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二战时期的法军,许多人脑海里都会浮现出一幅幅双手高举头顶的画面,其实法国好歹也是欧洲有数的陆军强国,实力并不弱,只不过他们只擅长静坐战(阵地战),无限依赖于马奇诺防线,结果等到德军从阿登山区穿插而出,法军反倒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不知该如何应对。
1939年9月法德开战,1940年6月法国宣布投降,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不仅如此,法军投降之后所有武器都被德军接收,其中很多武器品相极新,连子弹都没打过几发。
MAS36,二战法国陆军装备的制式步枪。法国武器基本都以“MAS”开头,这其实是“Manufacture d'armes de Saint-Étienne(圣艾蒂安兵工厂)”的缩写,从19世纪中期开始,圣艾蒂安就是法国陆军御用的武器兵工厂,拥有很高的地位。至于“36”则代表了步枪的定型年份,即1936年定型。
因为投降地太早,所以法式武器远远没有德式、苏式或美式有名(法国自由抵抗组织用的是美英武器),但法国人在枪械领域的贡献可不小,无烟火药弹和勒贝尔M1886步枪不用多说,MAS36步枪也是一款相当不错的武器。
当时一水栓动步枪的长度都在1200毫米以上,而MAS36步枪的全长只有1020毫米,这是它的优点。
因为在战场上,人们发现实际战斗距离远远低于步枪的有效射程,过长的枪身只会对士兵的行动造成阻碍,所以到了战争后期,苏联、德国都缩短了步枪的长度,而MAS36本身就有不错的携带性,无需改造就能发挥出色效果。
MAS36与98k步枪对比。
另一方面,圣艾蒂安的设计师在研发MAS36时还是下了不少力气的,可以看到拉机柄就在扳机的左上方,距离非常近,这意味着换弹可以更快,有利于提高射速。
因为拉机柄与扳机的距离够近,所以法军研究出了一套专门的操作模式,即拇指和食指推动拉机柄,无名指负责扣动扳机。正常情况下,MAS36的战斗射速为15-20发/分钟,而熟练士兵可以达到25-30发/分钟,堪称二战法国射速最高的栓动步枪了,对战斗力的提升非常明显。
总得来说,MAS36确实是一款相当不错的步枪,实战效果本不该输给同时代的其它武器,可惜生错了国家。
当时的法国人举一国资源也要建成马其诺防线,其它武器的制造经费本就紧张,所以从1936年开始量产,一直到1940年法国投降,MAS36步枪的产量仅仅25万支,根本扭转不了法国的败局。
图为背着MAS36步枪的德军,当时驻法德军装备了大量缴获的法式武器。
德军收缴法军的武器时,发现除了投降时摔在地上导致的表面磨损,很多MAS36步枪的枪机都是全新的。老话说兵败如山倒,法国败得确实太快了,快到士兵们连开枪的机会都没有,那步枪可不就是全新的吗?-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