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乌克兰第聂伯州上空的“闪光”,让人嗅到了俄乌冲突的不安气息。
当天乌克兰空军宣布俄罗斯发射了一枚洲际弹道导弹,据称击中了第聂伯州的南方机械制造厂,该设施负责生产“海王星”反舰巡航导弹和火箭发动机。
普京发表讲话
随后俄罗斯总统普京证实了这一说法,不过俄军发射的并不是乌克兰所说的“边界”洲际弹道导弹(RS-26),而是一种名为“榛树”的新型中程高超音速导弹,且没有携带核弹头,此举旨在回应此前乌克兰使用美制导弹袭击布良斯克。
目前有关该导弹的资料不多。按照普京的说法,这是一种能以10马赫、即以每秒3公里速度打击目标的高超音速导弹,现有的反导系统还无法进行拦截。
此外,有俄媒宣称“榛树”导弹的最大射程为6000公里,可携带多个弹头或核武器。今年春天,在俄阿斯特拉罕州的卡普斯京亚尔导弹试验场出现的某种新型“伊斯坎德尔导弹”,很可能就是“榛树”中程导弹。
俄军“伊斯坎德尔”导弹
从乌克兰发布的几段据称是导弹袭击的现场视频可见,这枚导弹似乎携带了6枚分导式弹头,但没有配备高爆战斗部。
五角大楼发言人萨布丽娜·辛格则表示,俄罗斯发射的这枚导弹是基于“边界”洲际弹道导弹(RS-26)改进而来——需要注意的是,“边界”虽然被冠以“洲际弹道导弹”(ICBM)的名称,但实际上应该被视为一种“中程弹道导弹”,不过该导弹已经于2016年因资金问题而停止研发。
那么,应该如何看待此次俄罗斯发射中程导弹呢?
首先,虽然这次俄军发射的导弹没有配备核弹头,但分导式弹头打击已经传递出非常明确的核威慑警告信号,因为常规导弹完全没有必要使用多弹头,后者通常用于核导弹。
其次,普京将当天袭击乌克兰的导弹称为“中程高超音速导弹”,意味着在美俄相继退出《中导条约》后,曾经那把悬挂在欧洲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又回来了。
美国一手摧毁了自己建立的国家秩序
《中导条约》签署于冷战期间,属于美苏妥协的产物,其中一方面是为了限制苏联对欧洲的射程1000公里至5500公里的中程导弹威胁。
所以,欧洲实际上是《中导条约》的最大受益者,因为苏联的中程导弹或许难以打到美国本土,但覆盖欧洲绰绰有余——这也是为什么21日白宫仍嘴硬俄军发射中程导弹不会改变美国的挺乌政策,而北约的欧洲成员国却纷纷沉默,因为导弹砸不到美国人头上,他们当然不会感到害怕。
事实上,早在2019年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率先宣布退出条约、俄罗斯随后决定暂停履行义务后,时任德国外长尼尔斯就曾表达过忧虑,称特朗普退出《中导条约》的决定是“灾难性的”、“会给欧洲带来噩梦”。
看起来是分导式弹头
同样,当年普京也就美国退出《中导条约》警告说,如果俄罗斯遭到导弹袭击,“发动袭击者只有死路一条,甚至没有反悔的时间”。
但很明显,美国不仅没有将欧洲的担忧和俄罗斯的警告放在心上,如今某些短视的欧洲政客反而还一而再、再而三地配合美国将北约扩张到俄罗斯的边界。
所以,就像普京所说,俄乌冲突早已不是俄罗斯和乌克兰两个国家间的战争,而是美国正在将世界推向全球冲突,尤其是美国在2019年以牵强借口退出《中导条约》,就是“犯下了一个错误”。
#俄乌互袭升级 离核战争还远吗##普京证实对乌实战测试新型中程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