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君剑
据央视军事报道,近年来解放军海军潜艇力量高效发展,“巨鲸”不断入海,从去年开始列装海军的“大黑鱼”,长征18号战略核潜艇,更是颇受军迷关注。
央视报道披露的画面显示,长征18号艇已经参加了解放军海军在南海的演训行动,此次演训,仍然划为红军对蓝军,也就是一次面向实战化的训练。长征18号艇艇长张晓鹏坐镇指挥的潜艇扮演红方角色,对面蓝军布下阵势,以反潜机、巡逻船、驱逐舰等组成严密的防守网络,张晓鹏必须努力指挥长征18号艇突破包围圈,只有摆脱了蓝军的纠缠,作为红军的长征18号艇,才有机会打响反攻。
作为资深的潜艇专家,张晓鹏曾在多艘潜艇上任职,各型潜艇的性能,以及潜艇的发展对他而言了然于胸,张晓鹏认识到,时代在发展,潜艇技术和反潜技术也在发展,只有不断立足实际,与时俱进,才能找到新的指挥作战方案。多年来,张晓鹏带领的团队曾在一空二白的情况下创造出自己的理论考核指标,确保国产核潜艇完成试航,他的团队也曾在处理特情时,以冷静有效的手段化解故障危机。
这一次面对蓝军围堵,张晓鹏照常镇定冷静,在缠斗20多个小时之后,他指挥核潜艇进入静默状态,有意“示敌以弱”,给对方制造错觉,由于新的长征18号艇性能更好,因此能够在静默状态下潜航,对方逐渐找不到长征18号艇的位置信息,这给长征18号艇突破跟踪限制,寻找反击创造了相应的条件。
这一次训练堪称意义重大,用张晓鹏的话说,只有不断攻克难题,创新发展,才能确保“时刻待战、随时能战”。
众所周知,战略核潜艇肩负的是核威慑使命,但是在面对真正对手时,对方也不会轻易露出漏洞,甚至会安排专门的反潜力量来跟踪核潜艇。对于游弋在大洋深处的“大黑鱼”而言,除了依靠己方护航力量来保护自身之外,加强训练、寻求实战策略也是重中之重。
作为世界上主要的军事大国,美国和俄罗斯都有发展战略核潜艇编队,都有注重实战训练以及导弹试射。中国是坚持和平发展的国家,我们的战略核潜艇编队主要肩负震慑对手、维护和平的使命。作为一种二次反击力量,战略核潜艇的存在,能够确保蠢蠢欲动者不敢越雷池一步。长征18号艇的成功发展,正说明我们的核潜艇技术已经十分成熟,这是值得我们自豪骄傲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