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峰会前夕,美军将领扬言在黄海珠三角布水雷,逼中方回谈判桌

据《南华早报》6月28日的消息,美国海军研究所日前发表文章称,为了应对中国的“军事威胁”,恐吓中国大陆不要对台“动武”,美海军应该在中国黄海和珠江三角洲使用攻击性水雷。该文章的作者是美国海军指挥官杜诺,他在文中详细披露了美海军对中国的“水雷战”计划。

杜诺表示,由于中美之间的军事实力差距正在缩小,中方在某些领域还获得了优势,美军在面对解放军时,有可能面临明显劣势,而使用攻击性水雷则有诸多好处。首先,水雷的成本低廉,美军可以大量部署,而且操作不复杂。其次,水雷能够破坏中国的海上贸易,对中国经济造成毁灭性打击。最后,这是和解放军争夺制海权的重要方式,能够为美军赢得更多时间,去打造高端战力对付中国。

杜诺指出,布置水雷的方式很简单,将带有传感器的机器人潜艇放置在指定海域,接到指令后,这些潜艇可以发射自导鱼雷,从而完成自动部署。杜诺强调,布置进攻性水雷不是拿下军事上的战术目标,而是在破坏中国经济后,逼迫中国政府回到谈判桌。

这篇充满荒诞色彩的文章竟然出现在美国的权威杂志上,而且获得了该刊评选的水雷战征文比赛一等奖,属实增加了不少幽默色彩,作为美国海军指挥官,杜诺充分发挥了美国人拍科幻电影的想象力,将实战推演硬生生写成美国“赢麻”式的战争大片。

有军事专家表示,美海军若实施这一计划,对军事舰船的威胁很小,主要的受害对象是民用船只,这种无耻的做法明显违反了国际法,而且解放军有多种反击美方的方式,除了使用常规排雷手段,解放军已经制定了防止他国潜入周边海域布雷的计划。另外,解放具备远洋作战能力,去往美国船只必经水道布雷,也是可能的选项。

北约峰会召开前夕,美方以海军指挥官的名义,向中方发出如此具体的军事威胁,有炒作的成分,也有施压的意味。尽管当前北约成员国仍未就对华关系给出完整且清晰的表述,北约内部在对华问题上存在明显分歧,但可以肯定的是,北约已将中国视为“系统性挑战”和“战略对手”,着手布局针对中国的军事遏制战略

此次北约峰会与以往不同的是,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四个亚太国家和非北约成员国首次高调参会,传递出北约联合美国亚太盟友共同遏制中国的强烈信号。据日媒报道,岸田文雄会向北约表明该国加强防卫力量的决心,以应对中国在东海和台湾问题上单方面改变现状的“危险”行为。

韩国总统尹锡悦虽然多次表示,韩方参加北约峰会不意味着反华,愿意与中方建立平等互惠关系,但在萨德导弹部署等敏感问题上,韩方没有任何让步迹象,参加北约峰会寻求经济安全支持的内容中,避免不了会涉及反华议题。而作为“五眼联盟”成员的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可谓是操纵反华议题的老手,美国将澳新两国拉进北约,是探索“印太战略”和北约军事框架进行联动的一种尝试。

无论是美海军战术方面的“鱼雷战”威胁,还是北约战略层面的军事威慑,都透露出一个事实,今后美国会动用一切可行的手段向中方施加军事压力,试探中方的底线。而中方要做的就是,以不变应万变,在合适的时间做正确的决策,不主动引发冲突,但也不惧怕冲突,在涉及国家核心利益的问题上,绝不退让,果断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