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掉莱曼战役后,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已经变得十分被动。作为顿涅茨克地区的战略重镇,俄军仅仅控制了莱曼市4个月(5月28日攻克,10月1日被迫撤离)。
无论是军事实力还是经济实力,俄罗斯与乌克兰都不在一个档次。这种力量对比,让绝大多数的人起初都对俄乌冲突产生了一边倒的想象——俄罗斯教训小弟那还不是分分钟的事?别提北约对乌克兰的支持,难道国际关系不该是影响战争的因素之一吗?对于一场战争咱不能赢了就吹,输了就怨天怨地!
俄罗斯被称为“战斗民族”。之所以有这样一个“享誉世界”的称号,并不是因为苏联赢得了卫国战争,而是因为俄罗斯这个民族尚武、尚战。当然,俄乌战场的一次小小的挫折对“战斗民族”来说根本不是事。
因为我们纵观俄罗斯的战争史发现,俄罗斯(包括苏联)虽然发动和参与的战争很多,但是真的赢少输多,但这并不妨碍俄罗斯成为目前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
大家好,这里是破壁调查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梳理一下俄罗斯历史上“以强输弱”的五大战争,借此来讨论一个问题“俄罗斯是不是一个尚武但不善战的国家”?
NO.5
第一次车臣战争
第一次车臣战争发生于1994年—1996年,是俄罗斯联邦与高加索
穆斯林武装分子自称的“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之间的一次军事冲突。这场战争打了两年,最后以俄罗斯联邦政府付出沉重的代价(根据官方数字,俄军死亡人数为3826人,伤者17892人,另有1906人失踪),并最终撤军后结束。战争战略目标未实现,战争结果车臣胜。
尽管当时俄罗斯刚刚完成苏联解体,联邦国家刚刚成立,但是,相对于小小的车臣来说,这肯定是一场“强vs弱”的战争吧?
从战后的总结来看,在这场战争中俄罗斯政府军出现了很多低级失误:俄军的准备十分不足,仓促应战,竟然有60%的部队是在开拔行进途中临时编组的。作战决策上举棋不定,俄军高层屡出昏招,虽然认识到对付车臣武装必须采用速战速决的战略,但是俄军却行动迟缓,打打停停,一直试图以压求和(战争这东西,不打则已,打就得往死里打)。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当时俄军的指挥系统出现了混乱的局面,俄国防部长、内务部长、边防军司令部都同时给前线的部队下命令、提要求、作指示,严重干扰了前线指挥员的指挥。另外,当时俄军还出现了信息不通畅的问题,战争开始后,俄军侦察系统对车臣的火力配属、碉堡设置等战场信息居然一无所知。
NO.4
日俄战争
日俄战争发生于1904年—1905年,是当时的俄罗斯帝国与日本为争夺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地区而发生的一场战争。其结果是日本胜,双方签订《朴茨茅斯条约》。
当时的俄罗斯已经是欧洲工业大国,日本则刚刚完成明治维新,从经济实力上来说,俄罗斯占优。俄罗斯当时拥有常备军兵力105万,战争爆发后又进行了9次动员令,征兵120万,海军舰艇总吨位80多万吨。日本,战争初期总兵力37.5万人,后期动员总兵力达到118万人,战舰总吨位26万多吨。俄罗斯实力领先日本。
俄罗斯之所以输掉这场战争,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内外交困。外部因素来看,当时的俄国与英国、美国交恶,不得不将国家90%的兵力部署在西部,远东地区兵力匮乏,战争启动后,俄国才明白这领土大了也不是好事,运兵太费劲了。从内部因素来讲,当时的俄国国内政治腐败,日俄战争前线的指挥官多是无能之辈,甚至有些将官出现了不作为的情况。还有一点因素就是,俄国当时把经略重点放在欧洲,远东驻军的后勤补给非常差,士气低落。
NO.3
苏波战争
