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你就好好休息,别管啦,让洪学智替你吧。”四野军首长对陈光严肃的说道。
1946年12月末,焦家岭战役爆发,那是一次发生在松花江对面的“塔木”战场上的一次惨烈的枪战。6纵第16师第一次受到攻击,起初他们认为只有对方700余人,但实际敌人有1400余人之多,甚至还有两个警卫队。
16师几次出击都没能歼灭敌军,在这次战役的总结检查中,陈光被首长狠狠地训斥了一番,战役结束后,首长果断选择替换司令员,首长思来想去,仅有一人适合,那就是,洪学智。
对国民的滥杀无辜嗤之以鼻
1913年,洪学智出生在安徽一个名叫金寨的小镇上,这里出过不少革命英雄,但洪学智却是其中最受瞩目的一个。他不但在新中国成立后两度被授予军衔,更是我们国家的第一个六星将军。洪学智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他在抗日战争中的不懈努力。
1928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政变,引起了轩然大波,无数的革命者和爱国人士被杀害,让普通民众人心惶惶,每以惶恐度日。
那时,洪学智正在县城里做苦力,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残杀革命同胞的场面,洪学智不但不畏惧,反而还带着一股愤世嫉俗的气愤,发誓要与那些不把生命当一回事的敌人斗争到底。
洪学智对国家的热爱,也成为了他今后生活的主旋律。在对父母解释清楚之后,他毅然决然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在本地所组建的农民协会,并继续吸收先进的思想,同敌人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斗争。
洪学智因为自己的出色表现,被选入了党组织,成为了一名游击队的队长,为我党的工作扫清了道路上的障碍。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很多危险,但他总是站在最前线,他对自己的战友们说:“中国共产党是我们国家的救世主,我们要坚定地走在党的道路上。”
初生牛犊不怕虎
“苏家埠”战斗,是鄂豫皖根据地的一次艰苦战斗,洪学智对此印象深刻。他所在的那个连,先后有两个连长在战斗中阵亡,洪学智成为了第三个连长。在战争即将结束的那天,他不幸地被一颗子弹击中了左边的胸膛,肺部流血不止。幸亏被俘虏的敌人军医长衣袋里藏着一些药丸,才使他捡回一条性命。
1935年,红军发起嘉陵江之战,正式踏上了长征之旅。5月,为与正处于过渡时期的中央红军汇合,向川西北挺进。当时的红四方面军第四军政治部主任洪学智,带领政治部的同志们,负责后勤工作,建立地方政府,组织群众,帮助红军。
很快,红四军就把粮草筹集、医院的管理、群众工作和后方的安保工作,都揽在了自己的身上。红四军政治部主任洪学智,成为了红四军的“后勤部长”。
1947年的一个早春,黑龙江总指挥洪学智正在全身心投入到对土匪的围剿中。但是,一个电话突然打断了他的工作。洪学智拿起话筒,原来是司令员黄克诚。
黄克诚在电话里说道:“把手上的事情都处理好,马上回哈尔滨,你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做,任命为第六纵队的指挥官。”洪学智没有丝毫迟疑,立即动身赴哈尔滨,接替第六纵队指挥官的职务,为什么黄克诚突然要任命洪学智为第六纵队指挥官呢?一切都要从一场战役说起。
焦家岭战役的爆发
1946年12下旬,北满军队南渡松花江,与南满军联合作战。四野总司令给一纵下了命令,要向松花江对面的敌人发起总攻,而六纵则要从分岔口支援一纵,掩护1纵向塔木进发。然而当6纵队16师先锋到达焦家岭时,却与一支敌军遭遇,随后发生了激烈的战斗。
根据侦察兵的汇报,敌军驻扎在焦家岭的有两个连队,加上新一军的一支警卫部队,总计700余人。6纵总指挥陈光和副总指挥杨国夫当机立断,命令第16师坚守阵地,并消灭敌人,第17、18师则继续按照原来的部署向前推进。
16师连续攻击了几次,但都没有将对方全部歼灭,直到确认对方只有一个团,两个营,还有一支警卫小队,一共有1400多人,6纵的指挥官这才命令18师52团参战,协助16师。经过一场艰苦的战斗,我们终于占领了焦家岭的主要据点。
但敌人仍在石家大院进行顽强的抵抗,我们为防止损失,决定推迟进攻,并在傍晚时分,集结兵力,准备再次出击。但是,敌人已经抓住了机会,从西北方向冲了出去。
见此情景,16师46团急忙跟上前去,最后得到第17师及松花江渡口的支援,才将这一顽固分子彻底歼灭。虽然最后打赢了,但是这次战役我军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敌军的1纵第3师虽然损失惨重,但这里毕竟是敌军的重镇,防御工事众多,而且38师中也有不少老兵,实力比50师强得多。不过除此之外,被派去支援的1纵1师,也完成了一次完美的伏击。
他们通过电话窃听到了敌人的信息,提前在“张麻子沟”设下了埋伏,一举歼灭了敌人。这一战,我们全歼了新一军38师113团的主力,以及两个警卫连1108人,山炮和装甲车各一排共1108人全部歼灭,上校王东篱被击毙。
洪学智担任六纵的总指挥
到了1947年的到来,对于整个东北的战争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东北民主联军原打算在松花江边发起一次夏季进攻,以突破四平的防御,然后再发起一次秋冬两次进攻,以逐步改变敌军的兵力,为最后的全面解放打下坚实的基础。四野首长在这个节骨眼上,不得不对各个纵队的领导人进行重新选择,其中就有了要把陈光换成洪学智,调到六纵去的决策。
洪学智是新四军中的一员大将,他在新四军时代就表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进入东北后,洪学智在剿匪作战中立下赫赫战功。6纵16师的前身,就是新四军第3师第7旅,所以洪学智对这支队伍并不陌生,也因此7野才会派他来当六纵的总指挥。
洪学智接过第六纵队的指挥权以后,他表现出了他的经营能力,也表现出了他的战斗能力。他在战斗中注重力量的集中,和杨国夫副司令和刘其人政委密切合作,勇敢地进行了战斗的指挥,6纵再一次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
经过三个月的攻势,终于将整个东北地区的兵力都打了个翻身仗,为我们军队的最终解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80年1月,洪学智被中央委员会指定为总后勤部部长。抗美援朝战争过后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洪学智建议我党中央建立一支可以打仗,也可以保证打赢战争的军队后勤队伍。为确保随时可以战斗,洪学智对此进行了一系列重大变革。同时,洪学智也从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对于上级要求缩减军事开支的要求也没有任何意见。
小结:
1990年,洪学智被选为我国第7届和第8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副主席。从1953年至今,洪学智已7次返回自己的家乡安徽金寨。每当他回乡,洪学智总会请童年时代的朋友们一起吃饭畅谈。
他对父老乡亲说:“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要动不动就跟国家这个要那个,我们的祖国还不富裕,要靠自己的努力,把祖国的面貌改变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