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美式高科技战争相比,俄乌冲突更具现实意义,这才是真正的战争

俄乌之间的冲突至今已经持续了七个月有余,此战中双方都投入了规模庞大的兵力参战,耗费的资金更是史无前例的,不过就目前的战局走势来看还很难说谁会更胜一筹。乌克兰在西方的支持下最近表现不错,接连取得大捷,可是它自身付出的代价也是相当沉重的,而俄罗斯方面经过数月的消耗正在进行战略收缩,后期动员的30万士兵已有三分之二到位,作为世界第二军事强国虽短期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但相信此后它一定会有“大动作”的。

尽管在开战之初绝大多数人都不看好乌克兰,可是经过了半年多的鏖战,乌克兰还真的“挺”过来了,面对强大的俄罗斯它能打出这样的战绩已经相当了不起了。当然了,取得如今这样的局面是与西方强力的支持分不开的,若乌克兰单独应付俄罗斯,估计一个月之内这个国家就会彻底沦陷;

至于俄罗斯吗?说实话,它将战争打成今天这个样子实在有点出人意料,想当年的两次车臣战争、俄格战争、克里米亚战争以及军事介入叙利亚时俄军是何等风光!除第一次车臣战争打得比较吃力之外,其余的战斗都是雷厉风行,取得的战绩也是非常符合它世界第二军事强国的身份。

但这一次也许是普京大帝老了,如今俄罗斯的处境真有点当年美军陷入到越南战争“泥潭”的意味了,打不动、撤不走,每天只见大量的军费在“燃烧”,可是战绩却没啥起色,再加上西方对俄罗斯实施的全方位制裁,目前俄罗斯想要在这场战争中迅速取得成效的话,除了祭出核武器之外,应该没有其他速胜的方法了。

关于这场战争未来该如何发展咱们预测不了,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通过这场新世纪以来非美国参与的大规模战争,多数国家可以从中学到不少的经验;

从20世纪末到现在,我们看到过规模比较大的战争大部分都是由美国军队主导的,如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这些战争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基本没有陆军什么事,或者说是陆军不是主导力量,美国凭借自身强大的海、空军优势,在战争前期利用饱和式攻击直接就将对手打残、打废,陆军入场后只是负责一些清场、收尾工作而已...

由此让许多国家产生了一个错觉,原来现代战争是一场空中战争或者是远程精确打击武器的战争,陆军似乎已经到了濒临“淘汰”的边缘,没有陆军依然可以打胜仗,“空军可以战胜一切”的理论悄然流行...

可是人们似乎忽略了一个重要环节,美军的这几场战争中所面对的对手都是建制不全的军队,除海湾战争时的伊拉克军队还算是一支比较正规的军队之外,其他几场战争它所面对的对手基本可以用“散兵游勇”来形容,“军队”指挥建制不全、重武器很少、防空系统形同虚设、空中力量基本没有...

世界第一军事强国打击这样的对手自然是没有任何压力的,而为了让自己以最小的代价迅速获得胜利,空中打击和远程精确打击就是最有效的手段,当然,这些手段唯一的缺点就是比较烧钱,可老美最不缺的就是美元。

“错觉”由此产生,我们只看到了美军在前线漂亮的攻击、凌厉的推进,可没看到它烧钱的速度,据统计美国在海湾战争7个月的时间里(交战时间为42天)用于军事方面的费用支出为1166亿美元、伊拉克战争耗资1.01万亿、阿富汗战争为1万亿...

以这样的消耗来看,目前世界上除了美国之外还有哪个国家可以负担得起?

