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
4日黎明,国民党军援兵在飞机、军舰火力掩护下,陆续在鸡冠礁码头登陆。B一47、B一51飞机每批6架不间断地对解放军登陆部队和船只进行轮番轰炸扫射。同时又以军舰2艘和B一26轰炸机对桃花岛进行轰炸。国民党军援兵登上登步岛后,立即向解放军反扑。敌75师224团团长萧宏毅于6时30分上岸向221师师长吴渊明报到并商讨作战方案。经过一番争执,敌224团留下一个营作221师预备队,主力向炮台山发动进攻。8时30分,224团全部上岸,在敌661团协同下凭借山炮的火力支援攻占了张岗湾山,继而进攻炮台山。我182团3营7连在副营长柴发坤指挥下连续打退敌5次集团进攻后,终因敌众我寡于中午放弃炮台山阵地,和营主力一起固守竹山、野猪塘山东北2个无名高地,继续顽强抗击。183团1营在182团4连和协同配合下,固守在流水岩山一带,不断以小分队进行阵前短距离出击,连续击退了敌7次攻击。
当晩21时,师指、183团3营、2营一个连、师侦察连、警卫连、92步兵炮连、182团1营、2营一个半连,在师长胡炜亲自率领下渡登登步岛投入战斗。当时决定,183团全力沿大山向鸡冠礁攻击,182团主力沿炮台山、张岗湾山猛攻鸡冠礁,3营1个加强连沿野猪塘山以北谷地直插鸡冠礁。
敌67师200团白天进攻流水岩山连遭打击后,夜间以2个营的兵力,迂回到流水岩山侧后,配合正面攻击。183团3营在攻击前进中,与其遭遇,展开激战。至5日3时,敌大部被歼。4时,182团1营攻占了张岗湾山,继续向陆家岙发展,天亮后占领陆家岙一带山地,以火力封锁码头和敌山炮阵地。182团2营与敌224团2个营在炮台山东南面及周围的3个高地展开反复争夺的拉锯战,并以一支奇兵沿山沟死角直插政224团通信中心,缴获电台一部。直到天亮,我2营未能攻占炮台山,而183团3营直插鸡冠礁的1个连也未能插进去,造成182团1营三面受敌,被迫于9时撤出张岗湾山。
敌第67师201团和87军警卫营于11月5日天亮后全部到达登步岛,(67师199团于下午15时到达)。岛上国民党军总指挥87军军长朱致一立即部署警卫营负责攻击部队的侧翼安全,以集中全力进攻,企图全歼解放军登陆部队。8时后,敌军在飞机、军舰、山炮支援下集中优势兵力向流水岩山、野猪塘山、竹山一线发动连续攻击。针对敌军的火力优势,我183团1营采取诱敌近战之法,待步兵接近阵地炮火暂停之时,勇猛果敢地实施反冲击,以肉博战、白刃战将敌一次又一次打退。敌201团团长李向辰亲自带领预备队1营从左翼加入战斗,经8次反复冲锋,以伤亡400余人的代价,于下午14时攻占了流水岩山及大涂面一线。
中午12时,我61师师长胡炜同师副参谋长王超详细察看了地形后分析了战场态势:我军以5个营的兵力与敌进行了两天两夜的反复阵地争夺,虽然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但伤亡越来越大,有的营只剩下20多人,后方已无援兵,前方弹尽粮绝……敌我力量悬殊太大,我军又是背水作战,情况异常危急!在这关系到数千官乒存亡的生死关头,61师师长胡炜毅然决定撤退,亲笔起草了“情况紧张,今晚撤出战斗”这一简短的电报,一面将决定上报22军并21军,一面组织立即撤退。同时通知留守桃花岛的副政委李清泉调所有船只,天一黑即来登步岛撤运部队。
在敌优势兵力的压迫下组织撒退是很困难的。胡炜确定当晚以佯攻掩护部队撤退。令182.183团各组织一个营的兵力,担负掩护任务。每营组织若干小分队,各配司号员一名,轮番对敌实施佯攻。入夜后,枪声、爆炸声、冲锋号声四起,国民党军未敢轻举妄动。
61师把全部伤员、烈士遗体先运至渡口,最后掩护部队以交替掩护的方式登船、撤出。由于当夜潮水、风向都较有利,40艘船来回运输了四趟,至11月6日1时,登陆部队全部撤回到了桃花岛。6日天亮,国民党军发现,阵地上已无解放军,一夜之间,全都消失。
登步岛之战,我军未能实现歼敌占岛的计划。与敌激战2昼夜,以伤亡1488人的代价,毙、伤、俘敌3396人,带回了398名俘虏。
我军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背水作战等极为不利的情况下,果断撤出战斗,粉碎了国民党军制造第二个金门之战的企图(1949年10月24日解放金门失利)
攻占登步岛失利的原因客观上是由于没有海空军的支援,未能对敌渡口进行封锁阻拦国民党军的增援。主观上轻敌,缺乏渡海作战经验,准备不足。22军未采纳61师缓打登步岛的意见,也未向61师传达10月29日中央所发的金门失利的通报。
61师的指挥是正确、果敢、和明智的,及时撤出避免了更大的伤亡。
在人民解放战争中牺牲的英烈们永垂不朽!向牺牲的烈士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