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战争时期,在八路军中有一位非常英勇的战士,他就是吕俊生。
每次与日寇作战的时候,吕俊生总是带头冲锋,他在一次白刃战中,连着刺死了27个日寇,战功卓著的他,曾被评为一等战斗功臣。
吕俊生的英勇事迹,在抗日战争时期名闻全军,可是这样一位战斗英雄,为什么在新中国成立后,却像消失了一般?
吕俊生于1907年,出生在河北邢台市前青峪。因为家庭条件不好,他13岁就开始做学徒。多年的艰苦生活,磨砺了吕俊生的意志,铸就了一个顽强,而又勇敢的吕俊生。
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北上抗日的八路军队伍进入了太行山,然后吕俊生就加入了八路军一二九师。
吕俊生参军后,作战非常勇敢。1938年7月,参加山东夏津战斗时,吕俊生直接冲进日寇阵地上,他不畏惧日寇人多,拿着刺刀就对准日寇猛刺。
在那场战斗中,吕俊生一个人就刺死了27个日寇,他也因此在八路军中扬名。
因为吕俊生具有较强的战斗作风,于是组织上就准备将他培养成指战员。
他通过在一二九师的随营学校学习后,成为了一名连长。
在后来的战斗中,吕俊生依然是作战勇猛,在一次战斗中,他一个人就杀死、杀伤日伪军60多人。
在1940年的百团大战期间,在攻打高邑县的战斗中,因为敌人的碉堡阻碍了部队的冲锋。吕俊生冒着被敌人射击的危险,直接冲到敌人碉堡前面,从碉堡的射击孔中,一把就将敌人的机枪抢了出来。
除了作战勇敢外,吕俊生在部队行军的时候,经常一个人携带几个人的行装。每次有任务的时候,他都是主动承担最艰巨的任务,完全不计较个人得失。
吕俊生虽然作战勇敢,但是他的身体也是肉长的,因为多次负伤,到解放战争的时候,他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于是他从前线部队退了下来,先后在冀南军区机械处、军区补充团、军区独立营、军区工业部任职。
吕俊生在部队服役期间,最高职务做到了副营长。在1950年的时候,还被评为了全国战斗英雄。
新中国成立后,吕俊生从部队退伍,回到了农村参加建设,所以在1955年授衔的时候,吕俊生也就无缘授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