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些高级将领中走出了例如王近山、许世友、王树声等一代赫赫战将,他们为共和国的建立贡献出了巨大功劳。
然而,红四方面军当中,并非所有的高级将领都由王近山、许世友等人好运能走到最后,部分革命将领中出现了不是回家务农,就是被错杀的人物。
比如,余家寿和徐顺礼就是典型的代表人物。
余家寿早年参加过黄麻起义,因作战勇敢骁勇善战,身被创口二十余处,被战友们戏称为“活张飞”。1936年已是四方面军10师师长的余家寿在拉池战斗中英勇奋战右眼被击中,从此变成眼部残疾战士。
后来的延安批张中,余家寿选择了离开回到大别山打算重新寻找革命队伍,而由于他的私自离队,余家寿被认定为逃兵,所以后来即便他想重新加入队伍但也因历史遗留问题始终未能如愿,最终不得不回到老家当农民。
徐顺礼的情况几乎与余家寿相同。徐顺礼也是一位单眼负伤的猛将,他与余家寿一样,文化程度不高,打仗全凭勇猛,在一次与胡宗南的战斗中,他率领劣势人数,以出其不意的打法,一举全歼胡宗南一个营,缴获不少枪支弹药。
在延安进行批张之际,他也因擅自离队而被认定为逃兵,最终也因无法再次归队而不得不回乡当农民。
第三位李特就更值得讨论一下了。
李特的原名叫徐克勋,1924年在苏联列宁格勒托尔马乔夫军政学院学习时,和傅钟、李卓然、肖劲光、刘明先、刘伯坚、曾涌泉、伍止戈、蒋经国等同学,1930年夏毕业回国后开始在鄂豫皖苏区负责政工、培养军事人才。
红军顺利会师后,他出任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常委、西路军参谋长等职务,后转战万里终于来到新疆,到新疆后,由于被王明诬陷为“托派”最终被错杀。直到李特错杀的58年后解放军总政才给他昭雪,并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以上三位都是红四方面军中的高级将领,他们每个人都历经过革命战火的洗礼和考验,为革命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因为经历或者个人性格等问题,最终走向了截然不同的人生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