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证监会发布消息,为进一步加强融券业务逆周期调节,证监会经充分论证评估,根据当前市场情况,对融券及战略投资者出借配售股份的制度进行针对性调整优化,在保持制度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阶段性收紧融券和战略投资者配售股份出借。

融券端,将融券保证金比例由不得低于50%上调至80%,对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参与融券的保证金比例上调至100%,发挥制度的逆周期调节作用。同时督促证券公司建立健全融券券源分配机制、穿透核查机制和准入机制,加强融券交易行为管理。出借端,根据有关法规规定可以对战略投资者配售股份出借予以调整,为突出上市公司高管专注主业,取消上市公司高管及核心员工通过参与战略配售设立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出借,适度限制其他战略投资者在上市初期的出借方式和比例。同时,证监会将加大对各种不当套利行为的监管,扎紧扎牢制度篱笆,进一步加强监管执法,对各种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从严从重处罚。
证监会将持续强化融券业务监管,及时总结评估融券机制运行效果,并根据市场情况适时调节,更好发挥融券机制的积极作用。
分析认为,证监会调整优化收紧融券,提高保证金率,限制限售股融出,直接利于保护多方投资者,与此同时对于融券卖空的投资者也是一种保护,毕竟多方打爆融券的案例并不少见,提高融券门槛是对整个市场的保护,市场底又近了一步。可能在很多散户投资者的心中,融券做空不仅让人憎恨,同时也是割散户韭菜的利器,所以这次管理层收紧融券的举措,被投资者视为特大利好,但如果投资者知道融券交易的真实情况,就会发现收紧融券实则是对投资者和融券者的双重保护。
9月,“金帝股份上市首日惊现限售股被融券卖出”的消息引发市场对于融券业务的关注。
9月19日,就金帝股份上市首日战略投资者出借证券有关事宜,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公开回应。经我会核查,金帝股份高管与核心员工参与战略配售后,在上市首日由资管计划通过转融通业务将股票出借给证券金融公司,再由证券金融公司转融券给13家证券公司,124名投资者(包括35名个人投资者、89家私募基金)依规从13家证券公司融券卖出。根据目前核查情况,上述融券业务符合当前监管规定,未发现相关主体绕道减持、合谋进行利益输送等问题。
上述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还表示,针对市场反映的上市公司高管与核心员工参与战略配售后阶段性出借股票的规则,我会将充分听取各方意见,进一步论证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