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攻坚战打得极为艰难,徐向前对司令员说:打不下来我当和尚去

在解放战争期间,共产党充分发挥己方优势,灵活运用游击战、运动战的作战方式,在解放战争中占据了上风,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作战方式由战略防御转向了战略反击。

1948年12月30日,毛主席撰写了《将革命进行到底》。

文中明确指出,共产党要在石家庄、运城、四平、洛阳、宝鸡、开封、临汾等九座城市的作战中,学会攻坚作战。

毛主席在文中指出,徐向前徐元帅一人便指挥了两座城市的攻坚战,在军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这场攻坚战打得极为艰难,使得元帅对上将说:打不下来我和你当和尚去。

临汾城易守难攻

1947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和西北野战军对国民党坚固设防的山西省运城县发起了最后的冲锋,至28日全歼守军,占领全城,迫使国民党增援部队退至黄河南岸。

至此,晋南广大地区除临汾一座孤城外,全获解放。

在运城解放的第二天,徐向前就向总部发电报:攻打运城收获了攻城经验,建议马上攻打临汾。

在当时,只有拿下临汾,才能北上晋中,威胁太原,徐向前的建议得到了同意。

临汾是国民党在晋南死守的一座孤城,依山而建,整座城都在一个大山丘上,因此城内地势高于城外,东、南、北三面均为开阔地形,西傍汾河,城高壕深,从远处眺望,像是汾河上卧睡着一头牛,所以临汾城又被称为卧牛城。

自古以来,临汾城都是扼守太岳、吕梁间要冲的的重要地段,历代发生在此地的战争不在少数,均无一战获胜。

日本投降后,临汾城成为国民党的统治区。

国民党高级军官阎锡山命令士兵加强临汾的城防建设,构建四道坚固的防线,使得这座城更加难以攻破。

梁培璜担任国民党临汾地区最高指挥官,率领2.5万名士兵守卫在此,他骄傲地把临汾城的军事工程称为“马奇诺防线”。

1948年2月,徐向前的部队得到扩编许可,部队的兵力扩充到5.3万人,从数量上看,两倍于国民党临汾守军。

但这支新扩充完毕的军队只在数量上占据优势,军队中大部分士兵缺少攻坚经验,且我军缺乏军需物资。

为了获得胜利,我军制定了完备的攻城计划。

然而在3月4日,阎锡山派出军队骚扰汾城和襄陵的西岸,胡宗南也从临汾城调动了一旅士兵出发前去支援西北战场。

临汾城的守备力量减少,对于攻城方来说,无疑是件好事,但是,若胡宗南成功把士兵空运到洛川,那西北解放战争的压力便会加大许多。

在战场上,时间不等人。

徐向前没有多犹豫,他胸怀全局,在发现胡宗南的运兵企图后,决定提前六天发起临汾战役。

初战十分顺利,我军派出的一旅士兵势如破竹,硬是用自己的双腿跑过了敌人的飞机,一路杀到城南,攻占飞机场,直接捣毁了两架运输机,破坏了胡宗南空运士兵的计划。

只不过几天时间,留在临汾城的国民党军便开始了反攻战,双方开启了长达二十天的拉锯战。

我军将士们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秉持着不可放跑一个敌人的坚定理想信念,临汾各大据点纷纷被我军占领。

饶是如此,徐向前也高兴不起来。

原因无他,在这二十天的时间里,我军伤亡人数多达三千,且弹药消耗巨大,给原本不富裕的军备力量雪上加霜,攻下临汾城的速度和他想象中的大有出入。

临汾城的城墙实在是太厚了,厚到城墙上可以并行两辆车,虽然敌方守军人数远少于我方,但他们依旧仗着自身的防御工事,死战不退,在这一场战事中占据上风。

尽管我军展开了猛烈的攻势,但战事还是难以避免地落入了僵持阶段,部队中也有人提出来要放弃这一场战事。

加之徐向前的身体已然不大好,一时间,落在他身上的压力巨大。

打不下临汾,就上五台山

为了鼓舞士气,徐向前召开干部会议:“从这20多天的战斗情况来看,临汾确实是块硬骨头,虽然它难攻,但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攻下来。我们要转变求胜心切的观念,重新制定一套新的作战计划。”

