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良好”乘组与神舟十四号乘组分享太空生活小技巧

2022年06月29日14:54:21 军事 1005

6月28日下午,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返回74天后,在北京航天城与媒体记者见面。这是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返回后,首次与媒体和公众正式见面。

“感觉良好”乘组与神舟十四号乘组分享太空生活小技巧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新华社

航天员大队大队长、航天员系统副总指挥景海鹏介绍了航天员乘组返回后恢复情况及后续计划安排。据介绍,航天员乘组返回后相继完成了隔离恢复、疗养恢复阶段各项工作,已全面转入恢复观察阶段。目前,航天员身心状态良好,各项医学检查结果正常,运动心肺功能基本恢复,肌肉力量、耐力以及骨密度得到了很好的恢复,达到了预期效果。在完成恢复期各项工作、进行恢复健康评估总结后,3名航天员将转入正常训练工作。

见面会上,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就驻留空间站阶段和返回后的相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

被问及返回地球前,三名航天员为神舟十四号乘组入驻空间站做了哪些准备和交接工作时,翟志刚说:“我们乘组在返回之前,跟神舟十四号乘组进行了天地双向视频,利用手持摄像机采用直播的方式,对空间站上的工作生活以及做各类科学实验所有设施设备的位置和使用技巧仔细沟通和交流。同时,我们把天上不易操作的东西,还有一些我们使用过的工具放在了什么地方,都说得很清楚。落地返回以后,我们又跟神舟十四号乘组面对面,交流了我们在天上6个月以来的生活经验、工作经验。”

“他们对天上的一些小事很感兴趣,因为所有正常操作和实验,他们已经培训得很好。实际上我们在天上有一个很小的细节,是认为干起来觉得特别累的小事:剪脚趾甲。第一,脚收不回来。第二,脚上的指甲不能让它乱飞。像这样的生活小事,包括我们在天上180多天的睡眠采用什么样的姿势、方法,怎么睡得又香又甜,都是有技巧的。”翟志刚说。

同时,他还表示,“感觉良好”并不是我和我们乘组的专用,我们大队的每一位航天员都说过“感觉良好”。每一次“感觉良好”,背后都饱含着亿万国人对我们航天事业的支持;每一次“感觉良好”,背后都凝聚着工程全线辛勤地付出;每一次“感觉良好”,背后都是我们乘组之间的密切配合和个人的努力。

在王亚平看来,在太空生活了180多天,心理调节是航天员要面对的最大挑战之一。“但是我们都很好地克服了这个困难,圆满顺利地完成任务,返回地面。”王亚平说。

作为第一位出舱的女航天员,和中国首位出舱的男航天员共同合作,王亚平感觉如何?

“我觉得身着新一代舱外航天服,和指令长共同执行空间站出舱任务,真的很幸运。这次任务也让我们收获了‘感觉良好’乘组的称号,我们指令长经验丰富,指挥若定,让我们对圆满完成任务充满信心,也让我更好地享受出舱过程。”王亚平说,在出舱那一刻,我感觉像是打开了另外一个世界的门,飘出舱外,置身浩瀚宇宙、尽享天外之天。宇宙的美,震撼了我,宇宙的深邃,始料未及,而我们居住的蓝色星球悬居其间,平静、美丽而祥和,那是一种从未有过的体验和感觉。相对于神舟十号任务,这次任务让我有一种穿越的感觉,这种穿越不仅仅是来自于全新的舱外空间,也来自于我们飞行平台的全方位升级,来自于我们各项科技的全面革新,来自于我们飞行时间质的飞跃。

对于首次飞行这么长时间,有什么特殊措施和防护手段?叶光富说:“为了确保我们在长达半年的太空生活中能够持续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整个任务团队做足了工作。包括提供强大的地面保障支持,制定科学合理的飞行任务计划,完善在轨医学与健康保障措施,优化失重防护和在轨锻炼方案,并丰富了在轨锻炼的设备设施,比如太空跑台、太空自行车、拉力器、呼吸肌锻炼器等。此外,保障团队还为我们量身打造了多套太空养身保健操。通过落实这一系列方案与措施,进一步促进我们在轨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我们因此才能够在整个任务期间始终感觉良好。”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廉颖婷通讯员 占康

来源: 法治日报

军事分类资讯推荐

金日成催促中国立即出兵,毛主席说他想多了,得让苏联和他说说 - 天天要闻

金日成催促中国立即出兵,毛主席说他想多了,得让苏联和他说说

就在早前,朝鲜已经接到了毛主席亲自签发的电报,明确表示中国将出兵援朝,并已做好准备。然而,朴一禹来到沈阳后,并没有就志愿军入朝具体事宜进行沟通,只是传达了金日成首相的要求,希望中国军队立即过江,并说金日成现在德川,志愿军指挥部也应该设在那里
来自铁军第43军的两大王牌师,六大军长,皆是军中翘楚 - 天天要闻

来自铁军第43军的两大王牌师,六大军长,皆是军中翘楚

在1948年十一月,由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改编而成的第43军,是解放战场上,四野大军的头号主力部队之一,为加快促进东北地区的解放立下赫赫战功。在战略追歼阶段,第43军与兄弟部队共同南下作战,参与衡宝战役,和兄弟部队共同重创白崇禧军事集团。此举
战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来战争新纪元 - 天天要闻

战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来战争新纪元

战争冲击波,科技世界的重塑与变革。近期战火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再次点燃,但这场战争不仅仅是对地理和政治版图的重新划分,更是一场科技领域的无声革命。战争的硝烟背后隐藏着科技创新的澎湃动力,正在悄然改变我们的世界。首先,我们看到了无人机技术的突飞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