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双方的战略重点应都在南部,乌克兰接下来还会轰炸刻赤大桥?

通过这些天俄乌冲突战场上的形势变化,可以看出俄罗斯的防御重点是围绕克里米亚。而乌克兰军队的最终目的也是剑指克里米亚,赫尔松是克里米亚的前沿阵地,是克里米亚的门户。所以俄罗斯把重兵和重型武器放在赫尔松。而且对乌军形成了一定的阻滞。但是总体上来讲并没有什么优势,又失去了几处防御阵地,还是处于一种防守态势。

而乌克兰的军方也是这样,重点在赫尔松, 在北方的两个州路甘斯克和顿涅兹克,兵力相对薄弱,但在那两个州俄罗斯的兵力也更薄弱,打的也更差。

有些人认为乌克兰在赫尔松是佯攻,而真正的进攻重点是在北部,其实不然。其实双方争夺的重点最终必是南部。而核心地段是克里米亚。因为克里米亚这个港口实在太重要了,谁都不愿失去。

俄罗斯从2014年吞并了克里米亚之后,还修了一座刻赤大桥,用来连接俄罗斯本土和克里米亚,这座大桥也花了不少钱,如果在这次战争当中失去,这完全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这对普京大帝无论如何是不能接受的。

而且克里米亚同俄罗斯本土相连的刻赤大桥在整个战疫后勤的运输当中,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所以站在俄罗斯角度来讲,克里米亚是不能失去的,那克里米亚的前沿阵地霍尔松就显得更重要。

乌克兰当然也明白这一点,所以,破坏俄罗斯的运输线路成为他们的必须考虑的问题,今天乌克兰将克里米亚的刻赤大桥炸毁。主要是目的,就是破坏赫尔松的后勤补给,切断俄罗斯跟克里米亚的联系。

客观来讲,乌克兰军队一定会这么做的,这是迟早的事,特别在远程炮火能够做到轰炸刻赤大桥的情况下,切断了这一条后勤补给线,对在赫尔松进行防守的俄罗斯军队来讲无疑是致命一击,相当于在冷兵器时代烧掉对方的粮草,赫尔松后勤补给将出现比较大的问题,包括生活用品的运输,军用武器的运输以及后援兵力的运输,都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但是从今天所看到的轰炸视频来看。刻赤大桥损坏的并不十分严重,就算不能短时修复,也可以通过轮渡转接物资达到运输的目的。所以从这个情况来看,乌克兰这方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当乌军的远程炮火能够到达刻赤大桥的时候,乌军一定还会有第2次第3次甚至是更多次的轰炸,直到刻赤大桥不能运输,不能使用,完全切断克里米亚跟俄罗斯本土的联系为止。这也在为将来夺取克里米亚做好准备。

战争的后期双方必将重点放在南部,围绕克里米亚部署军队。俄罗斯放弃北方城市是迟早的事情,从俄罗斯方面来讲,放弃北部也是明智之举,尽管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不太有面,但是收缩战线集中兵力进行防御,才是最佳的方案。

今天俄罗斯换了总指挥,临阵换将是兵家之大忌,但是,对于普京大帝来说,这也是无奈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