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年代的巾帼英雄
史建国,女,具体生年不详,1961年病逝,原籍藁城区兴安镇角中村人,成年后嫁于邻村武家庄村穷苦农民武连堂为妻。1930年,史建国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史建国担任我党秘密交通员。日寇为了掠夺冀中物资,修建石德铁路。石德铁路正好从角中村史建国房后经过。史建国决心炸毁日寇运输军火的列车,经过深入观察,经请示党组织批准,她带领本村党员和民兵,在夜晚把地雷神不知,鬼不觉的把地雷埋到铁路上,等日寇军列驶来,亲手拉响导火索,炸翻了列车,炸死炸伤了军列上的数名日军。
1942年,史建国调到藁城第一区抗政府妇救会当干事,在日寇“五一大扫荡”时,随县委转移到束鹿(辛集)、晋州周边一带,抗日形势极端艰难,抗日力量收到严重破坏,她奉命返回恢复一区的工作,受到日伪围捕,一直吃住秘密隐蔽在滹沱河畔的树林草丛中。次年,她在无极店尚村参加藁无县委会议,被敌人堵在屋内,把枪都架在在了窗台上,要她出来投降。她从容的高声答到:“喊什么?我男人还正睡觉哩”。狡猾的敌人边喊边往屋里闯。史建国顺手一甩手枪,一梭子弹撂倒几个敌人,快速夺门而出,越过墙头,冲出了敌围。
母亲送子上战场
不久,丈夫武连堂调到四区工作,不幸被敌人杀害。她擦干眼泪又把身边唯一的儿子送到八路军的队伍去参军,儿子在战场上壮烈牺牲。
1945年10月7日,八路军进行解放藁城的最后战斗,史建国带领妇女支前队,在枪林弹雨中往返穿梭,运送物资,有力的支援了前线,荣立三等功。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依然任劳任怨,忘我工作,被授予“劳动模范”光荣称号,多次出席省、地、县劳模表彰大会,1961年病逝于家中。
写到最后,可能有粉质疑,对革命先烈为什么用难听的“寡妇”一词,是不是太有所大不敬?其实开始我也犹豫,但是让我定下心来的是看到了这样一段话:“寡妇不是贬义词,是诠释生命的生生不息,是面对艰辛的顽强不息,是越挫越勇的坚韧不拔(摘自网络文章)”,故此为之。[祈祷][祈祷][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