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野战军大多来自红二方面军,为何司令员不是贺龙?

2022年06月29日09:49:20 军事 1501

作者:莫孤烟

1947年3月,蒋军在全面进攻受挫后改变战略,向山东和陕北进行重点进攻。陕甘宁边区的野战部队只有两万多人,是保卫延安的主要力量,急需有人统领这支部队去和胡宗南的三十万大军周旋。

西北野战兵团的部队从历史渊源来说,基本都是原红二方面军、八路军120师的部队,也就是说,基本是贺龙带出来的。这样看来,由贺龙来出任西北野战兵团司令员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不过,主席却让彭德怀挑起了这副重担。

西北野战军大多来自红二方面军,为何司令员不是贺龙? - 天天要闻

朱老总和彭总在一起

彭德怀自1943年从华北前线调回延安后,就不再一线指挥部队。在解放战争初期的职务是副总司令,同时还兼任总参谋长,是坐镇中军帐的人物。在陕北危急关头由他而不是贺龙来指挥西北部队,其实有其必然性。

抗战时期,由红二方面军改编而来的八路军120师开辟了晋绥根据地,成为保卫陕甘宁边区的屏障。正因为如此,120师以及晋绥军区的部队没有得到太大的发展,到抗战胜利时无论地盘还是军队数量都比其他根据地少得多。贺龙在抗战后期的职务是陕甘宁和晋绥地区联防军司令员,主要任务是巩固和发展晋绥根据地,抗战胜利后又出任晋绥野战军司令员,因此长期不在延安。到胡宗南进攻陕北时,急调贺龙回来是不现实的。

西北野战军大多来自红二方面军,为何司令员不是贺龙? - 天天要闻

贺龙和夫人薛明在晋绥军区司令部合影

军队中的“山头”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贺龙带出来的兵自然最听贺龙的,换其他人来带,未必很听招呼,除非是军中威望比贺龙还要高的人。如此一来,由彭总来带西北部队就是当时的不二选择,无论是职务、威望,还是指挥大兵团作战的能力和经验,彭总都是当时的最佳人选。

晋绥野战军下辖三个纵队,都是贺龙的本部人马。在陕北战场最焦灼的时候,总部曾三次征调,结果贺龙二话不说,亲自把这三个纵队送过黄河,交到了彭总的手里。到1947年7月西北野战军成立,彭总统一指挥西北地区的所有部队,而贺龙事实上担负起了后勤保障的职责,不再带兵打仗。

西北野战军大多来自红二方面军,为何司令员不是贺龙? - 天天要闻

【1949年12月,贺龙率第十八兵团和第七军一部入川。图为贺龙在进军途中与王维舟(左二)、周士第研究战役部署】

作为军人,谁不希望征战沙场,谁不希望自己手中的兵越多越好?但贺龙把自己的部队毫无保留地都交给彭总指挥,在此过程中则毫无怨言,这样的境界堪称典范!

彭总之前并未直接指挥过二方面军的部队,因此在指挥上还存在一个磨合的过程。特别是彭总一贯铁腕治军,批评人不给面子,这也让不少原二方面军干部感到难以接受,结果就出现了一些矛盾,一些事还闹得很不愉快。

西野攻打榆林时,1纵一连几天攻不下来,只能全军撤退。结果刚撤到安全地带,电话一架起,彭总的电话就打来了,一顿大骂。接电话的是1纵政委廖汉生,原本还在耐心解释,结果彭总一句“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贺龙的脸都让你们丢光了”,这把廖汉生彻底惹火了,红着眼睛喊:“我让你好好看看贺龙的部队是什么样!”

西北野战军大多来自红二方面军,为何司令员不是贺龙? - 天天要闻

彭总在做战前动员

以当时西野的物质条件,打不下榆林实属正常。1纵一共就1门野炮,20发炮弹,打到城墙上就一个白点。榆林周围全是大沙漠,根本不能就地取粮,三天不能结束战斗部队就必须得撤走。战斗失利原本就一肚子火,还挨了彭总一顿骂,甚至把贺龙都牵连了进来,这让“贺龙的部队”如何能接受得了。

又过了几个月,1纵奉命攻打耙子山,结果久攻不下,而且还牺牲了一个团长。彭总把电话打到1纵司令部,怒斥1纵“你们到底在干什么?”责令他们必须把阵地给攻下来。司令员贺炳炎顿时火起,大喊“攻不下!伤亡惨重,有困难!”然后就摔了电话。

