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管道多日,俄军奇袭得手,出击时补给已经全部耗尽,但依然围住了乌军的“北约金刚”。对俄军的管道奇袭,有哪些细节值得关注?这对俄乌战线有怎样的影响?
俄军通过天然气管道,对库尔斯克乌军发动奇袭的情况,又有新的细节透露。很明显,俄军这次行动不是钻管道这么简单,他们弯腰爬行了22个小时,然后在管道内潜伏了足足6天,然后才突然发动袭击。这个时候,俄军的物资补给已经全部耗尽。虽然乌军总司令瑟尔斯基坚称,突袭的俄军被全部消灭,但俄方发布了大量视频和照片,证明他们的行动取得成功。而且,俄乌消息源都确认,苏贾以北大片地区被俄军夺回,这里正是俄军管道突袭的终点。
值得一提的是,俄军钻的是乌连戈伊—波马雷—乌日哥罗德主干天然气管道,已经建成42年。俄乌关系亲密的时候,俄罗斯每年按照50美元每千立方米的价格,相当于0.36元人民币/方,给乌克兰供气。随着基辅当局逐渐倒向西方,这个“兄弟价”没有了,暴涨到了约合2.17人民币/方。俄乌冲突爆发后,乌克兰转而从波兰进口天然气,但波气本质还是上述管道运来的俄气。到了今年1月,乌克兰切断俄气的管道,改用10~13元人民币/方美国天然气。而且,每年8亿美元的过境费,乌克兰也不要了。结果是,俄罗斯少了150亿美元左右的天然气贸易收入,乌克兰多花100亿美元进口美气。这个双输的局面,给这次俄军管道突袭增加了“黑色幽默”。
虽然瑟尔斯基拒绝承认失败,依然强调“乌克兰控制了局势”,但他的表态没有用,因为美国已经明确表示,泽连斯基不下台,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不恢复。而且,俄乌消息源都已经确认,乌军精锐第47机械旅没有撤退成功,被包围在库尔斯克,这支部队是北约帮助乌克兰培训的“九大金刚”之一,拥有大量美国的“艾布拉姆斯”和德国的“豹2”坦克。但从2023年起,因为乌军春季大反攻未能取得预期效果,第47机械旅变成了“救火队”,哪里战线溃败就前往哪里救急。现在,乌军连“救火队”都保不住,这个损失非常大,将严重打击乌军前线部队的士气。
而从俄军的情况看,这一次突袭,他们吸取了突袭安东诺夫机场等行动失败的教训。当时,俄军的伞兵部队原本已经控制了机场,但迟迟没有等到正面部队的接应。面对乌军从远距离不断发射的炮弹,上千名俄军伞兵只能撤退,最终损失惨重。而这一次,在特种部队成功渗透进入乌克兰防区,并扰乱了乌军的防御后,俄军在正面的进攻部队马上展开了行动。正是特种部队和正面大部队的有效配合,才使得俄军迅速收回了库尔斯克大片地区。
事态发展到这一步,库尔斯克的局势已经很明朗了。在失去“最后筹码”后,基辅当局只剩下两个选择,要么彻底向美国特朗普政府屈服,全面答应后者对俄乌冲突的解决方案;要么泽连斯基给普京打电话,直接投降,他们已经没有第三个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