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编辑:兔酱漫娱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飞机订单大转手!
中方因为多种原因,暂停了波音飞机的采购,甚至把一些到门口的飞机退了回去。
而中东的卡塔尔立马宣布,不仅接下了这些订单,还追加了近千亿美元的新购买。
听到消息,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显得非常高兴。这笔神奇的操作,藏着什么玄机?
波音飞机在中国遇冷的缘由与影响
在全球航空制造业的版图之上,中国市场宛如一块极具吸引力的磁石,引得各大航空制造商竞相角逐。
美国波音公司,作为行业内的老牌巨头,自然也对这片市场寄予厚望,然而如今,它却面临着即将被 “踢出” 中国市场的尴尬处境。
多家外媒报道称中国已下令不再接收波音飞机及相关设备零件。
尽管这一消息暂未得到中方的正式证实,却已然在波音公司内部掀起了轩然大波。
要知道,按照原计划,在 2025 年到 2027 年之间,波音本应向中国交付 188 架飞机。
按照每架平均 1.5 亿美元来计算,这可是一笔价值约 282 亿美元的巨额订单啊!对于正深陷财务和信誉双重危机的波音而言,这无疑是一次堪称毁灭性的打击。
自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后,波音飞机及其零部件的进口成本如同脱缰之马,一路飙升至原来的两倍以上。
对于单价动辄上亿的高端制造产品波音飞机来说,这样的成本增加,使得其性价比急剧下降。
即便中方没有发布明确的采购禁令,从商业角度来看,它也渐渐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
但更为关键的,还是波音自身的质量问题。
从震惊全球的波音 737Max8 坠机事故开始,近几年间,波音飞机质量缺陷被密集曝光,这让中国消费者和航空公司对其安全信誉产生了深深的质疑。
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波音飞机已发生 48 起安全事故。
单单是 737 - 800 型客机,就发生了 26 起事故,其中 10 起还造成了人员死亡。
特别是去年济州航空在韩国的坠机事故,一架 737 - 800 客机在着陆时撞上围墙,造成 179 人遇难,这再次让全球航空业内对波音的质量问题高度关注。
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从保障飞行安全以及合理考量商业因素出发。
与其冒着飞安风险采购问题机型,不如引导国内航空公司去选择更可靠的替代产品,比如中国商飞自主研发的 C919。
如今,C919 已正式投入商用,中国东方航空成为首批运营方。
飞行表现稳健,未来更是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有望在国内乃至国际航空市场上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
中方反制举措及美方后续反应
曾经,波音飞机在中国市场可谓是颇受欢迎。
订单接踵而至,可国际局势变幻莫测,情况居然发生了戏剧性的反转。
由于特朗普政府执意对华加征关税,中方不得不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反制措施,而波音飞机的订单就成为了这场经贸博弈中的重要一环。
中方果断暂停了波音对华交付飞机的订单,瞬间在波音公司以及整个美国航空产业界炸开了锅。
不仅如此,中方还退回了最近交付的 3 架飞机,态度坚决,毫不含糊。
截至今年3月末,波音在中国仍有130架飞机待交付。按照原订单要求,今年需交付的飞机多达约50架。
可现实情况是,截至目前,波音仅完成了18架的交付任务。如此庞大的交付缺口,致使波音陷入极为被动的境地。
这一系列反制措施带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波音公司股价一落千丈,投资者目睹其在中国市场遭受重大挫折。
对其未来的发展信心也急速下降,大量资金开始撤离,给波音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公司的运营更是雪上加霜。
面对中方如此强硬的反制,美方却并未选择冷静反思。
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公然宣称,并非美国需与中方达成协议,而是中方欲赚美国的钱,其妄图将责任全然推诿于中方,此乃颠倒黑白之举。
更为过分的是。
美方还再次宣布将对华关税增加到 245%,仿佛想用这种进一步施压的方式来逼迫中方主动对自己妥协让步。
可实际上,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在这场经贸摩擦中,真正着急想要 “停战” 的恰恰是美方。
美国国内经济受到贸易摩擦的冲击,诸多行业面临困境,民众生活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而中方一直秉持着坚定且理智的态度,那就是 “奉陪到底”。
