能干掉三大碗米饭。我清楚记得食堂墙上贴着"光盘行动,珍惜粮食"的标语,但没人真能光盘,都是刮得锃亮了还嫌不够。
"老李,今天食堂加餐,有红烧肉!"老赵一大早就兴奋地跑来告诉我。加餐在部队是大事,比过节还高兴。不过所谓的红烧肉,也就是一小块肥肉加一大块土豆,汤汁倒是挺香的,我们都用馒头蘸着吃,连汤汁都不放过。
晚上熄灯前是最热闹的时候。大家围坐在一起,聊家乡,聊姑娘,聊将来。有个四川战友带了一盒磁带,是邓丽君的歌,偷偷放给我们听。"小小的秘密藏在我心里...",那柔柔的声音在粗糙的军营里显得格外动听。
"你们家乡啥样啊?"我经常问老赵。
"那可美了,满山的红松林,冬天下雪后,松树上挂满了白雪,像是撒了一层糖霜。还有那山货,人参、鹿茸、木耳、猴头菇,啥都有。"老赵说起家乡,眼睛都亮了。
我也给他们讲我们村子的事,秋天满山的柿子树,红彤彤的,特别好看。还有家乡的大米饭,香得很,配上腌制的酸菜,简直绝了。
最难熬的是冬天的野外训练。北方的冬天,气温零下十几度,风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我们要在野外搭建工事,手冻得跟冰棍似的,连铁锹都抓不住了。
老赵教我一招:"往手心哈口气,再在裤腰上蹭蹭,能暖和一会儿。实在不行,就想想你对象的脸,保准热乎。"
"去你的,我哪来的对象!"我笑着推他。
"这不等退伍了回去找嘛,当过兵的小伙子,那村里姑娘不得排队等着?"老赵挤眉弄眼地说。
那时我们连队有个大彩电,是整个营里最早有的。每到周末,大家都挤在文娱室看《西游记》。那猴哥的筋斗云,那唐僧的紧箍咒,看得我们如痴如醉。班长说我写字好,让我负责抄写连队的黑板报,主要是些政治口号和文艺内容。就是这样,我的钢笔字越写越好,连指导员都夸。
部队过年是最热闹的。大家一起包饺子,贴春联,还有自己排练的节目。我记得有一年,我们班自编自演了个小品,笑话连队生活中的趣事,把连长都笑弯了腰。那一晚,连队发了点水果和糖果,还允许我们熬夜到十二点,算是特殊福利了。
思乡之情在过年的时候最浓。记得第一年过年,晚上我偷偷躲在被窝里看家里寄来的照片,爸妈站在门口,笑得那么慈祥。那时候没有手机,没法视频通话,一封家信要走十多天。我们天天盼着发信,就为了收到家里的一点消息。
"来年咱们就都能回家探亲了,熬一熬就过去了。"老赵安慰我们这些新兵。那一晚,宿舍里很安静,大家都在被窝里偷偷想家,谁也没说破。
轮到探亲假的时候,简直比过年还高兴。提前一个月就开始计划,要给家里带什么,要穿什么衣服回去,要跟谁见面。那时候坐火车要倒好几趟,又挤又累,但谁也不觉得苦。
三年的军旅生涯转眼就过去了。退伍那天,我把宿舍收拾得干干净净,被子叠得比平时还整齐。老赵已经提前一年转业去了铁路局,临走时送了我一盒茶叶,说是他家乡的特产。班长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个笔记本,扉页上写着:"好男儿志在四方"。
离开军营的那天,我回头看了一眼,心里五味杂陈。那里有我的汗水、欢笑,也有思念和成长。虽然当兵的日子苦,但回想起来全是珍贵的记忆。
回到家乡后,我一时不知道该干什么。农村的活计我已经有些生疏了,父亲年纪大了,我又不想让他太辛苦。在家待了一个月,我开始坐不住了,总觉得应该做点什么。
母亲见我整天闷闷不乐,就张罗着给我介绍对象。那时候,当过兵的小伙子在农村很吃香,没几天就有人登门说媒。
"李家小子在部队当过文书,字写得可好了,人也老实。"媒婆赵大妈在村里这么宣传我。她是我奶奶的老相好,嘴特别甜,走村串户的,村里大半姑娘的婚事都是她牵的线。
就这样,我去相了几次亲,都没成。有说我太瘦的,有嫌我家条件不好的,还有嫌我不会说话的。农村姑娘那时候也挑,谁不想找个条件好的?我自己也不着急,反正才二十三岁,慢慢来呗。
直到那天,我去镇上相亲。对方是供销社的售货员,叫小芳,长得挺漂亮。我特意穿上了退伍时发的那套藏青色西装,口袋里装着从部队带回来的英雄钢笔,就为了显摆一下,想着聊天时可以掏出来转两圈,多有面子啊。
可相亲刚开始,刚在茶馆坐下,还没来得及掏出那支钢笔呢,我就被一个胖胖的中年人叫住了。
"同志,你是当过兵吧?看你这气质就不一样。"胖子穿着一身灰色中山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
我站起来,有点懵:"是啊,去年刚退伍。"
"哎呀,太好了!我是派出所的,姓王。今天所里要填各种表格,统计一季度的治安情况,人手不够。看你这样子,肯定字写得不错吧?"
