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结束、国际新秩序建立以来,世界变得更安全了吗?
过去70多年,国家间战争的频率和烈度的确下降了。
20世纪50年代,世界平均每年发生超过6次国家间战争,到了2000年,这一数字已不足1。与此同时,世界也没有再爆发像两次世界大战那样烈度的战争。
但是,暴力并没有减少,甚至还在增加。
就像前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邓普西2012年在一次演讲中所说的那样,世界正面临“从未有过的危险”。
回到当前的俄乌冲突,世界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危险”显然是核战争的风险。
最近几个月,西方媒体宣传之下,包括普京、梅德韦杰夫、拉夫罗夫在内的俄政府高层,多次提及使用核武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可能性。
特别是普京在9月30日乌克兰四地“入俄”仪式上,公开表示新加入的领土受俄罗斯核武器保护后,核战阴影再次增加。
10月7日,拜登在民主党的一个筹款活动上发表讲话时称,核“世界末日”的风险,正处于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
拜登表示,自古巴导弹危机以来,美国还没有面对过世界末日的前景,这是第一次。
拜登强调,自己相当了解普京,这位俄罗斯领导人关于核武器的言论绝不是在开玩笑——俄罗斯的核威胁是切实存在的,特别是在俄军进攻不顺的背景下。
拜登还警告称,即便使用低当量的核武器,也可能导致局势迅速失控,最终导致全球毁灭。
这是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拜登对核战争风险发出的最严厉和最严肃的警告。
而我之所以将其称为“前所未有的危险”,是因为当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也不过只持续了13天,但俄乌冲突已经持续了7个多月,并且还有持续下去的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拜登作出上述言论当天,默克尔也再度就俄乌局势发声。
当天,默克尔在出席一场纪念活动上表示,俄乌冲突是一个“转折点”,她再次呼吁国际社会必须认真对待俄罗斯的表态,而不是一开始就将其视作虚张声势。
默克尔批评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并认为俄罗斯正在破坏包括前苏联和俄罗斯在内的国际社会,但她同时强调,想要妥善处理俄乌冲必须同时着眼现在和未来。
默克尔认为,只有在俄罗斯的参与下,欧洲才能获得持久的和平。她还告诉现场观众,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冷战”将永远不会真正结束。
这是默克尔近期第二次就俄乌局势发声。
上周二,也就是9月27日,她在出席一场开幕式时呼吁,西方应当视俄罗斯为一个认真的对话伙伴,普京的讲话绝不应该被忽视,必须认真对待。
自去年年底卸任以来,默克尔便过起了深居简出的生活,几乎不再过问政事。即便是在俄乌冲突爆发后的几个月,她也鲜少就局势发表看法。
不会有人放着闲适的退休生活不过,跑来苦口婆心地规劝西方认真对待俄罗斯的表态。
默克尔半个月内两度就俄乌冲突发声,是因为她察觉到了危险。她从小在东德长大,俄语说得非常流利,对于俄罗斯这个国家和普京这位领导人,她再熟悉不过。
默克尔是欧洲领导人,她对核战风险的警告主要基于欧洲的利益。拜登是美国总统,他对核战风险的警告主要基于美国的国家安全。
但不论是谁,都恪守“核战争打不赢也打不得”的原则和底线。
如果说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的毁灭程度是30%和50%(这只是用作对比的假设数据),那么核战争一旦大规模爆发,对世界的毁灭程度将高达80%甚至是100%。
回过头来看看现在的世界,核战风险增加、气候危机和能源危机加剧……这真的是世界希望看到和建立的国际新秩序吗?
至少这是大部分人不希望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