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30日,从经开区崮山镇上空俯瞰,风雪中的威海湾畔,一栋栋建筑施工正酣,这里是奇瑞芜船威海绿色海工科技产业基地项目。投产后,拥有百余年历史的内河船厂——芜湖造船厂,将在威海翻开“由江向海”的崭新篇章。
怎能不喜!经开区招商局团队相关负责人对整个招商过程记忆犹新,从去年9月芜湖造船厂首次考察以来,项目对接几经波折,方案累计十几次推倒重做。今天,这个总投资30亿元的项目落地威海,正全面推进。
百年船厂从威海“由江向海”的答案,藏在企业一年来逐渐坚定的选择中。
修造船,是经开区“老本行”。经过多年打造,全区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日益完善,招商金陵(威海)高端客滚船已交付和在手订单总量牢牢占据全球细分市场首位。放眼过去,全国唯一一个获得整船制造许可的外资企业同样落户经开区。但受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该企业经营步入低谷。
能否引进一家行业龙头,让该企业资源“老树逢春”?
经开区招商队伍四面出击,收获了一条宝贵招商线索。随着国内汽车出口量爆发式增加,芜湖造船厂控股企业、中国500强奇瑞控股集团计划自行开展造船业务,解决汽车出口海运“卡脖子”难题。
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经开区招商团队一合计,下定决心要争得项目。可是想到容易做到难,他们之前甚至没和奇瑞打过交道,更遑论让企业把项目落户经开区。
这是一场从零开始的攻坚战。经开区招商团队拿出了十足的劲头。没拜访过企业,就通过各种渠道努力对接;企业不了解威海情况,就迅速为其提供资料……几经辗转,终于邀请到芜湖造船厂来威考察。
实地考察后,芜湖造船厂考察团队颇为心动。今年1月28日,在安徽省有关领导,奇瑞控股集团以及威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等各方共同见证下,芜湖造船厂与经开区管委签订投资意向书,双方就在经开区建设奇瑞芜船威海绿色海工科技产业基地项目达成合作意向。今年8月,正式签署合约。
经开区招商团队有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奇瑞芜船威海绿色海工科技产业基地项目合作内容,企业将在威海批量生产7000车位PCTC汽车滚装船、8万吨级巴拿马型散货船等船舶,实现奇瑞控股集团组建自有船队造船“出海”,也将进一步补全经开区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
眼下,银装素裹的项目建设现场,正孕育着新的生机。奇瑞芜船威海绿色海工科技产业基地项目的办公楼、船体维修综合车间、综合仓库的基础施工基本完工。待明年冰雪消融,这个总投资30亿元的大项目就能达到生产条件。项目达产后,年产值预计可达50亿元。(威海日报记者:初佳伦 通讯员 张明月 姜黎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