所以美国式的战争不能代表现代战争,它只是一场高科技装备的“秀”,目的是利用金钱尽可能地减少士兵伤亡,以减小国内外舆论的压力,其借鉴意义不是很大。

但俄乌冲突就不一样了,这才是一场正常国家之间、在现在这个时刻爆发冲突时应该打出的战争;

虽然俄罗斯纸面上的军事实力上要远胜于乌克兰,可它毕竟是进入他国作战,并且不能动用核武器,加之乌克兰背后还有“大佬”在持续输血,这样算下来,在乌克兰境内双方的兵力、配备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这是一场实力相仿的较量。

另外,别看乌克兰现在已经没有海军了,可是俄罗斯的海军似乎在战争中也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不止如此,自己黑海舰队的旗舰还“命丧”黑海...

在空军方面,乌克兰自己的空军倒不是很强,但防空能力不弱,俄罗斯的战机接连“吃瘪”后也早早的就退到了防区之外执行防区外打击任务,不敢贸然深入前线了,空中力量就此抵消。

海、空军沦为战场辅助力量,陆军成为双方的决定性力量,这种作战态势彻底反转了过去美军一直玩转的海、空为主,陆军为辅的战略...

有人会说,不对啊!现代战争怎么能这么打呢?还在搞陆地推进,这不是二战时期的打法吗?

其实不然,不是每个国家都发展到了美国那样的高度,想要打出美国式的高科技战争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领先世界的武器,二是要有足够的国力支撑一场高科技战争;

俄罗斯勉强只能满足其中的一个条件,自身拥有的先进武器还是挺多的,可是限于较弱的国力,少而精的高端武器一直都未能在战场上露面;

而乌克兰两个条件都不具备,这样两个国家之间的厮杀最终只能是在陆地上用重装武器、火炮和远程打击武器来较量,没钱的代价就是让大量的士兵奔赴前线,用生命换战绩。

因此,美式现代战争属于“科幻片”,可望而不可及,俄乌冲突才是“纪实片”,是国与国之间战争的具体表现形式。

对于这场战争,战力天花板的美国其实也在不断地从中汲取着经验、教训,毕竟它此前所面对的对手都不能称之为“对手”,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群“乌合之众”,为了日后和同体量大国之间的较量,它的军队正密切关注着这场发生在欧洲大地的“现实战争”...

为此,在俄乌战争的基础上,美军现已总结出了四点经验,来弥补过去忽略陆军建设的不足,比如:

  • 第一,后勤、后勤、后勤

在俄乌冲突中后勤保障的缺失让俄军失去了很多机会,燃料、弹药等物资的供应不足严重阻碍了俄军的推进,另外后方武器产能跟不上战争消耗也导致俄军只得搬出上个世纪的武器来做应急之用,最后导致的结果只能是贻笑大方;

在乌克兰方面,美国等一众国家虽鼎力相助,可是在实际行动之后才发现,原来自己的弹药库存也不是十分充裕,即使是间接参战都已经将自己的特定口径弹药消耗殆尽了,假使自己直接参战的话,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 第二,地面火力的强化

与战争前期的联合行动不同,到了战争后期,双方真正拼的就是要看谁的地面火力更强,目前乌克兰炮兵每天至少要打出去6000发的炮弹,而俄罗斯则是它的三倍有余;

在双方战线已基本稳定的情况下,远火互射就成为了战场上的固定“表演节目”,这个时候就是考验双方炮兵谁打得更加准确了,因此地面火力不但要在数量上获取优势,精准度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 第三,地面重型装备的发展

俄乌冲突本质上就是一场陆地大决战,坦克装甲车是战场的绝对主力,“坦克无用论”将自这场战争之后彻底失效,因此推进陆地装备的建设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至少在未来十年时间里不会过时。

  • 第四,新的空中领域出现

俄乌冲突中虽无引人瞩目的空中较量,但无人机的应用让人们注意到了一个新的空域,那就是在300米以下的高度,这个高度是中、小型无人机和游荡弹药的主要活动范围,面对这种新兴武器装备,目前相应的反制措施还相对较少,这是一个值得深挖的空白领域。

看似俄乌冲突就是一场常规的战争,其实在其中也有不少环节值得军事大国去关注,作为一个时刻准备战斗的国家,咱们也应该从中汲取到为己所用的经验,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