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区域拒止半径4000千米,这个范围内我们享有无可争议的优势


A2/AD“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是过去我们针对美军提出的“海空一体战”战略所制定出的反制措施。在经过漫长的演变和升级后,这套打击体系从过去的“战区拒止进入”,转型成了“战区绝对控制”。言简意赅的说,就是在这片战区内,我们享有火力,战场监视,电磁空间,航空优势,地面推进,联合反导要地防空在内的所有优势,而且是无可争议的。分析人士认为,目前解放军区域拒止半径为4000千米,对应了东风26弹道导弹的射程,在这个范围内,对方依托的海上编队和陆上基地都将不复存在,完美贯彻了“真理在导弹射程之内”的名言。

区域拒止战略是一套十分庞大的作战体系构成,专用于应对潜在假想敌对本国海上,空中,地面,太空和其它维度网络的挑衅和攻击。俄罗斯过去也曾尝试过构筑类似的战斗体系,满足本国的战斗支援和国土防卫需求,但因为牵涉的技术面太广,需要的海量资金太庞大,远远超过了俄罗斯综合国力的上限,最后不了了之。在俄乌战争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乌克兰北约的支持下,数次突破俄军的防空网络,穿透莫斯科的防御体系发起各类袭击。而这样的军事行动要想在中国上演,几乎是不可能的。

首先,区域拒止战略体系下,核心就是天基情侦体系和复杂的网络构筑。我们只是看到了类似北斗,遥感,风云等卫星上天,实际上这些都是中国“从0起步”逐个研发,逐步完善的体系,从研发到组网,再到地面基站和指挥中心的架设,预估这套体系的成本,超过了俄罗斯全年经济产值的数倍。如果再算上为了满足这套体系(含地面 空中 海上等装备)而付出的工业研发代价和制造业升级成本,美国的全年经济产值再加个0估计都不够。所幸的是,我们有着庞大的民用和外贸市场,先进子系统和材料完成研发后,可以通过销售来降低生产成本,也就是所谓的“白菜化”。如果没有这个销售市场做依托,我们的代价将更大。

许多人只是明面上看着一艘艘驱逐舰,一架架战机和一枚枚导弹,其实这都是小角色,真正的幕后是那些复杂的情侦系统。以鹰击21为例,射程1000千米,055驱逐舰单舰是无法完成这个距离下的搜索和导引的,只能通过拒止体系,维持它的运转。东风26射程4000千米,同样需要拒止体系提供全程的支持。也因为忌惮解放军这套复杂的拒止体系,美军此前就计划将驻日美军逐步转移到关岛夏威夷群岛,降低遭受打击时的伤亡数字,但引起了日本的不满。而美军航母和战机虽然频繁穿越中国南海,但都被解放军及时发现并驱离,可见这套体系的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