原计划,他们打算采取多面进攻的方式,拿下临汾这块地。

但现在他们要集中火力,全力进攻关东地区,由两个纵队分别从东北、东南角发动攻击。

甚至他们想到从前地道战的打法,决定先挖坑道,再押上我军所有的炮火,猛烈攻城。

在两个纵队的战士们努力朝关东方向挖坑道时,我军也在地面上与敌军展开了交锋,驱散敌方守军,打破国民党那自以为傲的城防守备。

十天时间,我军挖出了六条坑道,并运送来了16000多斤炸药,把它们全都填装进了坑道里。

次日下午,在我军挖好的坑道里,有三条坑道在同一时间完成爆破工作。

一时之间,火光冲天,关东的一面城墙直接被炸毁,喧嚣的战火弥漫开去,我军裹挟着战场的尘土,厮杀进了城内,迅速占领关东。

但我军的胜利极大刺激到了国民党军。

国民党山西省议员多次向蒋介石发出电报,请求支援,蒋介石排兵布阵,要求阎锡山、梁培璜坚守山西,并派出轰战机,轰炸我军临汾阵地,同时朝驻守在城内的国民党军投放了大米和罐头等军需物资。

阎锡山向梁培璜下达死令,要求他镇守临汾,与这座城共存亡,梁培璜得到命令后,誓守阵地。

4月15日,我军44团9连的战士占领了一座国民党的碉堡。

随后一天内,国民党军就组织了三次反扑,次次战况激烈,以至于9连的士兵最后仅存活五人。

后来在5连的配合下,我军打破了敌人的反扑,却没想到,国民党军丧心病狂到使用毒气弹和燃气弹,不仅是战士们因此中毒,城外地区更是形成了一片火海。

地面战争的激烈,是为了掩护我军地下坑道的挖掘工作。

挖掘坑道时,由于缺乏合适的工具,战士们全都是靠人力的挖掘,铁楸不够,刺刀和瓦片也能凑,甚至还有战士用了自己的双手去挖,一双手变得血肉模糊。

为了减少在坑道时走路发出的声音,所有人都是踩着破棉絮走路,这一行动可以说是隐秘到了极点。

饶是如此,国民党军的空袭还是导致了许多刚刚挖通的坑道被直接炸塌、埋平,使得众人无功而返。

除了空袭外,敌方还开启了对挖模式,直接阻止我军挖坑道,我军直接把坑道里的士兵分为三组,分别进行挖坑、监听和战斗,采用多分支推进方式,以打破敌方的进攻。

这样的战斗进行了两个多月,我军中反对声音越来越大,不少人认为,这一次的战斗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只有无谓的牺牲。

有领导干部发言:“过去我们在运动战中消灭敌军,用对方的物资来填补我们物资上的不足,但这一次,光是坑道工程就消耗了我军大量的物力和人力,再继续下去,不仅会造成巨大的伤亡,甚至连后勤都难以保障。我们这边,还是得撤军,保全我们剩下的军力,并转移到其他战场上去。”

徐向前不服气,他认为,虽然我军消耗巨大,但国民党军也好不到哪里去。

临汾城内的国民党军此时此刻就是一个孤立无援的状态,只要他们继续下去,国民党军就坚持不了多久。

为了安定下所有人的心,他对八纵队的司令员王新亭说:“现在是关键时刻,我们一定要坚持战斗,就算是我的胡子打白了,也要打下这临汾城。如果打不下来,我就和你去五台山当和尚去!”

来自朱总司令的鼓舞

临汾战场的声音传到了朱德朱总司令的耳朵里,在知道战场上有人试图撤军,并转移到石家庄战场时,他立刻写信给华北军区,直接说,如果这时候放弃攻打临汾城,不仅是将士们学不会如何进行攻坚战,此前付出的所有努力都会付之东流,部队损失巨大。

他表示,只要徐向前有继续攻打的决心,那么后勤便会源源不断地供应军火到前线,供他们使用。

有了这封信,战场上前后方的人员总算是能统一作战意见,继续攻打临汾城。

在我军的努力下,临汾城内的国民党军总算是乱了起来,由于粮食不足,他们只能杀了牲畜来补给军粮,饶是如此,他们还是时常处于饥饿状态。

甚至由于伤药不足,城内还有七千多名士兵没有得到医治,他们逼迫城内的普通人充军,以保证有足够的兵力。

梁培璜眼看着空投的弹药和粮食都被我军劫走,几番求助阎锡山,但阎锡山始终不敢出动,把他气得红了眼,国民党内部开始瓦解。

在我军的努力下,经历了72天的战斗,我方全歼国民党守军,活捉梁培璜。

至此,晋南地区全部解放,吕梁、太岳解放区连成一片,此战也造就了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攻坚部队。

主席向东北野战军介绍这场战役,总结道:“敌我两军攻防之主要方法是地道斗争。我军用多数地道进攻,敌方亦用多数地道破坏我之地道,双方都随时总计经验,结果我用地道下之地道获胜。”

很久以后,徐向前在回忆中说:“朱总司令的支持,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