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10日的大规模导弹攻击之后,俄军的战略打击在11日继续进行,乌克兰国土范围内的众多基础设施遭到打击,受损严重。
在俄军的导弹打击过程中,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日内曾称俄军发射了75枚导弹,乌军防空部队则拦截了其中的41枚。有不少网友对这个拦截率比较感兴趣,我们简单谈一谈。
首先有些网友对乌军能够拦截导弹比较诧异,认为现在的乌军竟然还具有反导能力。实际上俄军发射的导弹主要是巡航导弹,拦截这类导弹其实不是特别困难。之前美英军大规模打击叙利亚时,103枚巡航导弹也被声称拦截了71枚。
所以别被反导的名头吓到了,关键要看反的是哪一类“导”。
另外就是这种防御方声称的拦截率,其实听听就好,没有太大的参考意义。它之所以能在导弹袭击的过程中就被公布出来,那着眼点就不在于数据是否真实上。而在于向公众传递一个信息:不要慌,俄军发射的导弹大部分是可以拦截的。
至于这个拦截率是不是真的,那反倒不是很关键了。
甚至于说在以往的战争中,类似的这种拦截率其实说法都很多。简单调整一些计算口径,那数据都能飘来飘去。
单纯就这个75拦截41来说,它本身的参考意义也没那么大,因为俄军实际发射的导弹要比75枚还多,当时的导弹袭击也还在进行中。
这个数据从反面理解的意义是,乌军承认有34枚导弹是没有拦住的。但就后续的打击破坏力来看,显然也不是这没拦住的34枚导弹所能造成的。
另外为什么要公布一半偏多的拦截率呢?因为这个数据太低了不行,太高了也不行。
太低了对公众不好交代,大家潜意识就会觉得,你防空系统干嘛吃的?为什么一大半都拦不住?
太高了则不利于后续操作,因为乌军急迫需求西方支援防空兵器,你表现太好的话,那为啥还给你昂贵的防空武器呢?
所以乌军对外公布的数据就是一半偏多,对内好交代,对外好要价。
当然,这么讲不是说乌军一点导弹都没有拦截到,而是说它现在不具备系统性拦截大规模导弹突袭的能力。
其中的一部分导弹当然是可以拦截的,但是现在导弹打击结果也出来了,对关键性目标的防护,基本是没有什么效果的。
在没有太多参考意义的拦截率面前,最终的结果显然更具分析价值。
有些立场先行的网友当然认为俄军的导弹打光了、性能也不行,要么就是被拦截了,要么就是打偏了,但现在按照乌克兰公布出来的毁伤结果,真的是这样吗?
所以,很多东西要看结果,不是自己去脑补过程。
现在乌克兰遭到了大规模的导弹打击,基础设施受损严重,西方必然会加强对乌防空武器的支援。
但是我们把话也放这里,西方给的防空武器就乌克兰全境来说,只能是洒洒水。全系统的防空网构建需要耗费巨资,对相关技术人员的需求也是巨量的,这可不是给几辆海马斯那点消耗,那是要出真金白银的。
西方可以大量供应乌军前线部队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以对俄军执行前线支援任务的战机造成威胁,但对覆盖乌全境的防空网络构建,其实是无力的。
它所支援的一些防空武器,只能满足重点设施的防护,而且“防空防空,十防九空”,这也未必能百分百防护住。
不过乌克兰以前也不用太担心,因为你这边防空开天窗,俄军那边也不会有太强的打击手段。但是现在出现了新的情况,那就是俄军在大量使用自杀无人机作战,这是很令乌军头疼的。
按照乌克兰方面的说法,早在8月份时,俄军即使用伊朗无人机投入作战。在9月以后,这类的攻击日渐活跃,而且逐渐从打击乌军前线目标拓展到打击乌军后方重要设施上。在最近两天的俄军战略打击中,也有相当数量的伊朗无人机投入作战。
对于这类无人机对手的出现,乌克兰最初是不以为然的。然而当其大量出现在战场上时,其便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
这一类目标虽然不难打,但是前提是自己得构建好完善的防空网。一旦有所漏洞,被这种战斗部50公斤的自杀无人机命中,那也是挺给劲的。
而即便是通过防空系统成功击落了此类目标,但后者的成本只有区区数万美元,就算成功将其击落,这个拦截成本也令乌军很吃不消。毕竟战事已经持续半年多了,乌军可以使用的防空弹药并没有十分充裕。
因此随后,乌克兰便对伊朗向俄罗斯提供武器表达了强烈不满,不过伊朗方面至今不承认向俄罗斯提供了武器。
毕竟俄罗斯使用的是天竺葵-2无人机,跟见证者-136能有什么关系呢?
所以当这种廉价却又具备远程打击能力,相当毁伤能力的武器大量出现在俄乌战场,乌军就很头大了。
在10月10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对外讲话中,便将俄军导弹和伊朗制无人机并列。而在随后泽连斯基向G7求援时,更是声称俄军得到了2400架见证者-136自杀无人机。
俄军手中的此类无人机是否有这个数,不好确定,但现在可以确认的是它的确在大量使用此类武器作战。
这种廉价的远程打击兵器当然不是什么目标都可以毁伤,但其存在的意义是可以大量损耗乌军的防空弹药,提高乌军进行防空作战的成本,而自己的所付出的代价却相当轻微。在乌军防空系统没有覆盖到或者起到作用的地方,它又可以打击多类目标,取得相当好的战果。
另外,由于此类武器的大量使用,俄军便可集中有限的巡航导弹、战术导弹用于更重要目标的打击,避免出现之前打击乌军单辆车,还耗费一枚高价值弹药的情况。
这种无人机+导弹的战术,是也门胡塞武装反制沙特联军的重要撒手锏。后者虽然有绝对优势的空中力量及防空部队,但屡屡吃瘪的情况大家也都看到了。
战争的本质是消耗,谁能以比较高的效率耗下去,谁的底气就会更强。同时战争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阶段性的见招拆招,俄军现在拿出了高配版的胡塞战术,乌军该如何应对就是现在以及接下来需要考虑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