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在天津城南的铁道游击队

2024年05月16日06:25:07 军事 1752

津南支队武工队扒火车

大家口中的铁道游击队,一般指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山东鲁南地区——即现在的临城峄县滕县)的一支抗日武装。该游击队成立于1940年1月25日,是受八路军苏鲁支队命令成立,成立时称为“鲁南军区铁道大队”,人员最多时达300余人。

活跃在天津城南的铁道游击队 - 天天要闻



铁道游击队扒火车、打鬼子的故事,那真是让人耳熟能详。但是实际上,当时在敌后活跃的武工队很多,在敌人铁路沿线活动、经常扒火车的游击队也不少。当时的在天津城南活动的津南支队武工队,属下就有这样一支队伍。


那是在1943年下半年的时候,随着游击区的日益扩大,津南支队武工队的活动已经逼近到了天津城。由于很多成员都是天津本地人,熟悉地形和人脉,他们在天津近郊非常活跃,而且在部分伪军中建立起了关系。然后通过他们的掩护,武工队已经可以自由进出天津城了。

到了1943年11月初,津南支队武工队三中队的队长李成忠,副队长邵九如,带着王宝林、李庆林、陈景贵、杨洪滨、通讯员小王等一共七位同志,通过天津日本特高科的一个特务队长李德林的关系,化装进入了天津城,住在手枪队队员王宝林的姐夫王海山家里。

活跃在天津城南的铁道游击队 - 天天要闻



王宝林这个同志是天津本地人人,他是城市平民出身,靠卖苦力为生。日本鬼子侵华之后,他处于爱国热情参加了八路军。由于身手矫健枪法又准,被选入了八分区手枪队锄奸小组,多次深入敌人内部执行任务,是一位胆大心细的老队员了。而他由于从小生长在天津城,所以对这个城市非常熟悉,亲戚朋友也很多。

在进城之后,王宝林就把那些从小和自己在一起干过活,当过脚行的穷工友介绍给了李成忠队长,然后由队长分析他们是否爱国抗日,是否和穷兄弟一条心,以及性情胆量等等因素,先后发展了王海山,孙玉发,侯德明,杜文会,曹文会,李林清等30多人。然后将他们组织起来,进行抗日爱国活动。他们在天津以及周围的铁路线上非常活跃,在打击敌伪汉奸、破坏敌人的军用物资、扰乱敌人的后勤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同在敌人心脏和大血管上插上了一把钢刀,扰得敌人日夜不得安宁。由于队伍往往在夜间活动,当时的日军就把他们称为“黑袭队”。


活跃在天津城南的铁道游击队 - 天天要闻



这支队伍当时的一大特色,就是和鲁南铁道游击队一样,通过扒火车夺取日伪军的物资。比如在1944年初,邵久如、王宝林两位同志从八分区整训以后回到了天津,然后他们就带着孙玉发、王海山、侯德明、李林清、杜文会、曹文会等人,经常活动在天津至杨村塘沽静海一带的铁路线上。他们个个伸手了得,能在火车行驶当中飞身扒上跳下,把事先侦查好的物资在中途抛下,再由地面接应人员运走。

仅在1944年初到4月,他们就通过这种方式,搞到了敌人的30多捆苫布、180多袋面粉、300多包大米、20多箱纸烟,以及布匹、毛衣、枪支、弹药等等物资,使我们的部队得到了一些物资补充,同时也救济了一些穷苦群众。


活跃在天津城南的铁道游击队 - 天天要闻



而有了物资和武器以后,这支队伍开始不断袭击敌人。他们打击敌伪汉奸、火烧敌人岗楼、破坏敌人修械所、袭击日本人工厂、接应策反部队,那是杀得日伪闻风丧胆,惶惶不可终日。

当时的敌人内部有两个凶狠的大特务,一个外号“李麻子”、一个外号“王麻子”。而我们武工队的指导员梁永泰,那时候的化名姓边——当然了,这“张麻子”不一定真有麻子,但是人家梁指导员却是真有麻子。时间长了,就在敌伪那里得了个“边麻子”的外号,而且出了名的下手狠辣、对敌人毫不留情。

所以当时在敌人内部,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李麻子王麻子,最怕的是边麻子”。当时的敌人互相赌咒时,甚至会说谁干坏事,出门就让他碰上边麻子。

活跃在天津城南的铁道游击队 - 天天要闻



津南当时的这支敌后武工队,其实也可以称作“津南铁道游击队”。其种种事迹,也和鲁南铁道游击队一样精彩。可惜的是没有写出文学作品、也没有拍成电影,因此缺乏宣传,知道的人不多而已。

摘自《冀中人民抗日斗争资料》第19期

军事分类资讯推荐

金日成催促中国立即出兵,毛主席说他想多了,得让苏联和他说说 - 天天要闻

金日成催促中国立即出兵,毛主席说他想多了,得让苏联和他说说

就在早前,朝鲜已经接到了毛主席亲自签发的电报,明确表示中国将出兵援朝,并已做好准备。然而,朴一禹来到沈阳后,并没有就志愿军入朝具体事宜进行沟通,只是传达了金日成首相的要求,希望中国军队立即过江,并说金日成现在德川,志愿军指挥部也应该设在那里
来自铁军第43军的两大王牌师,六大军长,皆是军中翘楚 - 天天要闻

来自铁军第43军的两大王牌师,六大军长,皆是军中翘楚

在1948年十一月,由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改编而成的第43军,是解放战场上,四野大军的头号主力部队之一,为加快促进东北地区的解放立下赫赫战功。在战略追歼阶段,第43军与兄弟部队共同南下作战,参与衡宝战役,和兄弟部队共同重创白崇禧军事集团。此举
战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来战争新纪元 - 天天要闻

战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来战争新纪元

战争冲击波,科技世界的重塑与变革。近期战火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再次点燃,但这场战争不仅仅是对地理和政治版图的重新划分,更是一场科技领域的无声革命。战争的硝烟背后隐藏着科技创新的澎湃动力,正在悄然改变我们的世界。首先,我们看到了无人机技术的突飞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