中方有着自己的底气,无论是国内庞大的市场内需,还是不断崛起的本土产业,都让中方在面对美方不合理的施压时,能够泰然处之,毫不畏惧。
美方这种嘴硬且一味施压的做法,不仅无法解决问题。
反而让双方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也让国际社会看到了其在处理经贸问题上的短视与不理智,而这场围绕波音飞机订单的博弈,未来究竟会走向何方,还充满着诸多的变数。
卡塔尔接手波音飞机背后的复杂因素
在波音飞机于中国市场遇冷,交付订单陷入僵局之时。
远在中东的卡塔尔却做出了一个引人瞩目的举动 —— 接手波音飞机订单,而且手笔颇大。
特朗普访问卡塔尔期间,双方达成了多项合作协议。
其中,卡塔尔宣称,其将开展一个向美国采购项目,此项目价值高昂,总额可达960亿美元,所购波音客机数量最多可达210架。
这一消息一经传出,瞬间成为了国际关注的焦点,波音的股价也随之应声上涨了 50%,仿佛迎来了 “救命稻草”。
然而,卡塔尔这一行为背后,实则有着诸多复杂的因素交织。
从卡塔尔自身角度来看,这个中东地区的能源大国,其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稳定的外部环境保障。
而美国在中东地区有着强大的军事影响力,卡塔尔通过采购波音飞机这样的大额订单。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在向美国交 “保护费”,期望美国能继续为其能源开采等活动提供安全庇护,确保自身在复杂的中东地缘政治环境中能够安稳发展。
再看特朗普这边,作为商人出身的政客,他向来重视利益与政治影响的双重收获。
在与中方就波音飞机订单产生摩擦后,促成卡塔尔的这笔大订单,一方面可以对外彰显自己的 “外交成果”。
在国内选民面前塑造出一种强势且有能力的形象,仿佛是在告诉选民自己并没有在经贸问题上 “吃亏”。
另一方面,也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对中方进行一种别样的 “示威”,尽显其 “有仇必报” 的行事风格。
而波音公司,夹在中间处境也是颇为微妙。
它既需要依靠特朗普政府的支持来维持自身在美政府层面的关系,毕竟很多时候政府的政策、订单等都会对其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又不敢轻易得罪其他像中国这样的大客户,毕竟全球市场是多元且相互关联的,任何一边的失衡都可能影响到其长远的布局和发展。
此外,还有一些围绕订单的细节也颇耐人寻味。
比如有报道称特朗普政府准备接受卡塔尔王室赠送的价值 4 亿美元的波音 747 - 8 型飞机作临时 “空军一号”。
虽然后来特朗普有不同说法。
但这无疑又给整个事件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让外界更加清楚地看到这背后政治、经济利益相互缠绕的复杂局面。
波音飞机订单事件折射的国际局势变化
卡塔尔接手波音的巨额订单,从短期来看,对于波音公司而言,无疑是缓解了其当下的燃眉之急。
订单所带来的资金流入以及后续的生产需求,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其制造业的发展。
带动相关就业岗位的增加,让波音暂时从阴霾中喘了一口气。
同时,这一行为也进一步巩固了美国与卡塔尔之间的特殊关系,在中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格局中又增添了新的变量。
然而,从更宏观的国际航空业角度来讲,这一事件却打破了原有的市场生态平衡。
原本各国航空公司在选择飞机供应商时,更多是基于飞机性能、安全、性价比等纯粹的商业因素考量。
而如今政治因素的介入,让整个市场竞争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其他航空制造企业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市场策略,思考如何在这种多变的国际局势下更好地立足。
对于中国来说,在这场围绕波音飞机订单的风波中,所展现出的强硬态度和坚决维护自身利益的做法,为新兴经济体树立了一个榜样。
让众多国家看到,在面对美国这样的大国不合理的贸易施压和关税大棒时,并非只能被动接受。
而是可以凭借自身扎实的产业基础、不断创新的科技能力以及对原则的坚守,走出一条 “不缴保护费也能谋发展” 的新路径。
结语
波音飞机订单的风云变幻,不仅是企业间的商业纠葛,更折射出国际舞台上的利益博弈与局势变化。
从中国的反制到卡塔尔的接手,各方行动背后尽显复杂因素。
在全球化时代,经贸往来需遵循公平、互利原则,各国唯有理性合作,才能推动世界更好地发展,避免陷入无端纷争与利益损耗的漩涡之中。
参考信息来源
新京报——卡塔尔首相:可能撤回赠送特朗普飞机
环球时报——美媒:被问及美政府打算接受卡塔尔王室赠送豪华飞机一事,特朗普当场怼记者
每日经济新闻——卡塔尔,大消息!特朗普:这是波音史上最大订单!
凤凰卫视——卡塔尔豪掷960亿美元购买波高飞机
新浪财经——关税战叠加国产大飞机,波音在华已经退无可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