贺炳炎也是火爆脾气,敢摔彭总的电话也就只有他了。不过,1纵最终还是攻下了耙子山,但从上到下心里都很不痛快。

西北野战军大多来自红二方面军,为何司令员不是贺龙? - 天天要闻

西北野战军在战斗中

1纵和彭总的矛盾在西野,已经是人人皆知了,远在晋绥的贺龙深感不安,决心要出面化解这一矛盾。1948年5月底,西北野战军在土基召开前委会议,总结刚刚结束的西府陇东战役的经验教训。这次会议意义重大,西野团以上干部都来了,贺龙也来了。

西府陇东战役先胜后败,6纵在屯字镇陷入马家军包围中,差点全军覆没。1纵奉命增援,结果由于情报不明而走错了路,差点酿成大祸。

西北野战军大多来自红二方面军,为何司令员不是贺龙? - 天天要闻

西北野战军主要领导,从左至右依次为赵寿山、张宗逊、彭德怀、甘泗淇

在土基会议上,彭总重点批评了在西府战役中表现不佳的4纵,同时又一次痛骂了1纵。这件事1纵当然有责任,但战斗过程中彭总几次越级指挥,客观上也对指挥产生了影响。贺炳炎和廖汉生忍无可忍,在会上当众顶撞彭总。廖汉生说:“既然你信不过纵队干部,那就干脆把我们都撤了,你直接指挥各团好了!”贺炳炎说:“我们做对了你要骂,做错了你更要骂,老子不干了!”

参会的贺龙一看这种场面,这还了得?立即站起身来,把廖汉生和贺炳炎痛批了一顿:“你们一个个的都长本事了,听不得骂了?”

廖汉生和贺炳炎都是贺龙的爱将,他俩从参加红军就一直跟着贺龙,廖汉生还是贺龙的外甥,别人的话兴许听不进去,贺龙的话那是言听计从的。会后,贺龙把廖汉生和贺炳炎单独留下来谈话,责令他们必须要给彭总作检讨,必须无条件执行彭总的命令,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西北野战军大多来自红二方面军,为何司令员不是贺龙? - 天天要闻

贺龙和两位独臂战将在一起,左为贺炳炎,右为彭绍辉

廖汉生和贺炳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主动去找彭总承认了错误。耿直爽快的彭总自然也不会和他们计较,反倒是欣赏他们的火爆性格,同时也做了自我检讨。这样一来,双方心中的不快烟消云散,全军上下团结一心。

以往人们在说起西北解放战争的历史时,总是着墨于彭总和他指挥的西北野战军部队,很少关注贺老总。其实贺龙对西北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仅全力支援了前方的财政物资,还促进了全军上下的团结,起到了别人起不到的作用。这一点,彭总是非常感动的。到上世纪90年代编写第一野战军战史时,许多一野的老同志都说,战史中一定要着重写贺龙的贡献和作用,否则,就是不尊重历史!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军事分类资讯推荐

金日成催促中国立即出兵,毛主席说他想多了,得让苏联和他说说 - 天天要闻

金日成催促中国立即出兵,毛主席说他想多了,得让苏联和他说说

就在早前,朝鲜已经接到了毛主席亲自签发的电报,明确表示中国将出兵援朝,并已做好准备。然而,朴一禹来到沈阳后,并没有就志愿军入朝具体事宜进行沟通,只是传达了金日成首相的要求,希望中国军队立即过江,并说金日成现在德川,志愿军指挥部也应该设在那里
来自铁军第43军的两大王牌师,六大军长,皆是军中翘楚 - 天天要闻

来自铁军第43军的两大王牌师,六大军长,皆是军中翘楚

在1948年十一月,由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改编而成的第43军,是解放战场上,四野大军的头号主力部队之一,为加快促进东北地区的解放立下赫赫战功。在战略追歼阶段,第43军与兄弟部队共同南下作战,参与衡宝战役,和兄弟部队共同重创白崇禧军事集团。此举
战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来战争新纪元 - 天天要闻

战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来战争新纪元

战争冲击波,科技世界的重塑与变革。近期战火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再次点燃,但这场战争不仅仅是对地理和政治版图的重新划分,更是一场科技领域的无声革命。战争的硝烟背后隐藏着科技创新的澎湃动力,正在悄然改变我们的世界。首先,我们看到了无人机技术的突飞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