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乌战争出现明显的升级趋势后,俄欧之间最主要的天然气运输管道北溪1号管道突发爆炸,为本就紧张的俄乌战争形势,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因素。
眼下乌克兰东部四州已经完成公投,俄罗斯高调宣布,为了保卫自己领土将不惜一切代价,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欧美不打算直接参与这场战争的话,接下来乌克兰不论怎么打,实际上都不可能打过一个释放出战争潜力的俄罗斯了。
与此同时,欧洲能源危机愈演愈烈,面对即将到来的冬天,欧盟各国对俄罗斯的态度也出现了软化,尤其是当意大利国内右翼政党可能执掌政权的背景下,欧盟大国执政者肯定得考虑,如果继续跟俄罗斯这样耗下去,他们国内的右翼势力会不会乘势而起的问题。
总而言之一句话,俄乌局势看似来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俄罗斯都公开表示可能动用核武器了,但实际上,危险中蕴藏着和平的机会。道理很简单,仗打到这个地步,除非欧美想要世界毁灭,否则也没办法打下去。
这种敏感的时机,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炸,可能带来的影响就比较复杂了。首先,对于俄欧关系来说,欧盟想要与俄罗斯改善关系,本质上是为了解决自身的能源危机。如果这个最大的吸引力没有了,那么欧盟也就没有跟俄罗斯改善关系的紧迫性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果这次北溪管道爆炸是人为的,那么显然是美国或者乌克兰策划的可能性更大一点。因为眼下想要继续把战争打下去的,也就是泽连斯基政府和美国了。
但什么事情都有双面性,如果北溪管道真是美国炸的,那么对于俄罗斯和欧盟来说,就是一个修复关系的机会。你美国天天说要重整盟友体系,保护盟友利益,结果却干这种釜底抽薪,把盟友往死里逼的事情,岂不是自我瓦解北约的统一战线吗?
一旦事情被查出来,那么反而会成为美国的麻烦。不利于美国联络盟友制裁俄罗斯。如果战争没开始,欧美对俄罗斯的制裁也没有施加,说美国干了这事还有道理,可现在战争已经爆发,欧盟本来就因为制裁,基本上断了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的渠道了。
为了一件已经达到美国目的的事情,去画蛇添足的搞这么一场爆炸,岂不是显得美国太蠢了吗?
但除了美国之外,与这场战争相关的各方,俄罗斯和欧盟显然都不具备炸北溪管道的动机,别看双方最近斗得很激烈,但对于俄罗斯来说,早就想要结束战争了。对欧盟断供天然气,不过是逼欧盟放弃支持乌克兰,让这场战争早点结束的手段。
真把北溪管道炸了,等于是放弃了短期内结束战争的可能,这显然不符合俄罗斯的利益。而对于欧盟来说,北溪管道就是欧盟的“退路”,一旦能源危机持续恶化,到他们真的接受不了的时候,通过跟俄罗斯改善关系,就能续命。
在遭遇严重能源危机的背景下,让欧盟主动毁掉自己几乎唯一的退路,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欧盟和俄罗斯,实际上也没炸这条管道的动机。
既然不太可能是俄欧美三方炸的,那么还有谁可能是这件事的幕后操纵者呢?现在官方的调查结果还没出来,谁也不能给出确切的答案。但是根据谁获益最大,谁就有可能是凶手的原则,可以合理的推测一下。
前文说了,与俄欧相比,美国无疑是最有可能的策划者,毕竟破坏俄欧之间的关系,让俄乌战争长期拖下去,是符合美国利益的。
但是,炸天然气管道这个策略,对于美国来说显得有点太蠢了,很容易偷鸡不成蚀把米,反而与欧盟离心离德。
可如果换一个思路,除了美国之外,即想要让俄乌打下去拖垮俄罗斯,又不用担心欧盟反噬的国家,也不是没有。比如这件事情刚一发生,就主动站出来“感谢美国”的波兰,就很有嫌疑。
首先,波兰作为这场战争中,立场鲜明支持乌克兰跟俄罗斯打下去的北约国家,它跟西欧那些大国不同,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没那么严重。其次跟美国相比,波兰作为欧盟一份子,他也不怕事情曝露后,跟欧盟大国离心。
综上所述,相比于美国来说,恐怕一些坚决反俄的东欧小国,可能是策划北溪管道爆炸凶手的概率,反而要更大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