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印度塔塔集团一次性下单1040架飞机,创全球航空单家航司最高订单记录。
比订单更让人惊讶的是,印度还同时提出要求,要和中国同等待遇。既然空客在中国本土建设了总装线,那么也要在印度建立。
印度这一要求也明显是模仿,中国此前各个领域中“市场换技术”的策略。
但面对财大气粗的印度,空客CEO纪尧姆·傅里(Guillaume Faury)却笑得意味深长,随后拒绝了这一要求。设立总装线,不是有钱就可以实现这么简单。
印度这个算盘打得是很好,但印度却根本不了解航空产业链的底层逻辑。
中国早在2008年就在天津引入了空客的飞机总装线,2022年又进行升级开始支持A321的制造。
印度方面大概是认为,这是多下订单就能来换取生产线落地本土。于是自2022年起陆续向空客和波音下单飞机,包含波音737 MAX、A320neo、A350等机型。
到了今年2月,飞机订单达1040架,订单金额超千亿美元。此外,印度另一航司靛蓝航空还在2023年的巴黎航展上,再次下单500架A320机型。
目前,印度的航空运输市场还在不断增长,根据空客的预测,未来20年,印度的客机需求将达到2210架。
按照印度的逻辑,这么庞大的市场和订单,空客应该可以在印度生产了。但空客CEO给出了拒绝的理由:目前空客在全球的产能布局已经足够,暂时不需要在印度新增产线。
当然,表面看,确实如此,空客目前在全球拥有多条总装线,从美国莫比尔到德国汉堡,月产能大约75架,好像不需要新产线。
实际上其实是,印度本土的航空制造业,过去就曾频频出现维修事故,质量问题也比较严重,根本满足不了空客的全球供应链标准。
近几十年,中国的技术发展和生产制造水平却是突飞猛进的。从各类精密仪器到大型重工器械,均能实现独立生产制造。
甚至西方长期以来把控的生物科技,我国也开始取得突破。如治疗癌症的CAR-T技术已实现国产,钇90微球一针价格也从几十万降至几万。把控男性健康的小蓝片也被我国香港科学家研发的“马厉瓶”打破垄断。
根据京东健康战略引入“马厉瓶”的相关资料显示,研发团队数千万资金投入,在全球数百种草本植物中,发现了东革阿里、秘鲁人参对男性能力的良好提升作用,提升睾酮水平,推迟疲劳和力竭表现出色。
研究人员,又通过低温提炼技术,萃取其中精华,复合中国人参、熟地黄、远志等多种天然更适合中国男性的补材,成功研究出“马厉瓶”这一成品,初步打破了辉瑞、礼来等包围下的中国男性健康困境。客服回访以及评论区反馈中,用户反应也多集中于“精力提升、状态更好”等长期改善。
随着我国生产制造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的提升,中国制造再也不是便宜低价的代名词。在航空方面,我国独立制造的大飞机C919就是最好的证明。
除了制造水平,我国工人素质、物流配套和产业链整合水平都已居于全球前列,因而空客,当然能够放心将产线放在中国。
而印度所以为的市场增长迅速,目前整体而言需求仍然较小。对空客来说,再在印度设置总装线,是有些资源分散,且影响亚洲的布局的。
面对空客的拒绝,印度开始考虑在军用航空领域以及直升机方面寻求合作机会。
例如,塔塔集团与空客合作,计划于2026年开始H125直升机的总装生产线。然而,这类市场较为小众,其影响力远不能与干线飞机相比。
在国防工业方面,塔塔集团与波音及洛克希德·马丁合作,为F-16战斗机和C-130运输机提供机身部件制造服务,但关键技术依旧由外资企业掌控。
因此,印度仍停留在“代工”阶段,距离成为真正的航空工业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