苏波战争发生于1919年—1921年,是当时的苏维埃俄国与波兰第二共和国为领土纷争而起的。注意这里的“苏”不是苏联,而是苏维埃俄国,这场战争结束后的一年,苏联才成立。战争结果是波兰胜。双方签订里加合约,该合约对波兰有利。战争让苏俄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不得不调整对外的政策。
这场战争苏维埃俄国红军投入兵力最多时达到79万人,分两个方面军向波兰进攻。波兰高峰时投入兵力50万人。
说到这场战争失败的原因,首先一点就是当初苏俄新生红色政权的极“左”思想影响,他们的领导人对外政策的出发点都是从意识形态出发,要唤起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要彻底消灭帝国主义。这种思想在当时未免有些不合时宜。另外就是红军内部出了一些问题,当时的红军与白军连年交战,疲态尽显,而且主要的几个指挥官出现了较大的分歧,关系不好,关键时刻没有互相支援。而波兰这边则士气高涨,民族主义情绪达到高潮,士兵高喊着“波兰不会灭亡”的口号奔向战场。
NO.2
克里米亚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被俄罗斯称为东方战争,爆发与1853年-1856年,是俄罗斯与奥斯曼帝国为争夺小亚细亚地区权力而开战的,战场主要在克里米亚半岛。这也是俄罗斯单挑欧洲联军的一场战争,对方是大英帝国、法兰西帝国、奥斯曼帝国、撒丁王国联军。战争结果,俄罗斯败,被迫签订《巴黎和约》。这场战争不仅让沙俄丧失了50万兵力,也让当时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含恨而终。
这场战争又被称为“第九次俄土战争”,交战双方主要是俄国和奥斯曼帝国。当时的俄国经过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等沙皇的发展,国力逐渐强盛,实力完全超越了奥斯曼帝国。而奥斯曼帝国正走历史下坡路,固步自封,逐渐走向衰败。
这场战争的失败,总结主要是因为沙俄外交出现了巨大失误。沙俄没有处理好与英国的关系,而且最后导致英、法成为奥斯曼帝国的盟友。英法的参战直接改变了战争的平衡点,俄罗斯的火炮和舰船速度被英法军队远远甩在身后。同时,沙俄还没能处理好与普鲁士、奥地利的关系,本来拉他们当盟友,结果被“反水二人组”同时欺骗,战争布局陷入被动。更让人可笑的是,奥地利居然趁此机会抄了沙俄的后方,占据了沙俄控制的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两个公国。其次,沙俄的腐败政府体系和国内爆发的农民起义,以及落后的武器装备、运输系统都是沙俄失败的原因之一。
NO.1
阿富汗战争
苏联-阿富汗战争,1979年12月爆发,战争持续时间长达10年,这场战争被认为是苏联对外政策最大的失败,战争期间,苏联遭到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强烈谴责。这场战争的起因是苏联为实现与美国霸权之争,试图实现打通南下印度洋,控制中亚枢纽的战略企图。战争结果阿富汗胜,苏联被迫撤军,战争消耗200亿美元拖垮了苏联,也被认为是苏联解体的诱因之一。
论实力,当时的苏联和阿富汗根本就是一个西瓜一个芝麻,咱们就不用数据说明了吧。
苏联为什么会输掉这样一场相差悬殊的战争呢?从客观因素上来说,苏军陷入了阿富汗耐性极强地“游击战”,好像目前还没有哪一个国家的正规军能破解游击战,包括美军。另外就是,当时西方国家给阿富汗抵抗力量提供了巨大的援助。从主观因素来讲,就是这场战争的正义性普遍受到质疑,包括参战的苏军士兵。从战争之初,苏军的士气就不高。苏军士兵思考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我是解放者还是入侵者?
最后提问两个问题:如果把上面五场战争与俄乌冲突做对比,你会对正在进行的俄乌冲突做怎样的分析呢?你会不会觉得“战斗民族”确实是一个尚武但不善战的国家?
欢迎评论区留言。
本文作者为破壁调查局专职作者:观海
您的关注与点赞是我们最大的动力,破壁调查局在此感谢您的支持,转发也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