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海渔场“潜行者”

2025年01月16日19:03:07 军事 1319

近日,在离岸约130海里的黄海中部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中国自主研制的大型全潜式深海智能渔业养殖装备“深蓝2号”迎来服役以来首次三文鱼收鱼作业。在“深蓝2号”上工作的们潜水员迎来勇闯冰海的考验。

38岁的王立宾就是“深蓝2号”一名专职潜水员。每到收鱼季,他都要带领队友下潜,将渔网在水下铺展开来,再把鱼聚集到一个区域,方便后续工船用吸鱼泵吸鱼。收鱼过程中,他们还要按照指挥控制吸鱼管道进鱼口大小。除了收鱼,潜水员们平时还要负责网箱内外清洁、水下设备维保、台风应急处置等工作。

冬季海上风大浪大、气温低,潜水员们要在水下连续工作两三个小时,非常辛苦。“我们的工作是整个收鱼过程的关键,因此再难也必须克服。”王立宾说。海中潜水,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每次下潜前王立宾都会将队员的装备逐一认真检查。

出海后一个多月才能上岸一次,工作性质让王立宾与妻儿聚少离多。好在现在条件改善,海上建起网络基站,虽然信号还不太稳定,但能每天给家人报个平安。

今年是王立宾海上工作的第八个年头。他说,有幸见证我国深远海养殖的发展,从最初的普通网箱、重力桁架网箱到划时代的硬核装备“深蓝1号”,再到如今超9万立方米的“深蓝2号”,装备越来越先进智能,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相信我们深远海养殖会越来越规模化、智能化、自动化。”

冰海渔场“潜行者” - 天天要闻

王立宾在“深蓝2号”网箱内参加收鱼作业(1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冰海渔场“潜行者” - 天天要闻

王立宾从“深蓝2号”检修口攀爬下水,准备进行收鱼作业(1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冰海渔场“潜行者” - 天天要闻

王立宾展示他们的工作成果(1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冰海渔场“潜行者” - 天天要闻

王立宾展示自己的“全家福”(1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冰海渔场“潜行者” - 天天要闻

王立宾乘坐橡皮艇抵达“深蓝2号”(1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冰海渔场“潜行者” - 天天要闻

天蒙蒙亮,王立宾和队友们一起登上橡皮艇,准备从养殖工船前往“深蓝2号”开始新一天的工作(1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冰海渔场“潜行者” - 天天要闻

王立宾(中)在下水前向队员交代收鱼作业流程并强调安全事项(1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冰海渔场“潜行者” - 天天要闻

王立宾在“深蓝2号”网箱内参加收鱼作业(1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冰海渔场“潜行者” - 天天要闻

王立宾下水前习惯性将一把陪伴他多年的工具匕首系在小腿上(1月12日摄)。王立宾介绍,匕首可以用来切割缠绕的绳网,对付突然出现的状况。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冰海渔场“潜行者” - 天天要闻

现场总调度胡宇泽(前右)向王立宾介绍当天天气和收鱼的注意事项(1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冰海渔场“潜行者” - 天天要闻

工友在帮王立宾穿戴潜水装备(1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冰海渔场“潜行者” - 天天要闻

这是离岸约130海里的黄海中部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右侧为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全潜式深海智能渔业养殖装备——“深蓝2号”(1月1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冰海渔场“潜行者” - 天天要闻

王立宾在水下进行收鱼作业(1月12日摄)。新华社发(受访者供图)

冰海渔场“潜行者” - 天天要闻

王立宾登上“深蓝2号”准备开始工作(1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冰海渔场“潜行者” - 天天要闻

王立宾从“深蓝2号”检修口下水,准备进行收鱼作业(1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冰海渔场“潜行者” - 天天要闻

王立宾(左)从“深蓝2号”检修口攀爬下水,准备和队友一起进行收鱼作业(1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冰海渔场“潜行者” - 天天要闻

王立宾出水后按摩揉搓被冻僵的脚掌(1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冰海渔场“潜行者” - 天天要闻

王立宾(左)乘坐橡皮艇前往“深蓝2号”,并向记者比手势致意(1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军事分类资讯推荐

华东某院大待岗! - 天天要闻

华东某院大待岗!

不过继承就是单纯好奇,怎么这行,前两天还是忙得脚不沾地,项目一个接一个,加班熬夜那是常态,怎么突然说没项目就没项目了,甚至到了实在没活儿分给大家,干脆让大家直接回家歇着的地步!
奥斯福耗资百万,投建粉末喷涂生产线! - 天天要闻

奥斯福耗资百万,投建粉末喷涂生产线!

日前,福建奥斯福电力系统有限公司(下称“奥斯福”),粉末喷涂生产线,在漳州市长泰区发展和改革局,进行县级权限内企业境内投资项目备案。此次粉末喷涂生产线的建设,旨在进一步优化公司产品结构,提高发电机组外壳等关键部件的喷涂质量和生产效率。
商务部:将6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 天天要闻

商务部:将6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答:近年来,护盾人工智能公司、内华达山脉公司等6家公司不顾中方强烈反对,或参与对台军售,或与台开展所谓军事技术合作,严重损害中国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中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等法律,依据
关税风暴 美对华加征104%关税,如何守护你的钱袋子? - 天天要闻

关税风暴 美对华加征104%关税,如何守护你的钱袋子?

当听到美国对华商品加征高达104%的关税时,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只是一个抽象的数字游戏,与自己的生活毫无关联。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关税的变动,尤其是如此高的税率调整,将深刻影响到每一个人的生活成本和消费选择。
大家提前做好准备,若不出意外,4月以后,国内将迎来4个变化 - 天天要闻

大家提前做好准备,若不出意外,4月以后,国内将迎来4个变化

近些年,国内很多人都感觉到赚钱越来越艰难了。而在进入到2025年之后,大家都希望中国经济能够步入快速增长轨道。同时,消费、出口、投资这三驾马车,将助力经济稳步增长。只有这样,实体经济才能进入繁荣周期,老百姓的收入就能够“稳步增长”。而从现在情况看,国内投资和消
中国家庭存款30万,算什么水平?有人终于说了大实话! - 天天要闻

中国家庭存款30万,算什么水平?有人终于说了大实话!

在很多人的眼里,中国多数家庭的存款都应该超过30万。主要原因是,即使在中等城市,家庭存款达到30万也不够付首付款。此外,现在网上喜欢炫富的人有很多,不是晒出大量现金,就是炫耀巨额存单。这让人感觉中国多数家庭拿出30万,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所以,在国内存款超3
古越龙山9年8次提价,“黄酒一哥”靠涨价走出“江浙沪”? - 天天要闻

古越龙山9年8次提价,“黄酒一哥”靠涨价走出“江浙沪”?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在中国源远流长的酒文化长河中,三大世界古酒之一的黄酒无疑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尤其在早年间的江浙一带,家里添丁时父母都会埋下一坛女儿红或状元红,等孩子出嫁或金榜题名时宴请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