我一愣,不知道该不该去。小芳已经到了,正坐在茶馆里,一脸不高兴地瞪着我和王所长。可这胖所长一脸急切,我又不好拒绝,当兵养成的习惯,领导说啥就是啥。
"要不我先去相亲,晚点再去帮忙?"我试探着问,眼睛瞟了瞟小芳。
"哎呀,这事急啊!今天必须报上去,耽误不得。你相亲改天再约,女孩子不会怪你的。我们派出所正缺人手,你要是字写得好,说不定还有工作机会呢!"王所长热情地拉着我的袖子,压低声音说最后一句。
听到"工作机会"这几个字,我心动了。那时候农村青年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到镇上或县城找个工作,有个铁饭碗。我犹豫了一下,朝小芳走过去,笨拙地解释了一下。
"对不起啊,临时有点急事。要不,我们下周再约?"
小芳白了我一眼:"算了吧,我妈说得对,你们这些当过兵的,心里只有工作,哪顾得上家庭。"说完,她拎起包包就走了。
我心里既遗憾又松了口气。遗憾的是小芳确实长得不错,松了口气是因为她好像挺难相处的。
到了派出所,果然一堆表格等着填。我掏出英雄钢笔,唰唰唰地写了起来。在部队写了三年的报表和简报,这点活对我来说不算什么。二个小时,一沓厚厚的表格就填完了,字迹工整,没有一处涂改。
王所长看了直点头:"小李啊,你这字写得真好,比我们所里的人都强。我们正好缺个内勤,负责文书工作,你有兴趣不?不是编制内的,是协警,工资比务农强多了。"
我一听,心里一阵激动。在农村确实看不到什么前途,打零工也不是长久之计,当个协警好歹是份正经工作,还能穿制服,多有面子。
"行啊,所长,那我什么时候来报到?"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明天就来吧,把户口本和退伍证带上,咱们把手续办了。"王所长拍拍我的肩膀,笑得跟弥勒佛似的。
就这样,我成了派出所的协警。开始只是负责填表格、写材料,后来慢慢熟悉了各项工作,开始协助治安巡逻、调解纠纷。我当兵时养成的作风,认真负责,吃苦耐劳,得到了所长和同事们的认可。
一年后,派出所推荐我去县里参加培训,两年后,又送我去上了公安学校。毕业后,我就成了正式民警,有了铁饭碗。
那位相亲对象小芳后来嫁给了供销社的会计,听说生了个胖小子,日子过得还不错。有时候在街上碰见,也就点点头,各自忙各自的。我后来在县城认识了现在的老婆,她是医院的护士,比我小三岁,性格温柔,我们育有一儿一女,家庭幸福美满。
回想起来,真是一支钢笔改变了我的命运。如果那天没带那支英雄钢笔去相亲,没被王所长看中字迹,也许我还在农村种地,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虽然农村生活也不错,但没有现在这么舒坦。
有时候战友聚会,大家喝点小酒,聊起当年在部队的日子,心里都会涌起一股暖流。老赵已经当上了铁路局的科长,小胖子回四川开了个小饭馆,专门做辣子鸡,张班长退休了,回陕西老家带孙子。我们虽然各奔东西,但那份战友情谊一直都在。
"来,为咱当年的连队干一个!"每次聚会,老赵总会举起杯子,带着浓浓的东北口音。
"为咱们的友谊干一个!"我们会跟着喊,然后一饮而尽。
如今,我已经从公安局退休了,在家含饴弄孙,日子过得舒坦。那支英雄钢笔我一直留着,虽然早就不能用了,但它见证了我从一个毛头小子成长为一名人民警察的全过程。每次看到它,我就会想起部队的那些日子,想起老赵、张班长,想起那些一起流汗、一起欢笑的战友们。
想不到吧,就是因为相亲带了支钢笔,我的人生轨迹就此改变。命运有时候就是这么奇妙,在你不经意的时候,一个小小的选择,可能就会引领你走向完全不同的方向。
师友们,这个故事最打动你的地方在哪里?
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