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中央军委破格启用傅全有,主政成都军区,由谁与其搭档?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中央军委开始为建设一支现代化、正规化、机械化的强大军队谋篇布局。强军先点将,中央军委将一大批在对越反击战中表现出色的年轻一代军政主官,推向了领导岗位,以解决高级将领年龄偏大的问题,从而进一步优化军政人才培养梯队体制。
▲傅全有
至1985年6月,百万大裁军的历史帷幕徐徐拉开,中央军委在选将用将方面打破常规,破格启用了一起军职将领。在此背景下,中央军委破格启用时任南京军区第一军军长的傅全有,主政成都军区。
傅全有(系山西原平人,生于1930年11月)是一位实战经验极为丰富的老革命,于1946年10月参军入伍。此后,傅全有历经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实战经验极为丰富。傅全有长期在第1军战斗生活,蹲基层时间比较长。
主政成都军区之前,傅全有率部建威南疆,取得较大战果,稳定了两山战区的局势。傅全有正式主政成都军区之后,中央军委为确保“新老平稳交替”,经慎重考虑,为其配了一位久经战火考验的搭档——开国大校万海峰。
▲开国大校万海峰
万海峰系河南省光山县槐店乡万河村人,比傅全有大了近十岁,生于1920年9月。万海峰跟傅全有一样,也是穷苦人家出身,没有钱请人取名,父母只能取了个“毛头”的名字。1933年7月,傅全有还没有过三周岁生日,万海峰已经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第28军。
万海峰加入红军后,不仅有了此生为之奋斗不止的光辉事业,还收获了自己的名字“海峰”。万海峰的名字大有来头,由红28军的创始人之一高敬亭所取。土地革命时期,万海峰随军战斗在大别山,后又参加了保卫鄂豫皖苏区及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高敬亭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打得极为艰苦,缺衣少粮弹药匮乏是常态,敌人又以数倍于我的兵力围追堵截,可谓是“处处有战斗、时时有情况”。万海峰在这一历史时期,大力发扬我军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逐渐成长为一名作风顽强、军事素质过硬的红军战士。
1937年9月,南方红军各部奉命整编为新四军,万海峰所在部队整编为新四军第4支队。万海峰长期跟随高敬亭战斗生活,耳濡目染之下隐隐具备了一名军事主官的潜力。抗战初期,万海峰仍任新四军四支队司令部警卫员,后被选送至新四军皖南教导总队学习深造。
▲陈毅、粟裕早年照
1940年初,万海峰被分配至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成为了陈毅、粟裕身边的侦察参谋。抗日战争时期,万海峰先后参加过著名的黄桥决战、苏中反扫荡等战役战斗。进入解放战争时期,万海峰在第24军72师及其前身部队战斗生活。
期间,万海峰先后参加了苏中七战七捷、涟水保卫战和莱芜、孟良崮、平汉路破击战、豫东、淮海、渡江、解放长山列岛等战役战斗。万海峰驰骋华东之际,傅全有于1946年10月应征入伍至晋绥野战军3纵独立第2旅。
▲抗美援朝旧照
茫茫大西北,傅全有随部与敌展开了殊死搏斗,参加了西北战略区历次重大战役战斗,笔者不做一一赘述。建国后,傅全有成为了第1军7师21团1营营长,后于1953年随军参加抗美援朝。同期,第24军也奉命入朝参战。
至此,傅全有、万海峰一同奋战在朝鲜半岛,接受现代战争的洗礼,在各自野战军内表现可圈可点。1954年,万海峰奉命进入南京军事学院深造。1955年9月,我军首次实行军衔制,万海峰授衔大校。此后多年,万海峰一直在第24军。
▲万海峰(时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率团访问阿尔巴尼亚
1972年,万海峰由第24军军长提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顶头上司为开国少将李德生。刚到任没多久,万海峰奉命率团访问阿尔巴尼亚等国,并与外军进行了友好交流,眼界大为开阔。1975年,万海峰转任北京军区副政委,完成了从军事干部到政工干部的转变。
1976年7月,唐山大地震后,万海峰主动请缨抗震救灾。万海峰久经战火考验,指挥部队干脆利落的抢救被困人员及财产,很快就恢复了正常的生活秩序。1982年,成都军区领导班子调整,万海峰升任成都军区政委,与王城汉搭档。
▲万海峰早年照
1985年6月百万大裁军之际,成都军区面临被裁撤的命运,拟并入昆明军区。万海峰协助王诚汉起草了6条建议,向中央军委“上书”保留成都军区。中央军委采纳了两位沙场老将的建议,保留成都军区,撤销昆明军区番号及建制。
同期,刚刚从两山轮战战场下来的傅全有,被中央军委破格启用,正式主政成都军区。彼时,合并后的成都军区成了我军唯一一个执行作战任务的大军区。中央军委为保南疆战事顺利进行,留任万海峰为成都军区政委,与傅全有搭档。
▲离休后的万海峰
1988年9月,我军实行新的军衔制,傅全有授衔中将、万海峰授衔上将。1990年4月,中央军委调整成都军区领导班子,傅全有平调兰州军区司令员,万海峰则卸任成都军区政委,退居二线发挥余热。至此,万海峰结束了与傅全有的搭档生涯……
参考资料:
[1]《傅全有传》(王学东·解放军出版社);
[2]《百岁老红军万海峰上将发文怀念老战友李德生同志》(万海峰·〈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