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号下水引发俄媒反思:中俄航母有共同基因,中国却拒绝废话

2022年06月28日23:03:06 军事 1037

福建号下水引发俄媒反思:中俄航母有共同基因,中国却拒绝废话 - 天天要闻

前不久航母“福建”号下水,引发了各国媒体的关注。相对于西方媒体的看法,俄罗斯媒体的观察角度却更令人玩味,因为中国第一艘航母本身就源自于苏联。

俄罗斯TOPCOR网撰文指出,中国航母和俄罗斯航母都拥有苏联的基因,但现代俄罗斯海军却走上了一条“不同的发展道路”。

福建号下水引发俄媒反思:中俄航母有共同基因,中国却拒绝废话 - 天天要闻

不浪费时间的“中国模式

文章作者谢尔盖·马尔热茨基指出,中国早在1980年代就开始密切关注航空母舰。和苏联一样,中国海军很早就得出结论,为了对抗敌方航母战斗群,最好有自己的航母,而不是局限于所谓的“不对称能力”和其他“原创”概念。中国第一次体验航母,研究报废的澳大利亚海军“墨尔本”号航空母舰,后来还与西班牙方面就轻型航母的设计进行过交流。

作者指出,真正的突破是在几艘前苏联重型航空巡洋舰“明斯克”号、“基辅”号和“瓦良格”号落入他们手中之后。克服了重重困难,购买的“瓦良格”号最终被中国建造完工,变成了第一艘中国自己的航空母舰“辽宁”号。另一方面,成功复制苏-33重型舰载机,也提供了关键一环。在此基础上,中国训练了最早一批航母专业人员和舰载机飞行员。

福建号下水引发俄媒反思:中俄航母有共同基因,中国却拒绝废话 - 天天要闻

此后,在获得了航母操作的实际经验并发现了苏联设计的缺点后,中国建造了第二艘航母“山东”号。与苏联原型一样,该船使用的仍是燃气轮机动力,舰载机起飞使用的仍然是滑跃甲板,但舰载机数量得到了增加。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舰船规划能力十分强大,一大批护航军舰并行建造,立即形成了一个成熟的战备航母战斗群。

但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2018年中国开始建造第三艘航母,名为“福建”号。这艘船与其前辈有很大不同,它的排水量为80000吨,采用混合推进方式。最大的进步在于,“福建”号没有配备滑跃起飞甲板,而是配备了三部电磁弹射器,甲板是直的。舰载机联队的确切规模尚不清楚,但很明显将比其前身更大,并将包括至少一架舰载预警机,这将从根本上提高中国航母编队的作战能力。

福建号下水引发俄媒反思:中俄航母有共同基因,中国却拒绝废话 - 天天要闻

俄作者认为,如果“辽宁”号和“山东”号在概念上接近俄军的“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号,那么“福建”号很可能从更先进的苏联“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母中获得了最大的收益,后者具备的核动力装置,也许会在中国未来航母上得到实现。

俄作者为此感慨,中国同志并没有浪费时间和精力去争论“是否需要航母”,而是直接建造航母,第一艘,第二艘,第三艘,尽可能一步一步地去积累经验。在将“钥匙”交给中国同志后,自己的国家作为苏联的继承者,情况又如何呢?

福建号下水引发俄媒反思:中俄航母有共同基因,中国却拒绝废话 - 天天要闻

走上歪路的“俄罗斯模式”

作者指出,这对俄罗斯来说并不容易,整个世界和苏联的经验都被完全否定了!甚至于,大手笔订购了四艘核动力航母(“乌里扬诺夫斯克”级)的苏联海军司令戈尔什科夫元帅,却被后世贬低为“对海军专业一窍不通”。俄罗斯最后一艘重型载机巡洋舰——“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号的命运,就客观地反映了所有系统性问题。

作者称,当俄罗斯内部激烈争论是否需要航空母舰时,出于某种原因,却忘记了我们已经拥有航空母舰。问题是他们无法让这艘航母真正做好战斗准备:苏联解体黑海舰队被俄乌瓜分,“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号被迫转移到北方舰队,此时却没有一个负责人愿意为其维护提供基础设施建设。结果,这艘宝贵的航母在没有热力和电力供应的情况下在北极圈的冬天站了二十多年,白白浪费了这份宝贵的遗产。

福建号下水引发俄媒反思:中俄航母有共同基因,中国却拒绝废话 - 天天要闻

即使这艘航母重新拉上了一线,却只是在几个海域疲于奔命。“库兹涅佐夫”号参与叙利亚战役暴露了它的所有问题:技术条件很差,舰载飞行员没有足够的飞行时间等等。

作者称,建造新航母不仅遭到众多“仇恨者”的反对,而且俄罗斯也缺乏造船能力,缺乏专业的造船人才和设备,缺乏为航空母舰提供服务的基础设施——在北方和太平洋舰队中。这就是真正的一切,戈尔什科夫元帅航母理想的悲惨结局。俄罗斯海军的命运,变成了隐藏在海岸附近的“蚊子”,以及甲板上装有“道尔”防空系统的拖船?

福建号下水引发俄媒反思:中俄航母有共同基因,中国却拒绝废话 - 天天要闻

但是,俄罗斯海军并没有完全放弃,两年前在Zaliv工厂开工了两艘排水量为40000吨的23900型通用登陆舰。这两艘登陆舰不仅可以携带直升机,执行反潜和打击任务,还可以携带无人机。目前,俄罗斯已经开始研制一种基于甲板的无人机,而“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有望成为无人机的训练平台。

两艘大型登陆舰的首舰“米特罗凡·莫斯卡连科”号将成为黑海舰队未来的旗舰,该舰在塞瓦斯托波尔的船厂建造。第二艘“伊万·罗戈夫”号将前往太平洋舰队,在那里它只需要为其建造沿海基础设施。

不过,文章作者的期望仍然不甘心仅仅限于这些,毕竟23900型登陆舰只能算是“准航母”。他认为,俄罗斯仍需要获得大型船舶的建造设施和经验,如果尼古拉耶夫船厂(仍被乌克兰控制)回到俄罗斯联邦,也许会有巨大改变。(作者:陶慕剑)

军事分类资讯推荐

金日成催促中国立即出兵,毛主席说他想多了,得让苏联和他说说 - 天天要闻

金日成催促中国立即出兵,毛主席说他想多了,得让苏联和他说说

就在早前,朝鲜已经接到了毛主席亲自签发的电报,明确表示中国将出兵援朝,并已做好准备。然而,朴一禹来到沈阳后,并没有就志愿军入朝具体事宜进行沟通,只是传达了金日成首相的要求,希望中国军队立即过江,并说金日成现在德川,志愿军指挥部也应该设在那里
来自铁军第43军的两大王牌师,六大军长,皆是军中翘楚 - 天天要闻

来自铁军第43军的两大王牌师,六大军长,皆是军中翘楚

在1948年十一月,由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改编而成的第43军,是解放战场上,四野大军的头号主力部队之一,为加快促进东北地区的解放立下赫赫战功。在战略追歼阶段,第43军与兄弟部队共同南下作战,参与衡宝战役,和兄弟部队共同重创白崇禧军事集团。此举
战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来战争新纪元 - 天天要闻

战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来战争新纪元

战争冲击波,科技世界的重塑与变革。近期战火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再次点燃,但这场战争不仅仅是对地理和政治版图的重新划分,更是一场科技领域的无声革命。战争的硝烟背后隐藏着科技创新的澎湃动力,正在悄然改变我们的世界。首先,我们看到了无人机技术的突飞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