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军西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藏地方当局的部分人员,在外国帝国主义的支持下,拒绝和中国共产党、人民解放军进行关于西藏和平解放的谈判,企图对抗我人民解放军解放西藏为了使西藏回到祖国的怀抱.我西南军区遵照巾央和中央军委的指示,在西南战役结束后不久即组成以十八军为主要力量的西进兵团,在西北军区部分部队的配合下准备进军西藏。
为了顺利完成进军西藏和守卫边防的艰巨任务,军区极其注意解决对十八军人员装备、交通运输、物资供应的保障工作。贺龙司令员曾多次听取与研究后勤供应工作,并且反复交代要给进藏部队以最好的装备,最好的骡马。进藏部队需要什么,能办到的一定要满足他们的要求。早在二野刘、邓首长发出《关于动员全军支援十八军进藏的指示》中就说过我十八军现受领进占西藏的光荣任务,我们决定动员全野战军的一切可能的力量,从装备、运输力各方面来支援该军。因此决定由每军抽调精良的马匹,组织一千匹马的运输部队,并配齐一部、饲养员及驮鞍。
并责成第十、十一、十二军每军从解放战士中抽调四川省以外各省的三千名(共计九千名)精壮士兵给十八军......在这个指示中,还决定向各军抽调了十二门九二式步兵炮、七百支卡宾枪、四百支汤姆式冲锋枪,以及一个基数的弹药等较好的武器给十八军。同时,西南军区为了把支援进藏工作落到实处,还决定成立了进藏支援司令部,任命十八军副军长昌炳桂为司令员,第二野战军后勤政拾部副主任卢南樵为政治委员负责支援进藏工作。川西军区还抽调部分部队,充实了十八军因在剿匪作战中的减员。
并且从成都缴获的汽车中,挑选出四五百辆,组成汽车运输部队,以及筹集了大量的汽油、酒精等燃料,供给进藏部队使用。由于领导重视多方支援,使进藏部队的人员充足强壮,武器装备精良,其他物资也满足供应。道路经过抢修和新辟,也基本上能够保障汽车或骡马运输的需要。这样就将“补给重于战斗”的方针落到了实处,较好地保障了进藏部队适时地发起昌都战役和向拉萨进军。
西南军区党委遵照党中央的指示,根据进军西藏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实际情况,提出进军西藏的方针是:“政治重于军事”、“补给重于战斗”。担任进军西藏任务的部队,在进行物资、道路等准备工作的同时,抓紧时间对指战员进行了思想教育和政治动员。针对当时部队中存在的一些不良思想情绪,积极开展了形势与任务的教育。通过评功、诉苦、宣誓大会,启发广大指战员的阶级觉悟和战斗热情,自觉地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为完成解放中国大陆西南地区最后一块领土的光荣任务,奋勇地向西藏进军。
为了及时掌握进藏部队的思想动态,和做好思想动员工作,西南军区政治部曾派出工作组去十八军帮助工作。一九五一年三月,在兄弟部队的配合支援之下,开始向西藏进军,沿途经过大小二十多次战斗,到达了昌都外围,但敌人仍占据着昌都。十月六日至二十四日,我军发起了昌都战役,一举攻占昌都。歼灭敌人昌都边都使总署及第三、七、八、十和真伯拉等六个代本(相当于团)的全部和其他三个代本的一部。第九代本起义,共计六千余人。昌都战役的胜利,使我军控制了西藏东部的政治、经济、交通中心,给了西藏上层反动分子一个严重的打击和震慑,促进西藏统治集团的内部动摇分化,为尔后的和平解放西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西藏地方当局看到昌都失守,我军进军西藏势不可挡,于是在一九五一年四月派出代表来北京谈判。
五月二十二日。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的代表在北京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根据协议规定,我进军西藏的几支部队,分别于七月、八月,从西康、云南、青海、新疆出发,向拉萨等地挺进。我军进藏部队,在进军中战胜了冰天雪地、道路艰险、物资供应不足以及高山缺氧的重要困难。于当年十二月先后进抵了西藏首府拉萨及其它地区,终于完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艰巨任务。
昌都战役结束后,我曾赴昌都了解进藏部队情况,检查和指导工作。进藏部队广大指战员的那种克服万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自我牺牲精神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深深感动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