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消息在网络上掀起热议:据印尼媒体SINDOnews报道,印度因不满中国支持巴基斯坦,竟扬言要退出金砖国家联盟(BRICS),以此作为“报复”手段。此言一出,网上舆论瞬间炸开了锅,网民们纷纷化身“吃瓜群众”,敲锣打鼓,高喊“欢送瘟神”,热闹非凡。然而,这场“退出风波”究竟是印度的一时意气,还是另有深意?站在中国的视角,我们不妨细细品味这出地缘政治大戏。
消息称,印度此番“退群”念头的导火索,是近期印巴冲突中,巴基斯坦用中国制造的武器击落了5架印度军机。印度迁怒于中国,尤其是在中国公开表达对巴基斯坦的支持后,印度似乎“怒不可遏”,扬言要退出金砖国家以示抗议。然而,细究之下,这条消息的真实性却颇值得商榷。SINDOnews标题中用词“据报”,已暗示这不过是未经证实的消息,更多像是传闻或推测。印度官方至今未有明确表态,如此重大的决定,若仅凭一则小道消息便下定论,未免显得草率。
更何况,印度退出金砖国家,谈何容易?金砖国家作为新兴经济体的合作平台,早已成为印度在全球舞台上发声的重要渠道。从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NDB)获取的贷款项目,到与巴西、俄罗斯、南非等国的经济合作,印度从中获益匪浅。若真的“一怒退群”,不仅会削弱其在全球南方的影响力,还可能让其彻底倒向西方阵营,打破其“东西平衡”的外交策略。正如一些分析所言,印度此举更像是“欲擒故纵”——与其说是真要退出,不如说是在借机向金砖国家内部争取更多话语权,试图在与中国、巴基斯坦的博弈中占据主动。
消息传开后,X平台上的网民们可谓群情激昂,评论区瞬间化作一片“狂欢”现场。有人直言:“赶紧滚,到处捣乱的阿三!”语气中透着对印度的不满;还有人调侃道:“强烈支持印度退出,顺便把上合也退了,以示印度之国威!”这讽刺意味十足的言辞,引得众人捧腹。更有一位网友直截了当地表示:“如果阿三你不退,我们就多卖一些导弹、飞机给巴基斯坦!”此言一出,颇有几分“以牙还牙”的意味,反映出部分网民对中巴合作的坚定支持,以及对印度在金砖国家中“拖后腿”行为的反感。
网民们的态度虽带着几分戏谑,却也折射出真实的情绪。多年来,印度在金砖国家内部的表现的确让一些人颇为不满。从2023年反对金砖国家共同货币的提议,到多次被指控阻挠巴基斯坦参与金砖国家相关活动,印度似乎追随者的行为似乎总带着几分“别扭”。在不少人看来,印度若真退出金砖国家,未尝不是一件“喜事”,难怪网民们会如此“热情”地“敲锣打鼓欢送瘟神”。
站在中国的角度,这场“退出风波”更像是一出闹剧,徒增笑料罢了。中印、中巴关系向来复杂,印巴之间的克什米尔冲突、中印边境的紧张局势,以及中国与巴基斯坦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密切合作,都是长期存在的现实。中国支持巴基斯坦,既是基于两国深厚的友谊,也是出于地缘战略的考量。印度对此不满,早已不是新鲜事,但若因此就要“退群”,未免显得小家子气。
更何况,金砖国家并非中国的“一言堂”。作为由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共同组成的合作平台,金砖国家旨在推动新兴经济体的集体崛起,挑战西方主导的国际经济体系。印度若退出,固然会削弱金砖国家的整体影响力,但对印度自身而言,损失只会更大。彻底倒向西方阵营,意味着其“东西平衡”的外交政策将彻底崩塌,沦为西方的附庸,失去战略回旋的余地。这,恐怕是印度最不愿看到的结局。
与其说印度是在报复中国,不如说其醉翁之意不在酒。退出金砖国家的威胁,更像是印度的一次“试探”——既是向中国和巴基斯坦施压,也是向金砖国家内部其他成员“喊话”,希望在未来的合作中争取更大话语权。毕竟,在金砖国家中发挥更大作用,一直是印度梦寐以求的目标。若真退出,无异于自断出路,印度决策层恐怕比谁都清楚这一点。
这场“退出风波”,看似热闹,实则更像是印度的一次“政治表演”。中国无需过于在意,更不必为之改变既定策略。中巴合作是大势所趋,金砖国家的合作也自有其内在逻辑。印度若执意“作”,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至于网民们的“敲锣打鼓”,不妨就当是一场网络狂欢。毕竟,在这风云变幻的地缘政治棋局中,笑到最后,才是真正的赢家。中国大可淡然处之,以不变应万变,静待印度这场“欲擒故纵”的戏码如何收场。说不定,到头来,印度不仅不会退出,还会在金砖国家内部更加积极地“刷存在感”呢!让我们拭目以待,且看这出好戏如何落幕。