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8月25日凌晨2时,时任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下达了全线向兰州发起进攻的命令。
第一野战军炮兵团数百门大炮同时发出怒吼,顿时间,整个兰州城地动山摇、火光冲天。
在持续半个多小时的炮火覆盖后,一野各兵团迅速向兰州守敌发起了全面进攻。
经过几十个小时的激烈战斗,26日上午,我军红旗终于插上了兰州城头。
马步芳吹嘘的固若金汤的兰州城防,仅仅一周的时间,就被我人民解放军击得粉碎。
据统计,此役,我军共歼灭马步芳主力2.7万余人,剩余敌寇在马步芳长子马继援的率领下,分别向永登、西宁地区逃窜。
兰州宣告解放后,彭德怀命令王震率领第一兵团立即向西宁挺进,肃清残敌。
有趣的是,王震率领的大军还未抵达西宁时,马继援便如惊弓之鸟,赶紧乘飞机逃往重庆。
群龙无首的西宁守敌,很快便被我军击败,9月5日,西宁正式宣告解放。
至此,由马步芳率领的青海“马家军”的力量已基本被瓦解,但马鸿逵率领的宁夏“马家军”,却决意要死守宁夏。
1949年9月10日,彭德怀命令杨得志率领一野第十九兵团,兵分三路,高喊着“打到宁夏去,消灭马家军,解放宁夏人民”的口号,由固原县、海原县地区向宁夏进军。
我军一路势如破竹、连战连捷,沿途的“马家军”望风而逃,14日上午,我军先头部队便抵达中宁近郊。
经过三天四夜的激战,我军全歼敌三个师,另有一个军和3个骑兵团被击溃。
战至23日,走投无路的“马家军”在马全良、卢中良率领下宣布起义,当日晚,解放军便进驻银川,宁夏宣告解放。
西北解放后,彭德怀被任命为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西北军区司令员,开始了大西北的建设工作。
没过多久,朝鲜战争爆发了,彭德怀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继续率军出征。
1952年,抗美援朝战争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彭老总因病被迫回国接受治疗,由邓华任主持志司工作。
当时,医生为了彭老总的健康着想,叮嘱他必须静养,不能操劳,更不能生气。
但彭老总很快又发火了!
当时,他的老部下、时任西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廖汉生给他带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马家军”又死灰复燃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在解放西北的战役中,我军虽然歼灭了“马家军”大部,但还是有少数残余势力隐藏了起来,他们将枪支、马刀等全部藏了起来,等待时机,准备再次起来与我人民政府对抗。
尤其是原来“马家军”的一些将领,他们表面上虽然弃暗投明,但由于受到当地民风、宗教的影响,以及马步芳的洗脑等,使他们的内心并不屈服。
此外,当时我国正在朝鲜战场上与“联合国军”鏖战,国内形势比较严峻,加上又有台湾当局的怂恿,他们便借此机会,妄图起兵叛乱,建立所谓的“陆上台湾”。
听完廖汉生的汇报后,彭老总大怒,当即便命令廖汉生:“一定要打赢这场战斗,把叛军给我扼杀在摇篮里,否则就提头来见我!”
实际上,从1949年9月到1951年7月间,“马家军”就曾多次聚众叛乱。
不过,在彭老总回京主持志愿军工作之前,“马家军”残余发动的叛乱规模非常小,不成气候。
1950年5月8日,原“马家军”第八十二军旅长马云山组织残余部队、土匪、特务等发动叛乱,即“五八叛乱”。
当天凌晨,马云山便率叛军分别袭击了安国区政府和好几个区、乡政府,杀死官兵和干部群众300余人,抢劫枪支45支、手榴弹395枚、子弹200余发。
我军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才将这起叛乱平息,匪首马云山在内斗中被同伙击毙。
但这还没完,1951年4月2日,原青海“马家军”骑兵第八旅旅长马英勾结马国瑗和马国琏反叛,还成立了所谓的“中央新编第三团”。这便是轰动一时的“四二叛乱”。
这起叛乱,又导致我军有上百名官兵和群众被杀,而且还严重影响到了土改工作的进行。
为此,西北军区派出骑兵、步兵两个师,加上地方民兵、武工队等联合行动,最终一举歼灭了这伙叛军。
但“马家军”残余势力并未就此罢休,在这之后,他们又相继制造了一系列的叛乱行动,但都被我军剿灭。
现在,“马家军”再次活跃起来,廖汉生在接到彭总的严令后,准备一次就彻底让“马家军”从西北大地上消失。
1953年3月,廖汉生指挥西北军区骑兵第一师、步兵第十一师向马家军残余势力发动了全面进攻。
为了彻底、干净地消灭这支匪军,廖汉生还调来空军,配合地面部队一起进攻。
战斗开始后,战士们高喊着“不消灭土匪决不收兵”的口号,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敌人冲去。
在这之前,我军采用的基本都是“地对地”的攻击模式,虽然剿灭了匪军,但强度却不够,这也让他们觉得还有“翻盘”的可能。
但这一次,我军直接出动空军对匪军进行打击,使他们承受了之前从未承受过的猛烈打击。
经过两个月的奋战,盘踞在西北地区的“马家军”残余势力全部被我军歼灭,匪首马元祥被击毙,还俘虏1000多名武装人员。
从这个时候起,西北大地才真正得以平静,“马家军”也就此成为了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历史名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